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137499臺,這是2015年1—8月云內動力累計銷售各型柴油機的數量。在行業銷量總體下滑的大背景下,昆明(下稱“云內動力”)依然保持著同比增長6.11%的增量;而同行業內部分企業則下滑20%以上,有的更是下滑了50%以上。
變速箱
逆勢增長的同時,云內動力9月10日的一則公告同樣引起業內廣泛關注:公司已與 Punch Powerglide Strasbourg SAS(下稱“法國pps公司”)簽署了《自動匹配開發協議》,雙方將共同開發國內外柴油機自動變速箱市場。
“經濟下行帶來的壓力肯定是有的,但市場不管怎樣下滑總還是有市場的。柴油機自動變速箱項目如果進展順利,銷量在現有基礎上再提高20%完全不是問題。”云內動力負責人楊波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如是說道。
擲地有聲的背后,是云內動力表現良好的半年報以及對前三季度業績的良好預期:今年上半年云內動力實現營業收入14.5 億元,同比增長21.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634.6萬元,同比增長12.06%;而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比去年同期增長30%—50%。
云內動力生產車間
逆勢增長
新標準帶來新高度
云內動力DEV系列柴油機生產車間,施工員王蕾和平時一樣巡視著車間里的每一個角落。今年開始批量上市的D20TCI國四柴油機正在滿負荷生產,到年底,它的產量將達到3萬臺,而2016年這一數字有望達到10萬臺。
“今年的市場總體情況并不好,很多廠家都在減產甚至停產,但我們一直都在正常生產,前幾個月還要加班加點的趕進度。”說起公司的生產經營情況,王蕾言語中透露著驕傲。他告訴記者,今年起,全國范圍開始統一實施國四排放標準,這不僅沒有影響到云內動力,反而拉動了相關產品的銷量。
原來,早在2009年,云內動力就與國內大型整車制造商上汽集團合作,共同進行D19TCI歐Ⅳ、歐Ⅴ柴油機升級開發,這是云內首次嘗試發動機與整車同步開發。2012年產品研發順利結束,產品完全達到預期目標,并通過了歐洲排放檢測,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D19TCIE歐Ⅴ柴油機搭載上汽MG6轎車成功出口英國,開創了中國自主品牌柴油機出口歐洲的新紀元。
目前,D19、D20、D25、D30、YNF40等產品已實現在江淮股份、重汽集團、北汽福田、一汽通用、東風股份、南京依維柯、四川現代、山東凱馬、山東五征、成都大運等多家汽車企業多種車型上的成功搭載,初步構建起核心市場框架。
“今年1—8月商用車銷量下滑了23%左右,但無論怎樣下滑總還是有市場的。前8 個月,云內動力的柴油機銷量保持了6%以上的增長,而在國內同行業內,能夠保持增長態勢的也只有3家。”云內動力董事長楊波說。
楊波告訴記者,在國家強制執行國四排放標準后,國四柴油發動機銷售收入在2015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得益于公司在研發方面走在了前面,云內動力的市場占有率迅速上升了2個百分點,在22家主要汽車廠的裝機份額上升10.46%。
順勢而為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發動機
很顯然,云內動力并不僅僅滿足于銷量的持續上升,9月10日發布的一則公告再次引起業內的廣泛關注。
公告顯示,為將云內動力DEV系列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打造出國內首款專業柴油機自動變速箱動力總成,公司已與法國pps公司簽署了《自動變速箱匹配開發協議》,雙方將共同開發國內外柴油機自動變速箱市場。
成立于1967年的法國pps公司是一家專門設計和制造齒輪箱、自動變速箱等汽車零配件的全球知名制造企業,所生產產品主要配套于歐洲知名汽車企業。根據協議,法國pps公司將云內動力作為國內唯一的柴油機合作伙伴,為云內動力開發適用于后輪和四輪驅動發動機的六速自動變速箱,開發完成后雙方將共同開發國內外自動變速箱市場。
重卡
“目前,除了外,包括輕卡、皮卡,甚至乘用車柴油機市場都還沒有自動變速箱,如果以動力總成的形式提供給汽車廠家,銷量在現有基礎上再提高20%完全不是問題。”在楊波看來,產品的研發一定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思考產品的定位和性能,現在很多人不會開手動擋汽車,解決柴油機自動變速箱瓶頸,不僅廠家支持,消費者更歡迎。
謀劃產品升級換代的同時,云內動力也在從公司內部著手優化生產、管理等各方面的流程。8月20日,云內動力與浪潮集團簽署信息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集團管控軟件ERP系統建設、服務器、信息系統運行維護等方面開展合作。
與此同時,公司在抓質量、降成本方面也取得了實效。“通過優化工序,我們的小時產量已從去年的42臺提升到今年的62臺。”楊波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公司內部已實現降本4000多萬元,今年小時生產率提高可降本1000多萬元。
云內動力生產車間
謀勢而動
“三駕馬車”并駕齊驅
各項指標利好的同時,云內動力也在為“十三五”及更長遠發展做著規劃。
“毫無疑問,發動機及相關業務肯定是我們的核心業務,十三五期間我們要全面掌握發動機核心先進技術,并為汽車廠家提供系統的解決方案。”在楊波看來,除掌握核心技術外,服務能力的提升也是衡量一家企業總體實力的重要指標。
但云內動力集團顯然不止著眼于發動機一個版塊。時間回到一年前,云內動力集團與海口工業園區管委會簽約了2個項目:一個是總投資11.9億元、投產后產值15億元的玻璃深加工項目;一個是總投資4.9億元、投產后產值10億元的新能源客車項目。
“按照目前的項目進度,新能源客車項目有望在年底建成,玻璃深加工項目也將于明年投產,到時候,玻璃加工將成為云內動力的又一重要版塊。”楊波告訴記者,通過引進目前最先進的生產線,玻璃深加工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產1600萬平方米平板玻璃、240萬平方米真空玻璃、120萬平方米淋涂玻璃、40萬平方米夾膠隔熱玻璃產品,未來3—5年,可通過眾多汽車廠家將產品打進全國及世界各地。
“除了發動機及相關業務、玻璃深加工項目外,云內動力還將把金融業務作為未來發展三大版塊之一。目前,我們正考慮和一些機構合作成立基金公司,把產業和金融進行融合發展。”楊波告訴記者,雖然其他方面的業務公司也會有所涉及,但更多是從投資的角度考慮。
確立“三駕馬車”發展規劃的同時,云內動力也在積極謀劃海外市場,南亞、東南亞無疑成為云內動力重點謀劃的區域。在楊波看來,南亞、東南亞國家不僅對農業機械有較大的需求,未來10—20年對乘用車的需求量也會大幅增加,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歐洲、非洲等市場,我們的產品更多是跟著整車出去,但南亞、東南亞國家我們會作更多的考慮。”楊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