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遇上自己不喜歡的專業該咋辦?大學該咋讀?
長期以來,我總會收到很多大學生的來信,大體是說,所學的專業并不是自己喜歡的,教材陳舊,老師觀念落伍,自己對專業的整體認識不清晰,完全學不下去。他們問我,面對這種情況是該退學,還是轉專業,還是就這么將就到畢業?
事實上,即便是你轉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可能還會發生同樣的問題。因為任何學科,不了解的時候都會覺得很神秘,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喜歡。高三畢業填報志愿的時候,很多人對專業并沒有太多的認識,父母總會按照自己對社會的了解來指導孩子的未來。但到了大學才發現,一切并不是那么回事,于是開始心里發慌。
如何能在大學里學習不同專業,讓自己在更多的嘗試中找到真正的喜好呢?
第一,去其他專業蹭課。
找其他專業的同學要一份課程表,按照自己的時間去旁聽。這個方法簡單易行,但也會非常辛苦,因為想聽更多的課程幾乎就要馬不停蹄地奔波。我大學的時候用過這種方法聽課,每天從早到晚,課程倒是聽了很多,但也累得要命,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當然,這種方法的好處是,你可以沒有任何負擔地接觸自己喜歡的內容,喜歡就繼續,不喜歡就撤。但缺點是,沒有強制性的考試壓力,就需要你具備一定的自制力才能學得比較系統,還有就是這部分內容無法體現在你的簡歷上。
第二,換專業或者修雙學位。
關于換專業的具體流程,每個學校的要求都不一樣,有的要求重讀一年,有的要求第一年上完才可以轉,有的還需要交錢。總之,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換專業,還可以選擇修雙學位的方法。修雙學位聽起來很美,學起來很苦。任何一種技能的培養都伴隨著艱苦和堅持,除了要按時完成本專業的學習,還要用課余時間完成另外一門課程的學習,這就需要體力和耐力了。特別是雙學位一般在大二或者大三才開始,這時候還有實習或者考研的任務,是個非常大的挑戰。當然,雙學位是可以寫在簡歷上的,也很有含金量。
第三,付費的在線教育。
早些年,網絡上一些國外大學的課程一度非常火,現在越來越多的課程也都成了在線教育的內容。除了國外大學,還有國內著名高校、TED,以及一些有技能的人在網絡上開課。這個方法的好處是時間和價格的選擇都很自由,內容的選擇余地也很大。在線教育不僅可以擺脫地域的限制,價格也具有相對優勢。比如一個文科生,可以在網絡上學習計算機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還可以聽到一些其他高校或者機構的演講,這些內容是在學校接觸不到的。比如某在線教育網站,課程超過5萬種,300萬的注冊用戶中大學生占了40%,內容包括語言技能類、考試考級、職場、金融管理、營銷、生活藝術等。
第四,跨專業考研或出國。
這條路能更加系統地學習一個專業領域的知識,使自己具有更高的含金量。這是其他幾個方法不能比擬的。但這種方式仍然要花費2~3年的時間在學校進行系統學習,當然,還會讓你快速積累與行業相關的人脈與資源。
第五,免費的網絡資源。
互聯網擁有海量的資料,而且是免費的。大多數需要的資料,只要你仔細尋找,定能有所收獲。根據自己的需求及喜好,挑選合適的內容學習,如果有不懂的,還可以及時在網上發帖,說不定哪位牛人就“秒回”了你。當然了,這種學習方式的花費幾乎為零,但尋找資料花費的時間比較多,在學習效率上會打一些折扣。
大學到底怎么讀?如何能在4年時間學到更多的內容,強化自己的能力?無論是蹭課、考研、出國、讀雙學位、換專業,還是時下流行的在線網絡課堂和網絡免費資源,歸根到底,是你如何安排你的學習生活。更重要的是,學習應該是一個長長久久的事情,不管是身在校園,還是已然步入社會,我們都要懷著一顆好學的心,用不斷的學習來充實自己的生活,讓自己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