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煎包
生煎包是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蘇及廣東的一種漢族傳統小吃,簡稱為生煎,由于上海人習慣稱“包子”為“饅頭”,因此在上海生煎包。特點:皮酥、汁濃、肉香、精巧。輕咬一口,肉香、油香、蔥香、芝麻香全部的美味在口中久久不散。原為茶樓、老虎灶(開水店)兼營品種。餡心以鮮豬肉加皮凍為主,20世紀30年代后,上海飲食業有了生煎饅頭的專業店,餡心花色也增加了雞肉、蝦仁等多種品種。
我今天做的就是純肉的,只是肉餡里面加了用水化開的濃湯寶后,有了湯汁!更加鮮美!
主料:豬肉餡200克 濃湯寶1小盒 面粉200克
輔料:鹽適量 料酒1勺 砂糖半小勺 色拉油適量 蔥1棵 胡椒粉少許 黑芝麻少許 姜汁1勺 香油半勺 生抽1勺
做法:
1、買的現成的豬肉泥,加入料酒、姜汁、鹽、砂糖、胡椒粉、生抽、香油拌勻,把化開的濃湯寶分幾次加入到肉泥里,每加一次攪拌至融合后再加,攪拌至完全被肉泥吸收
2、取一盆加入面粉
3、酵母用溫水化開加入到面粉里
4、再加入適量清水和成面團
5、放在室內進行發酵至2倍大
6、面團發酵完成排氣滾圓松弛15分鐘,搓成長條
7、切成小劑子,我一共切了15個
8、取一小劑子壓扁搟大,放上適量肉餡
9、像包包子一樣包起來
10、平底鍋加入少量油,把包子的褶子面朝下先煎一會
11、加入適量清水加蓋煮開后轉小火煮至汁水收干
12、再次倒入色拉油,這次的油量要多點,是為了使底部起脆
13、最后把多余的油倒出,撒上蔥花和黑芝麻即可出鍋
小貼士:
為了生煎底部起脆,我分2次加入油,第一次少量,第二次量大點!有點在炸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