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多部門聯手出擊還有人到大明湖放生
工作人員在大明湖新區勸阻一起放生活動。(韓霄鵬 攝)
9日是多部門聯合治理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盲目放生的第一天。經過前期的廣泛宣傳,截至9日15時,景區水域共出現3撥打算放生的市民,都是三兩人的小團體,所帶水生物不多。群體放生活動當天沒有出現。
兩市民1分鐘完成放生
9日是農歷二月初一,也是公安、城管執法、農業、民宗、園林等部門,針對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盲目放生活動進行集中治理的第一天。
8:50,工作組集合不到半小時,一男一女兩位市民就在大明湖景區新區火速完成了放生。由于前后過程不到1分鐘,未能及時阻止。
記者從景區提供的視頻監控看到,8:50,一男一女出現在明湖居旁邊的開放水域,旁邊放著兩個挺大的紅色塑料袋。兩人沒像以往放生活動那樣先禱告一番,而是徑直將塑料袋中的魚倒進了湖里。接著,兩人雙手合十,表情莊重地小聲禱告幾句就迅速離開了景區。
“前后過程不到1分鐘。”景區值班人員說,明湖居一帶緊鄰馬路,岸邊是親水平臺,是放生活動的多發地,“這兩位市民可能看到了關于大明湖禁止放生的報道,所以行動特別迅速”。
未出現集體放生活動
10:30左右,又有一撥市民在超然樓附近水域放生,被安保人員制止。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名男子用一個塑料桶裝了幾條鯽魚,用一只銅盆裝了滿滿一盆泥鰍,身邊還站著位抱著孩子的女子。男子正準備傾倒泥鰍時,被工作人員阻止。放生男子自稱家住板橋,沒有看到有關“大明湖禁止放生”的報道。“這不今天初一嗎,過來放幾條魚。”
一番說服教育后,男子表示“不放了”。工作人員又幫他把魚提回了路邊。
截至15:00,大明湖景區共出現3撥放生市民,還有1名撈魚市民也被制止,較大規模的集體放生活動沒有出現。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應該是前期的廣泛宣傳有了效果。
宗教界:應隨緣放生
“放生的本意是指以慈悲護生之心,救助受傷或瀕臨死亡的動物,放歸適合他們生活的自然環境中去。”濟南市佛教協會會長陶書童說,放生在我國佛教界和道教界都有悠久的歷史,主要是倡導慈悲平等,主旨是發菩提心。其實,關愛家人、愛護動物、多做善事,這都屬于發菩提心,都算放生范疇。市民放生動物應該依循“隨緣放生”的原則,絕不能求量。不能抱著“放生動物的量越大、功德越大”的想法。
9日,濟南市民族宗教事務局也通過媒體發出倡議:呼吁佛道教教職人員、廣大信教群眾不到大明湖放生。同時,佛教界、道教界人士結合當前放生活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依據經典教義作出適應時代要求的闡釋,引導信眾以正信正行踐行慈悲之道;要加強環境、動物保護有關法律法規和科學知識的學習,做到合法放生、科學放生;要自覺接受環保、農業、林業、漁政、檢疫等部門的指導和監督,嚴格遵守法律規定;積極同合法民間環境保護、動物保護組織進行合作,交流成功經驗,把放生活動同珍稀物種保護、動物救助、環境保護等行動結合起來,讓放生發揮更廣泛、更積極的社會作用,真正把放生做成于社會有利、于環境有益、于自身有德的善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