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操場組織1年級學生看“殺年豬” 稱講年俗
春聯、臘肉、零食、水果……還有一頭豬。這樣的畫面出現在江北區玉帶山小學的操場上。
昨天下午,該小學舉行“民俗文化代代傳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學校專門買回兩頭年豬,并請來農戶講述年豬習俗,同時還有專業的傳統殺豬匠,宰殺年豬后,由科學老師為學生講解年豬的身體結構。
老師現場講解豬的身體結構
昨天下午,記者在江北區玉帶山小學的操場上看到,操場旁的一棵大樹下圍滿了上百名學生,人群時不時發出“啊!咦!”地感嘆聲。而在被學生們團團圍住的不是人,而是一頭豬,一頭刮過毛、掛在樹上的豬。原來,這是同學們看“殺年豬”。
“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嗎?”殺豬師傅一邊解剖豬的身體結構,一邊向學生們普及知識。最上面的是豬的后腿、下面是豬肋骨、豬心、豬肺、豬大腸。
而另一邊,老師也向學生們普及豬的常識。
“同學們知道直腸癌嗎,就是這個地方生病了。”老師一邊從豬肚中拿出一截內臟,一邊演示。
有學生說“有趣”有學生感覺“可怕”
“哎呀,我看不見了!”一名站在后面的小女孩使勁兒踮起腳想要看,最后只能讓家長(微博)抱著觀看。
記者注意到,學生們面對“殺年豬”,顯得既興奮又有些躊躇,一些孩子擠到第一排觀看,激動地趴在地上,瞪大眼睛聽老師講解,還有些孩子時不時得抓住旁邊的小伙伴的胳膊,發出激動的呼喊。
“以前只見過熟豬肉,沒見過生豬。”一年級6班的韋金昊對“殺年豬”顯得格外興奮。
“4歲的時候看過,現在都忘了。”1年級1班的張耘豪稱,殺豬時自己站在外面沒能看清楚,覺得很可惜。
與男生相比,女生的膽量要小一些。“有點可怕。”1年級4班的何媛艾稱,在操場上看到的豬大腸和平時吃的不一樣,樣子看著有些可怕。
1年級9班的余夢涵則表示,自己學到一點知識,終于知道平時吃的豬肉長在哪個地方了。
家長:十幾年頭一次看到殺年豬
昨天下午,現場還有數十名家長來參加“殺年豬”活動。有些家長十幾年前表示見過“殺年豬”,還有些家長說,自己也沒見過。
“我都十幾年沒見過了,娃兒更沒見過。”1年級6班的學生家長張女士表示,自己從小在農村長大,所以對“殺年豬”還有一些了解,而孩子從小生長在城市,看到的都是熟豬肉,接觸“殺年豬”還是第一次。
除了“殺年豬”的活動,昨天學校還舉辦了貼春聯、趕年豬、置辦年貨等活動。
小學組織學生現場看殺年豬,你怎么看?
五成受訪網友支持正常科普
●數據
小學組織學生現場看殺年豬,弘揚傳統文化,你怎么看?
52.0% 支持
正常科普,沒啥大驚小怪
43.1% 不支持
太過血腥
4.9% 不好說
小學組織學生現場看殺年豬,弘揚傳統文化,你怎么看?截至昨晚9點11分,來自國內某大型網站的調查數據顯示,52.0%的受訪者表示支持,認為,“正常科普,沒啥大驚小怪”。43.1%的人不支持,“覺得血腥”。
贊成派
科普知識,增加年味
昨天在現場,記者看到張先生正帶著兒子觀看解剖后的豬肉。張先生說,這樣的活動很貼近生活的真實性,可以了解豬的整個生長過程,孩子可以見到更多。
“殺豬確實有些可怕,但是學校給學生看的都是已經殺完的,所以還好。”1年級8班的王女士稱,現在過年的年味越來越淡,這樣的活動對小孩來說是一個感受年味的好機會。
中立派
不想抹殺心中美好 又想長知識
在“殺年豬”的過程中,1年級9班的學生家長郭女士一直站在旁邊觀看,王女士說,自己前兩天收到學校短信,孩子也想參加,不過她對此持中立態度。
“孩子都喜歡美好的東西,在他們心里,動物都是可愛的。”郭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女兒喜歡看動畫片《豬豬俠》,這種方式或許會破壞女兒對于動物的美好想象。不過另一方面,郭女士也表示,這可以讓孩子了解一些常識,從這個層面講,這樣的活動也有好處。
反對派
孩子個體之間承受力不一樣
網友“修學的慧觀”擔心,看著豬可憐的被殺,痛苦的嚎叫,對孩子沒好處。網友“用心者”建議,讓孩子們心理先提前有所準備,再看殺豬就比較穩妥了,主要是孩子和孩子個體內心承受力是不一樣的。
并沒當著學生的面殺豬
將豬殺了后,再送到操場上解剖
昨天,這家小學組織學生觀看殺年豬的消息傳出,引發網友討論。有人認為,當著小孩子面殺豬場面太血腥,是否適合?也有人認為,這樣的活動很有年味,很好。
針對網友質疑最多的兩個問題,記者采訪了學校的老師。
1。當著孩子的面殺豬是否太血腥?
據了解,此次活動主要是組織玉帶山小學一年級學生參加,玉帶山小學一年級的羅老師告訴記者,在舉辦這次活動之前,自己也深思熟慮,考慮到這些學生年齡比 較小,并沒有當著學生的面“殺年豬”,而是先在校園內一個角落,讓殺豬匠將豬殺完,并將血跡清洗干凈后,運送到操場上解剖講解,避免讓孩子產生恐懼。
2。豬肉最后去了哪里?
學校老師說,這次一共買了兩頭年豬,加上殺豬匠的費用,總花費6200元。錢是全校老師分攤。
明天將會拿出部分豬骨和豬肉送到學校食堂,做成圓子湯、肉絲等供學生品嘗,其余則分發給出錢購買的老師。
學校:弘揚傳統節日文化
為什么要在學校“殺年豬”?羅老師告訴記者,一方面是為了弘揚傳統節日和民俗文化,另一方面如今正值年末,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大家感受過年氣氛。
“民俗文化教育不能只在口頭上,要帶孩子們走出課外。”羅老師稱,如今許多學生從小生長在城市,對傳統的節日和年俗比較陌生,而如果只是口頭上的講述傳統文化,很難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傳統節日的氛圍。
市教科院:有爭議但較生活“學校應該有不同的文化,不能因噎廢食。”市教科院綜合實踐教研員曹磊稱,雖然這樣的活動可能會有一些爭議,但是學生活動應該貼近生活和現實。
殺年豬習俗
殺年豬、吃“刨豬湯”,是迎新年的一大習俗。巴渝農家,每年冬至過后就開始殺年豬。特別是小寒和大寒之間,更是殺過年豬的高潮期。農民年底挑一頭自家養 的豬宰殺,并請來親戚鄰居吃一頓新鮮豬肉,既聯絡感情也慶賀新年,豬肉一部分留到過年自家用,其余則略低于市價,賣給沒有年豬的親戚鄰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