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女生兼職主播 直播吃飯化妝3天進賬千元
【大四女生兼職主播】隨著網絡的的飛速發(fā)展,網絡營銷賺錢的門路越來越多。近日,天府早報記者前往北京參加周杰倫的一個商演活動,在現場發(fā)現了一些奇怪的現象。坐在媒體區(qū)域的很多記者,舉著手機,全程網絡直播臺上的活動。而記者隨便點開了某個網絡直播APP,發(fā)現很多人正在直播這場發(fā)布會。媒體區(qū)域某個記者的直播窗口,顯示已經收到了2136.3元的紅包。據記者連日來的觀察,手機網絡直播如今非常風行,就連逛逛街、吃吃飯、釣釣魚……都會有人進行直播,也有人在觀看。是什么力量吸引眾多人舉起手機?
移動直播APP多達幾十款,普通人也能靠直播吃吃喝喝耍耍賺錢
現象:聊天唱歌挖泥鰍啥都播 唱走音還能賺8元
記者隨機進入了一個直播APP,在首頁呈現的實時地圖上,顯示附近有8個人正在直播。記者一一點開查看,一個網名為“囡囡”的女孩正對著鏡頭跟網友聊天,觀看人數4人。網名為“笨蛋熊”的網友正在唱歌,同時也在回答網友的“彈幕”提問,甚至在唱岔氣走音了時還自個停下來大笑不已。記者注意到,“笨蛋熊”唱歌時有16名網友在觀看,得到紅包8元。
記者點擊頁面上的“隨便看看”,可觀看到更遠的直播現場。網友“布拉格的空氣”正在直播自己釣魚,網友“你想飛就能飛”直播自己算命,“可惜不是你”正在直播自己對著窗外畫一副油畫。進入另一個APP,也發(fā)現里面直播的內容五花八門,除了聊天唱歌,美妝達人直播化妝、卸妝,烘焙達人做餅干、做蛋糕,甚至還有人直播淘古玩、挖泥鰍……
前段時間在北京舉行的一次周杰倫活動采訪中,天府早報記者甚至發(fā)現周圍很多媒體記者也在用手機直播這場盛況。記者隨便點開某個網絡直播APP,發(fā)現很多人也正在直播這場發(fā)布會。媒體區(qū)域某個記者的直播窗口,顯示有63人正在觀看,已經收到了2136.3元的紅包,而這場發(fā)布會僅僅開始了半個小時。在成都“超級女聲”50進20的比賽現場,記者也發(fā)現一位選手正在直播自己在休息區(qū)域的情況,她不僅在鏡頭前展示自己,也拉了很多選手來與她互動……
幕后:商家大量招募主播 分成指導直播還扮托兒
直播收入上萬甚至上百萬早已不是稀奇事,當一些當紅網絡主播的名字越來越頻繁地出現,敏銳的商人開始打起“網紅”的主意,于是公會、家族、經紀公司紛紛成立,旨在培養(yǎng)主播。
記者通過微信聯系到一位網絡公會的負責人,當記者提出申請加入時,被要求“先看看照片”,還要購置一些專業(yè)的設備。據了解,這家公會培養(yǎng)的大都是專業(yè)主播,這位負責人表示,“我就是你今后的保姆,會在直播中做全程指導。”包括如何與看客互動,制造話題等。收入三七分,主播拿70%,公會拿30%。
在不少“網絡主播吧”都可以看到大量的招募貼。“公會和家族是直接從主播身上賺錢的,抽取主播收入分成,哪怕一個主播賺1元錢,只要我拉1萬個,也能賺1萬。”一位自稱混跡在主播平臺2年有余,現轉做主播經紀人的吧主介紹說。
很多時候,經紀公司的包裝決定了主播能不能火,可以火多久。日前央視播出的一期節(jié)目就指出,性感主播低俗表演哄網友燒錢就是經紀公司在背后包裝指導,斗魚主播換衣露點事件算是一個成功的策劃,畢竟她重新回到了直播間,而且人氣不減。“網紅也是有托兒的,這也是為什么不依附公會的新人很難火起來的原因。”一位主播經紀人告訴記者。
現身說法:專職直播七八小時賺1000元
今年2月份開始在某APP做直播的網友“國民初戀sa”,剛剛從成都某傳媒院校畢業(yè),主修播音主持專業(yè)。她告訴記者,在校時就做過一段時間的兼職網絡直播。“sa”長相甜美、身材好,直播內容僅僅是坐在那里玩手機,也會有很多人進來觀看。“這些主播就是平民化‘真人秀’,我覺得更像是一種虛擬陪伴。”她說,自己不少學播音的同學也都在直播,“現在很多學生畢業(yè)后很難進入電視臺做對口工作,做直播既能展示自己,也能掙點錢。”
畢業(yè)后,“sa”憑著出眾外貌與兼職主播時積累的人氣,進入到一家網絡經紀公司工作。“現在我是專職的直播,每天平均直播兩次,每次三四個小時。播的時間不確定,想播就播。”她直言,剛開始直播時都是公司內部人“扎場子”。但在公司的推廣下,人氣也漸漲。“大概做了一個多月,我就步入了正軌,在直播APP里得到的虛擬幣兌換成人民幣有大約2.9萬元。”“sa”粗略算了一下,每天直播兩次,大概能夠獲得1000元。“手機直播其實就是脫胎于傳統(tǒng)電視真人秀節(jié)目,讓更多像我們這種擁有各種‘資源’的所謂‘網絡紅人’,面向受眾發(fā)布信息及娛樂內容,滿足受眾各方面的需求。”
兼職直播直播3天賺了1071元
成都妹子“萌姐”有著一頭飄逸的長發(fā),打扮時尚、直爽可愛,唱歌還不錯。她幾乎是走到哪里播到哪里,想到哪里播到哪里。“萌姐”就讀于某大學大四,她通過朋友分享的直播地址,接觸到了直播軟件。“直播其實不是單純?yōu)榱速嶅X,我平時也愛看直播,還花了很多錢。我直播的這個平臺里,錢楓以及很多趙本山的徒弟都在直播,看他們喂狗我都能看一個多小時,我覺得很有趣。”“萌姐”認為能在平臺上認識很多新朋友,作為自己平時的娛樂。“萌姐”在某平臺才剛剛直播了3天,除去她自己給別人投的紅包,還賺了1071元。“我直播自己的生活,吃飯化妝,同時有人聊天,不無聊而且又有收益,何樂而不為。”
專家說法:直播泛濫應規(guī)范化管理
手機直播行業(yè)一派繁榮的背后,不論是“網紅”還是普通主播,涉“黃俗”的情況也屢見不鮮。日前出現的幼兒園老師擅自將教學視頻直播,已被幼兒園嚴肅處理;國航一男飛行員直播開飛機,被暫停其后續(xù)段航程任務,并在飛行隊伍中展開整改教育;一男子為了“搏出位”,在某直播平臺上直播自己如何騷擾女學生;一女子開車直播導致嚴重車禍……今年3月20日,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組織相關部門深入查處,嚴厲打擊頂風制作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的網絡直播平臺,進一步清朗網上空間。此外,通過直播平臺獲利的合法化,也引發(fā)了一系列思考。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胡光偉表示,“手機直播的出現是自媒體的又一個進步,有發(fā)展是好事。但是任何事都具有兩面性,我們并不能對直播軟件本身進行價值判斷,內容才是評判標準。手機直播的好是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信息傳播,更便捷地聯絡感情。怎么用很關鍵,堅決抵制播低俗,秀隱私,主播人群要有底線。三點很重要:遵紀,守法,不缺德。”他認為,相關部門對直播的管理要嚴謹并且規(guī)范化。
新聞背景:幾十款移動直播APP誕生
在直播平臺上,粉絲可以通過購買虛擬的鮮花、跑車、游輪、飛機來表達對直播者的喜愛,每種禮物對應不同數額的虛擬幣,直播者可以利用自己積累的虛擬幣換取人民幣,從而帶來收益。也有一些直播平臺粉絲是可以直接點贊給現金紅包。
一些當紅的主播在網上直播自己,靠顏值和才藝,一個月可吸金幾十萬元。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國內的移動直播APP已經達到幾十款,如雨后春筍。
雖然新晉的手機直播本質上和網絡直播其實是相同的,但在內容、功能、人群上更具有包容性。與電腦網絡直播不同的是,手機網絡主播可以不要求樣貌,也不需要才藝,甚至可以不露臉,直播內容更是沒有規(guī)定,完全達到“你想播什么就播什么”的狀態(tài),更帶來了“泛生活”類的內容,如美食、運動、購物、旅游等生活化的內容直播,沒有固定的時間地點,而內容本身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