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跳芭蕾舞究竟好不好?淺談芭蕾舞的利與弊
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一提到它,人們便想到舞臺上優雅、高貴、穿著潔白舞裙翩翩起舞的芭蕾舞公主。似乎學過舞蹈的女孩都擁有一種常人不具備的優美氣質,而芭蕾舞者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于是很多家長都躍躍欲試,希望孩子學過芭蕾舞后,成為氣質優雅的小公主。但是學習芭蕾舞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僅有很多難度很大的舞蹈動作,而且練習力度沒有把握好,還容易造成肢體上的傷害。
“開”“繃”“直”“立”是學習芭蕾舞的基礎要求。這些舞蹈動作多數都是腳和腿來完成的,難度很大,訓練要求也很高。
“開”是從大腿、小腿到腳腕、腳掌和腳尖的整個外開。兒童如果過早接觸到芭蕾舞,重復練習180度的打開,會對髖關節發育帶來直接影響,可能會造成八字腳。這也是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學跳芭蕾舞的負面影響之一。
“繃”是繃腳,要求練習者拇指帶動腳尖盡力向下壓,最好使腳面能凸出來,以增加腳形的美。適當的繃腳練習能增加腳腕關節的力量和靈活性。然而頻繁的繃腳,會影響足弓韌帶以及足底內在肌的發育,容易導致扁平足。
“直”“立”在芭蕾舞動作練習中是一個整體概念,要求練習者身體挺拔直立,不能塌腰凸臀,不能挺胸疊背,也包括腿在需要直立的時候,必須收緊膝蓋。適當的直立訓練會使孩子身形更加優美,一旦過度練習,就會造成關節不穩,導致骨骼老化。
在芭蕾舞基礎動作練習時,大部分動作力量都落在腿上,長期練習會讓腿變得非常結實,顯得粗壯。這也是老師在挑選專業芭蕾舞學生時,特別強調雙腿修長的原因,只有下身比上身長,才能在腿長肌肉變粗后,仍然顯得有美感。
專業芭蕾要求是很嚴格的,需要練習者有很大的毅力和決心。形體芭蕾是由芭蕾延伸而來的。健身方式的芭蕾,大家習慣稱為形體芭蕾。專業的芭蕾訓練是很枯燥的,而形體芭蕾則以健身為目的,難度較低,它不要求腿踢多直,腳抬多高,做得多么規范,它只是教會你如何把芭蕾特有的那種優雅內涵融會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中。而且從運動學角度講,芭蕾的“開、蹦、直”三要素具有收縮肌肉纖維的功能,在動靜結合的運動中有效地消耗多余脂肪,使人練后身材會變得更修長。因此雖然也有體力上的消耗,也是做運動,但它的動作更強調肌肉的耐力、身體的柔韌性,運動強度不是很大,一般人都能接受。
如果家長并不強調孩子走專業跳舞這條路,只是想讓孩子學跳舞改善自身形象氣質,大可不必一定要孩子學習芭蕾舞,也可以選擇讓孩子學習中國舞,一樣能夠提升氣質。而且中國舞種類很多,更具有趣味性,更適合小孩子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