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女教師為愛情平庸看世界值得鼓掌
看世界”的結局與情懷無關嗎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今年4月,鄭州女老師顧少強一封頗具情懷辭職信走紅。辭職之后,她雖然走了很多地方,但是并沒出國。7月6日,她與男友登記結婚。望著丈夫,顧少強說:“他就是我的世界,到哪兒都一樣。”(7月23日《成都商報》)
一紙話語也能夠引爆網絡,更是成為很多人心目中的“情懷”,“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是網友們給它的定義。如今呢?情懷女教師有了后續,原來她辭職離去所為的世界是一個男人,“史上最具情懷的辭職信”,對此很多網友表達了祝福,也有更多的網友表達了失落,原來詩意總是停留在童話中,結局仍然是平庸的。
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于是乎,人們便對詩意的句子充滿了向往,但現實是,娜拉出走后會怎樣,怎樣呢?沒有人是孤立的島,連三毛的出走也是源自愛情,更何況一個普通的人了。更何況,情懷這個詞本來就用著不同的涵義。例如,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是李白的情懷。愛你自己要愛在最后,珍愛那些恨你的人,誠實比起腐敗會給你贏得列多的好處,這是莎士比亞的情懷。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這是華羅庚的情懷。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這是陸游的情懷。
回到新聞里,情懷是什么?是誰的心中都有遠方,是遵循自己內心的呼喚,去嘗試一下不同的生活。是不以有房有車有存款來談婚論嫁。是為了愛情,放棄自己穩定的工作。不管怎樣,這位女教師的多元選擇是值得尊重的,一個簡單的道理,社會在發展,他們的故事放在遠古,也許就會被稱作“紅拂夜奔”不務正業了。但如今,那些有些有小資情調,在大理相遇,因為三毛投緣,于是走在一起,盡管很多人不看好這樣的愛情,但結局并不重要了,至少多元與沖動的選擇,做出了也難說后悔了。
其實,在筆者看來,女教師不過是一個簡單的個體,她的選擇與結局,都無法掩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所帶來的思想洪流。毫無疑問,一個正常的社會應該是一個穩定的社會,需要人們按部就班,但卻也需要有多遠的沖擊,不如此,人們自然將走向封閉,不如此,人們將缺乏反思。正如《坐在路邊鼓掌的人》中所說的,“媽媽,我不想成為英雄,我想成為坐在路邊鼓掌的人。”我們成不了說走就走的人,但我們卻可以成為為他們鼓掌的人。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在很多人看來文藝腔十足,“生活充實,何必別處?心有夢想,何必遠方?過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未嘗不是同樣精彩的人生。”情懷這東西,不需要羨慕,每個人都可以詮釋不同內容的情懷。(金陵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