男孩暑期每天6場培優課 忙得耳朵突然“聽不見”
暑假本是孩子最歡樂的時光,可9歲男孩每天卻要四處“趕場”培優,前些天,他一覺睡醒發現耳朵聽不見了,在協和醫院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經過一周治療,崴崴的聽力只恢復了一半。
9歲的崴崴在漢口一所重點小學上三年級,平時周末都被培優安排得滿滿當當。好不容易盼到放暑假,沒想到媽媽一口氣又給他報了6個培優班:上午英語、書法,下午作文、奧數,晚上還要游泳和畫畫。
從早上8點到晚上9點,武漢三鎮四處趕場培優。崴崴多次抱怨“課太多,太累”,媽媽總是安慰他“等8月初課一結束,就出去玩”。兩周前,崴崴一早起來躲在房間看漫畫書,王女士催了幾次都沒見他吭聲,她沖進房間一陣大吼,崴崴突然捂住耳朵尖叫起來“耳朵里好吵,什么都聽不見了”。
開始,她以為是小孩子鬧脾氣不想上課,并未理會。過了兩天,王女士發現兒子確實有些反常:說話不理,叫他不應。再一問,兒子還是說“聽不見”。王女士嚇得趕緊拉著崴崴就往協和醫院趕。聽力檢查發現,崴崴的左耳聽力嚴重下降,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
而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耳鼻喉科,暑期以來短短半個月,曹永茂教授已經接診了6例突發性耳聾的初、高中男孩。仔細一問,都是游戲一打一整天,連續K歌五六個小時。該院耳鼻喉科教授師洪說,睡眠不足、情緒焦慮、壓力大、熬夜等都容易引起血管緊張痙攣,導致耳蝸缺血缺氧,出現耳鳴、耳悶、聽力下降,甚至突發性耳聾。
師洪說,發生突聾后,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從門診的回顧性總結來看,在一周內接受治療,70%的人都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好轉。在這七成人中,只有不到三成人的聽力能夠完全恢復。一般來說,拖過1個月聽力就難得再恢復了。師洪勸家長,千萬別用孩子的健康作代價去換取成績。 (記者劉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