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一公司招聘12名大學生 專營考試作弊獲刑
3人在鄭州租房設教育培訓機構,招聘12名在校大學生,專門做考試作弊類生意。在2014年全國醫師資格考試中, 該團伙在駐馬店協助考生作弊時被抓。10月28日,記者從駐馬店驛城區法院了解到,法院以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對3被告人量刑。法官認為:考試作弊,由于無 “法”定罪,導致此類事件屢禁不止,而11月1日開始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首次專門用刑罰制裁措施嚴懲考試作弊,作弊最高將判刑7年。
團伙開公司,聘十多名大學生考試作弊
2014年6月,王某(另案處理)為獲取經濟利益,化名“王乙”,在鄭州大學校園內,以組建教育培訓公司的名義張貼招聘廣告,并認識大學生 閆某。王某稱準備做給考生傳發答案的作弊生意,如閆某愿加入公司,會給他5%至10%的利潤。閆某同意后,王某出資租賃鄭州金水區某大廈4023房間,作 為辦公地點。閆某又聯系到自己的朋友劉某。買來專業設備后,3人通過QQ群招聘廣告,以每天70元的價格,招聘來12名在校大學生做話務員。
之后,12名話務員給去年9月13日,參加全國醫師資格考試的考生打電話,問是否需要答案,每門2000元。并與有意向購買答案的考生談價格,最后以每門2000元的價格談妥,并約定在考試完畢后支付。
接到業務,考場外架設作弊器材被抓
接到業務后,2014年9月12日,王某向閆某提供車輛、考試作弊設備及1500元經費,指使閆某到駐馬店第一高中附近,架設考試作弊設 備。閆某又給李某500元費用,并傳授作弊設備使用方法。當日閆某和李某在駐馬店市解放路一酒店入住,李某將事先調試好的信號接收器(作弊器),按200 元的價格出售給考生。
次日,李某租用一輛三輪車,在驛城區美容一條街一家屬院內,架設發射器欲向考生發送答案。小區保安發現后,讓李離開遭拒,保安報警,李某被 當場抓獲,并查扣考試作弊設備一套,從考場內查獲攜帶考試作弊器材的考生4名。李某被抓后,王某繼續組織話務員打電話聯系有意向需要其他考試答案的考生。 10月11日,辦案民警來到位于鄭州的某大廈4023房間,將王某和閆某等人抓獲。并查獲短信轉發器一套、信號接收器13個、作案手機15部及考生信息。
“舞弊門”頻現,主要緣于無“法”定罪
近年來,高考(微博)等國家考試屢屢曝出“舞弊門”??荚嚬?,不僅關系到考生的個人命運,更關乎社會和諧穩定以及誠信體系的構建。但盡管職能部門 不斷地提升檢測水平,對大型考試中的作弊行為圍追堵截,但一些不法分子依然鋌而走險。本案中,由于沒有專門的條款,法院最終認為,被告人閆某、劉某、李某 伙同他人,欲以收買的方法非法獲取國家秘密并購買作弊設備,擬利用發射設備、接收裝置傳送答案牟利,其行為均已構成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一審分別判處3被 告人1年零3個月和1年零1個月不等的刑罰。
河南省法律咨詢委員會委員、河南省言東方律師事務所主任閆斌認為,考試公平是最基本的社會公平,也是社會誠信的標桿之一。無論是打小抄還是 利用高科技、替考等,考試作弊都是典型的背信行為,不僅對其他考生不公平,還會嚴重摧毀社會道德、誠信體系。尷尬的是,對于作弊行為達到應受刑罰處罰的犯 罪,因為無“法”可定罪,只能以受賄罪,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偽造身份罪,偽造國家相關證件、印章罪來處分。此前,我省開封警方曾以“聚眾擾亂社會秩序 罪”抓捕了一批組織替考者,檢方認為其行為不屬于“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但法律中又沒有對這類行為作出明文規定,無法定罪和處以刑罰。
刑法修正案,專為考試作弊補法律漏洞
處于象牙塔的學生本應成為誠信守法的典范,畢竟他們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群體。閆斌感嘆道,本案中,十多名參與人員均為在校大學生。但對于學 生替考者的懲罰卻很輕微,往往局限于開除學籍、成績作廢、數年內禁止參加同類考試等,導致執法過于軟弱。作弊入刑也早已成為法律界和新聞界不少專家的呼 聲。而今年11月1日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掃除了法律上存在已久的盲區。刑九第二十五條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修改后的刑法,不僅處罰組織作弊、幫助作弊(包括所有為實施作弊而租房租車、發送材料、傳輸相關物品的行為),還處罰參與作弊的考生(包括 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考試的人);除處罰組織考生作弊的行為外,還處罰組織考生家長(微博)或老師集體作弊的行為;不僅處罰組織作弊的無業人員,還處罰 與作弊團伙相互串通的教育行政等職能部門工作人員。此外,對作弊器材的提供者,以往多以非法生產、銷售間諜專用器材罪入刑,但該罪的法定刑僅為3年以下有 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九將為他人實施考試作弊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的,規定為最高可判處7年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懲罰力度明顯提升。閆斌認為:新法 對凈化考試環境,提升個人誠信度,樹立良好社會風氣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