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上周五,滬指下跌5.48%,部分私募認為,A股在經歷了兩個月的安穩時光之后迎來調整。一些私募在調整前已不同程度減倉,規避了下跌。對于明年的行情,私募期許較大,預計增量資金有望進場;仍看好成長股,同時布局藍籌估值修復行情。
反彈結束 提前減倉
平靜一段時間的A股市場再起波瀾,上周五滬指下跌5.48%,創出股災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創業板指則大跌6.48%。記者在采訪過程中發現,不少私募在不同程度上提前做了減倉動作,這些私募認為股災后的第一波反彈基本結束,市場進入調整階段。
上海博道投資股票投資總監史偉告訴記者,9月以來,存量資金加倉已經接近尾聲,公募、私募基金的倉位都明顯上行,反彈第一波大致結束,震蕩調整也在預期之中到來。
上海倍霖山投資總經理高杉則認為,前兩個月是最好的蜜月期,現在創業板整體估值近百倍,宏觀基本面卻沒有根本改善,只有“供給改革”的預期。“我們通過估值和技術分析,判斷市場進入調整期,大幅降低了倉位。”
從具體的影響因素來看,臨近年底市場面臨較為復雜的局勢。廣東瑞天投資總經理李鵬分析,一是IPO進程可能要加速,本周IPO凍結資金可能達到1.5萬億~2萬億;二是臨近年末,部分資金面臨回籠壓力,比如保險等機構的權益類投資要兌現一部分當年利潤;三是美國加息窗口臨近,資金回流。
“目前市場估值偏高,繼續向上壓力重重;刺激經濟的微觀政策作用不明顯,短期經濟基本面仍會維持偏弱狀態。我們提前一周逐步降低倉位,目前只有10%左右,總體偏謹慎、保守。”李鵬說。
上海凱石益正資產投資總監仇彥英也表示,受券商被調查、取消自營盤凈買入限制、新股發行等多重因素影響,大盤進入調整階段。深圳翼虎投資總經理余定恒告訴記者,大跌之前已經逐漸降低倉位,規避了調整風險。短期市場不會有單邊行情,隨時會反彈并延續震蕩格局。
跌后有望企穩
看好明年年初
雖然對今年最后一個月的行情期許不大,但私募卻仍對明年初的行情寄予很大希望,持續看好成長股行情以及藍籌股的估值修復。
史偉認為,在震蕩調整后,后市的上漲,取決于新增資金的入市。在債券收益率降低、房市低迷、“資產荒”大背景下,銀行等各類機構資金以及個人投資者的資金沒有更好的去處,最終還是會進入股票市場,目前股票市場的風險收益比仍是最好的。所以他判斷增量資金會入市,“增量資金決定了后市上漲的幅度,但何時入場難以預測。我對市場的整體判斷偏正面,繼續逢低做多。一是持續看好成長股,二是低估值藍籌股有估值修復的潛力。”史偉表示。
李鵬告訴記者,從調整的時間來看,估計要到年底前后才會相對清晰,也就是說元旦前后可以適當逐步逢底吸納。從空間來看,整個市場從3600點向下調整15%~20%,大概在3000點之上能夠逐步探明底部。
李鵬對明年一季度行情比較樂觀,他預計明年一月份開始,改革有可能會提速,另外年報的高送轉行情會有支撐和配合,因此一季度可能會迎來小幅反彈,元旦前后是布局的好時機。
北京峻谷投資總經理李樹偉認為,由于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沒變,藍籌股低估值沒有變,高技術產業、服務業高速發展的狀況沒有變,不具備連續下跌的條件,因此市場在經過短期下跌后有望企穩。
高杉對中期趨勢依然謹慎樂觀,他認為社會融資利率已然降低,不少行業進入產能出清期,經濟有望好轉。但明年注冊制可能來臨,股票供給將是市場最大的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