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大禮包”:小學教師也能評教授
教師節將至,全國1270萬中小學教師,即將收到國務院發出的一份“大禮包”:《關于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出臺,將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為基礎教育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
“最重要的教育資源不是樓房、不是課桌,是教師。”
——李克強總理在8月26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說。
“重視教育、關心教師,是各級黨委政府的神圣職責。要深化職稱評定制度改革,改善教師待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使更多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特別是到農村、邊遠地區從教,要讓他們真正成為知識的授予者,人生的引路者,文明的傳承者,道德的示范者。”
——李克強總理在8月26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強調。
“《意見》是一項重大的人才評價制度創新。”
——人社部有關負責人昨天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本次改革統一了自1986年以來一直施行的中、小學兩大職稱系列,首次設置了正高級職稱,從制度框架、評審標準、評價機制等方面對中小學職稱制度進行了整體設計。
“原來中小學是兩個獨立的職稱評價體系,中學教師至副高級到頂,小學教師至中級到頂。”
——株洲市教育局教師科副科長楊柳認為,在以往的職稱評價體系里,一位教師在30多歲評上副高級職稱后就缺乏了更多激勵,可能脫離一線教育,新的制度在這些方面做出了調整創新,小學教師也能評上正教授。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一定要回歸到教師、教學上來——讓中小學教師得到實惠,讓教學質量得到促進。”
——廣州日報今日刊發特約評論員文章指出,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必須滿足三個“有利”:有利于教師自我提升、有利于教學質量增進、有利于教育事業發展。
“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要真正讓廣大教師心服口服和滿意,關鍵是要打破兩個壟斷,即打破高級教師職稱指標被名校所壟斷和打破教師職稱評審標準的話語權被官員所壟斷的局面。”
——環球網今天發表評論文章指出,中小學教師職稱晉級最大的不公平在于資源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