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教你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藥膳方子
醫學指導:廣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 何盈犀
煲湯是廣東人的看家本領。當季的食材,加上保健的中醫藥,就是一道滋補養生的藥膳。除了煲湯之外,常見的藥材也可以通過煮粥、制糕點、煮糖水、炒菜等方法,提高我們日常飲食的質量。
哪些中藥適合入菜?
所謂“藥食同源”,在中醫理念中,食物有時候可以成為藥物,有保健身體的作用,藥物有時也可以做成食物,具有防病、治病之功效。
中藥入菜自古有之。比如說百合、蓮子、芡實、淮山、茯苓、砂仁、白果、陳皮、玫瑰花、西洋參、核桃、芝麻、元肉、枸杞、大棗、桑葚、白茅根、苡米、當歸、丁香、蟲草等都是常見可以入菜的中藥材。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藥膳方子呢?
可以根據個人的體質所需,以及季節變化等具體情況進行辨證。在基礎中醫理論中,春季以調理肝脾為主,夏季重在清熱解暑,秋季要滋陰潤肺,冬季可以適當溫陽補腎。隨季節變化而變化,這是藥膳選擇的一大原則。另外,可以辨證體質,進行有針對性的藥膳調理。例如在南粵大地,一般認為是濕氣重之地,多建議多選擇祛濕方子。而一些調查研究發現,現代人陽虛者也不占少數,針對這些人群,建議以溫補陽氣的藥膳為宜。
除了煲湯,還有哪些烹飪方式?
中藥不僅可以用在湯方中,還可以通過其他烹飪方式進行加工。
比如煮粥。經典的粥方有如淮山蓮子粥、淮山苡米粥、腐竹白果粥、荷葉冬瓜苡米粥、苡米紅豆粥等。有些中藥還可以用來炒菜,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例如砂仁排骨、陳皮骨、木耳百合炒鮮淮山、支竹白果燜豬肚、蟲草鴨/雞、丁香鴨等。
還有人將中藥加入甜品、糖水中,口感更受歡迎。蓮子百合雪耳羹/糖水、黑芝麻核桃糊、白茅根竹蔗紅蘿卜馬蹄(糖)水、川貝燉雪梨、紅糖生姜茶、當歸棗杞紅糖水等等。其他如淮山蓮子糕、淮山芡實包子、玫瑰花茶、西洋參(杞子)茶、桑葚汁、益母草煮雞蛋等。
藥膳能不能天天吃?要看身體反應。
所謂“藥食同源”,藥材作為食材食用,通常是出于一定的保健、防病、治病目的。俗話有云:是藥三分毒。藥材畢竟不是普通的食材,即使運用一些性味偏頗不大的中藥材入菜,也不能不加辨證地吃。
關鍵是要看服用者的身體反應。若無明顯不適,可以長期服用,如國醫大師路志正就堅持每天服用醋泡姜。若專門針對一些疾病狀態或體質的藥膳,需要根據病情或體質來判斷。體質或病情發生變化時,需調整或終病則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