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年危機撞上青春期:家長與子女為何頻發"戰爭"?
專家認為,非良性的夫妻關系模式直接對家庭氛圍造成負面影響,并最終導致親子關系的疏遠甚至沖突。圖/Gettyimages
家長從心態、人際交往等方面往正能量方向提升,才會和孩子有好的溝通。圖/Gettyimages
如果家長不能真正了解初中生的發展特點,僅憑認識上的刻板印象對子女行為進行否定和批判,極易引發親子沖突。
初中生所處的青春期,是一個充滿變化與矛盾的時期。初中生家庭教育現狀如何?
近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發布了《初中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調查涉及北京、山東、廣東、黑龍江等六省一市的兩萬名初中生和兩萬名初中生家長。調查顯示,對于大多數出生于上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的家長而言,“日常學習”仍高居家長對子女關注點的首位,占60.59%;然而對子女“情緒情感”的關注排倒數第二,僅占到21.84%。而初中生家長在家庭教育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中,滿意度均屬于中等偏下水平。
近日,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發布了《初中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中國教科院有關課題組在北京、山東、廣東、江西等六省一市,共發放近40000份問卷,涉及了北京、山東、廣東、黑龍江等六省一市的兩萬名初中生和兩萬名初中生家長。其中,逾九成家長屬于60后和70后。
眾所周知,初中生正值青春期,這是一個充滿變化與矛盾的時期。同時,初中生家長則已步入中年,面臨來自生理、工作、婚姻、子女教育和社會支持等方面的“危機”,“青春期遇上中年期”的獨特結合導致了初中生與家長之間的親子關系呈現出特有的面貌。專家指出,初中生家長必須順應并適應子女的青春期變化,明確自身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定位,理解并尊重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才有利于陪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孩子說不了幾句就開始煩
青春期的孩子什么樣兒?叛逆、沖動、不好溝通……這些可能是人們給他們打上的標簽。周女士今年四十多歲了,有一個正在上初二的兒子,她正在經歷著一個青春期孩子可能發生的一切。“自從上了初中,我就發現他逐漸開始‘不聽話’了,什么事都愛跟我們反著來,而且不愛和我們說話,有時說不了幾句就開始煩。”在周女士看來,兒子好像變了一個人,不再像以前那樣乖巧懂事,“我還發覺他有早戀傾向,回家就抱著pad和別人聊天。”
周女士說,自己也曾試著和兒子多交流,但感覺兒子并不領情,三言兩語就把她打發了。“孩子爸爸是單位部門領導,比較忙,和孩子溝通不算多,主要是我照顧孩子。”周女士坦言,自己工作也比較忙,又要照顧家庭,面對不服管教的孩子,與孩子拌嘴、吵架也是常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