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陸續出單 稅優健康險如何在市場立足
導 讀
4月14日,太平人壽發布消息,該公司稅優健康險專項產品于當日獲得保監會批復。依據政策規定,“太平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提供了住院醫療費、住院前后門診醫療費、6種特定疾病門診治療費及3種慢性病門診治療費的費用報銷。
此前不久,保監會批復同意包括人保健康、陽光人壽、泰康養老3家保險公司共計6款個人稅優健康險產品條款和費率,上述這3家保險公司已陸續簽出首張保單。
1,政策思路
所謂的“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指的是納稅人在購買商業保險后,可以在當年(月)計稅時予以稅前抵扣。簡單來說,買了這類產品,投保人可以少繳稅,相當于以較低的市場價格為自己購買了一份醫療保險。扣稅限額為2400元/年,均攤下來就是200元/月。
從政策層面來看,在2015年國務院常務會議進行決策時,當時的思路是——發展商業健康保險,與基本醫保銜接互補,以此減輕普通百姓的醫療負擔、提高醫療保障水平,這有利于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和擴內需、調結構。會議決定,借鑒國際經驗,開展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試點,鼓勵購買適合大眾的綜合型商業健康保險。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政策落地后個人稅優健康險參與度將逐步提升,預計可增加千億保費。數據顯示,按照目前4000萬個稅納稅人計算,如果參與度為20%,每年可增加將近200億元保費;參與度為100%,每年可增加將近1000億元保費。2014年我國健康險保費收入為1587億元,稅收優惠將帶來健康險保費收入的較大增長。
也許,各家保險公司正是看到了這一關鍵點,所以爭先恐后地在保監會門前排起長隊,競相進入這一政策性優惠領域。
追溯一下可以看到,在今年2月14日保監會發布的公告中,共有8家保險公司報送了開展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業務報告。其中,有3家保險公司符合《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中所列經營要求,這也就是上述的人保健康、陽光人壽、泰康養老,這3家因此成為了中國大陸第一批獲準經營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
2,市場定位
稅優健康險產品已橫空出世,能否在市場上立住腳跟并發展壯大,其定位成為關鍵。
事實上,當稅優健康險的產品面世之后,市場反饋的首要問題就是,這一具有極大“惠民”概念的保險產品到底處于什么樣的定位?它與補充醫療保險之間到底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尤其在北京地區,補充醫療保險住院責任與稅優健康險的責任是有相當大程度的重疊,那么,稅優健康險推出之后,對于企業來講是不是未來就可以不做補充住院保險,而只做補充門診和急診保險呢?這樣一來,對于一些原本補充醫療保險方案比較好的已經涵蓋乙類藥責任的,稅優健康險是否還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呢?
泰康人壽養老險專家董鵬告訴記者,就稅優健康險這個產品的定位來說,起碼在國家層面上設計這個產品并不是為了替代補充醫療保險——嚴格說,它是“補充醫療的一個補充”。
究其原因,稅優健康險更多的是解決補充醫療險沒有涵蓋到乙類藥、包括自費藥的那些部分。董鵬說:“就我個人的感覺而言,稅優健康險產品在短期內不會對原有的補充醫療險市場造成太大的影響,畢竟,目前各家保險公司的運營規則對于有補充醫療險的企業和沒有補充醫療險的企業給出來的風險費率是不一樣的;同時,由于補充醫療險的住院責任和稅優健康險責任有相當大范圍的重合,我個人覺得,隨著稅優健康險產品的推廣,包括未來大數據的不斷積累,在三到五年之后,應該會對整個企業補充醫療險方案的設置造成一定影響,會整體重構整個補充醫療險方案的設置。”
值得注意的是,長江以南的很多城市,由于其社保本身只有住院責任、不含門診責任,導致很多外地的補充醫療保險,在未來、甚至包括今年有可能就會發生這樣的場景——在企業補充醫療險的層面只做補充門診急診保險,而將補充住院責任完全由稅優健康險來替代。
在董鵬看來,目前有很多南方的企業,包括主要業務在南方的一些經紀機構和代理機構,已經開始進行相關保險方案的精算設計。這也就意味著,由于各地社保情況的不同,勢必造成稅優健康保險對傳統補充醫療保險影響的進度也會不同。
3,產品優勢
從市場層面來看,國內健康保險正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數據顯示,2012年-2015年,我國健康險保費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0.86%。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同期的財產險、壽險、意外險保費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4.46%、14.14%和18.07%。具體而言,其中的2015年,健康險保費的增速高達51%;對比之下的財產險、壽險、意外險保費增速分別為11%、21.5%、17.14%。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人保健康總裁宋福興分析認為,稅優政策必將極大地激發全社會的健康保險意識和健康保險需求,撬動可觀的健康保險保費增量。
陽光人壽副總裁龔貽生進一步向記者強調了具體優勢所在:“我們延長了續保期限,最長保障期限由法定退休年齡延長到75周歲”。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人保健康、陽光人壽、泰康養老這3家公司推出的6款個人稅優健康險產品,均在保監會《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的基礎上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升級。泰康養老和人保健康的產品實現了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內個人自付費用100%報銷,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外費用80%報銷。此外,各家險企的保險產品均加入健康管理服務,從而向健康產業的上游延伸。
引起大眾普遍關注的是,作為我國首類得到政策支持的人身險產品,“個人稅優健康險”的保障責任主要集中在普通老百姓最關注的醫療補償上。此外,其與普通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不同之處還體現在,允許客戶帶病投保,保證續保至退休,突破醫保目錄限制,保障范圍廣額度高、不設免賠額,沒有等待期,差額返還及保單權益轉移等。
此次獲得批復之后,太平人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太平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嚴格依照政策規定,完整配備,產品具有保費低、保額高的特性,年交保費2400元——如果風險保險費高于2400元,年交保費即為風險保險費。同時,每年最高保額能達到20萬元,累計保額最高80萬元。
不僅如此,除了依據政策所必有的“標配”外,太平人壽還特別為這款專項產品配置了專屬的健康管理APP,據介紹這是該公司稅優健康險產品的獨特之處。通過這一APP服務平臺,客戶能獲得在線門診預約掛號、重疾國內二次診斷、在線自診、健康評估、健康咨詢、健康資訊等一系列健康管理服務。太平人壽通過覆蓋全球的從預防保健到康復養老的健康管理服務網絡,以及產品研發專家、健康管理專家及健康保險專家、整合行業知名的醫療專家及護士團隊,為客戶提供“防、治、保”一體化的高品質專業健康管理服務。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太平人壽的“野心”不僅于此,大規模“擴面”的健康管理正成為公司重點推進的一項服務,與“養老服務”、“財富安全”構成了精品戰略發展的“三駕馬車”,而特別是這次稅優健康險的專屬健康管理APP的推出,同時也成為太平人壽利用移動互聯網開啟全方位滿足客戶健康和保障需求之路的一次大膽嘗試。
4,客戶反饋
客觀而言,個人稅優健康險兼具稅收減免和保障功能,并且采取了萬能險的產品設計形式,包含醫療保險和個人賬戶積累兩項責任。如保監會所要求,保險產品設計應遵循保障為主、合理定價、微利經營原則。保險公司應按照長期健康保險要求經營個人稅優健康保險,不得因被保險人既往病史拒保,并保證續保。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購買稅優健康險“陽光第一單”的客戶趙先生表示:“稅優健康險是國家政策紅利,作為企業來講,我們既希望自己的員工能享受到這個紅利,也希望企業在組織投保過程中能夠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務。”
目前,人保健康、陽光人壽、泰康養老的相關產3+1陸續出單 稅優健康險如何在市場立足
導 讀
4月14日,太平人壽發布消息,該公司稅優健康險專項產品于當日獲得保監會批復。依據政策規定,“太平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提供了住院醫療費、住院前后門診醫療費、6種特定疾病門診治療費及3種慢性病門診治療費的費用報銷。
此前不久,保監會批復同意包括人保健康、陽光人壽、泰康養老3家保險公司共計6款個人稅優健康險產品條款和費率,上述這3家保險公司已陸續簽出首張保單。
1,政策思路
所謂的“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指的是納稅人在購買商業保險后,可以在當年(月)計稅時予以稅前抵扣。簡單來說,買了這類產品,投保人可以少繳稅,相當于以較低的市場價格為自己購買了一份醫療保險。扣稅限額為2400元/年,均攤下來就是200元/月。
從政策層面來看,在2015年國務院常務會議進行決策時,當時的思路是——發展商業健康保險,與基本醫保銜接互補,以此減輕普通百姓的醫療負擔、提高醫療保障水平,這有利于促進現代服務業發展和擴內需、調結構。會議決定,借鑒國際經驗,開展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試點,鼓勵購買適合大眾的綜合型商業健康保險。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政策落地后個人稅優健康險參與度將逐步提升,預計可增加千億保費。數據顯示,按照目前4000萬個稅納稅人計算,如果參與度為20%,每年可增加將近200億元保費;參與度為100%,每年可增加將近1000億元保費。2014年我國健康險保費收入為1587億元,稅收優惠將帶來健康險保費收入的較大增長。
也許,各家保險公司正是看到了這一關鍵點,所以爭先恐后地在保監會門前排起長隊,競相進入這一政策性優惠領域。
追溯一下可以看到,在今年2月14日保監會發布的公告中,共有8家保險公司報送了開展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業務報告。其中,有3家保險公司符合《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中所列經營要求,這也就是上述的人保健康、陽光人壽、泰康養老,這3家因此成為了中國大陸第一批獲準經營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
2,市場定位
稅優健康險產品已橫空出世,能否在市場上立住腳跟并發展壯大,其定位成為關鍵。
事實上,當稅優健康險的產品面世之后,市場反饋的首要問題就是,這一具有極大“惠民”概念的保險產品到底處于什么樣的定位?它與補充醫療保險之間到底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尤其在北京地區,補充醫療保險住院責任與稅優健康險的責任是有相當大程度的重疊,那么,稅優健康險推出之后,對于企業來講是不是未來就可以不做補充住院保險,而只做補充門診和急診保險呢?這樣一來,對于一些原本補充醫療保險方案比較好的已經涵蓋乙類藥責任的,稅優健康險是否還有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呢?
泰康人壽養老險專家董鵬告訴記者,就稅優健康險這個產品的定位來說,起碼在國家層面上設計這個產品并不是為了替代補充醫療保險——嚴格說,它是“補充醫療的一個補充”。
究其原因,稅優健康險更多的是解決補充醫療險沒有涵蓋到乙類藥、包括自費藥的那些部分。董鵬說:“就我個人的感覺而言,稅優健康險產品在短期內不會對原有的補充醫療險市場造成太大的影響,畢竟,目前各家保險公司的運營規則對于有補充醫療險的企業和沒有補充醫療險的企業給出來的風險費率是不一樣的;同時,由于補充醫療險的住院責任和稅優健康險責任有相當大范圍的重合,我個人覺得,隨著稅優健康險產品的推廣,包括未來大數據的不斷積累,在三到五年之后,應該會對整個企業補充醫療險方案的設置造成一定影響,會整體重構整個補充醫療險方案的設置。”
值得注意的是,長江以南的很多城市,由于其社保本身只有住院責任、不含門診責任,導致很多外地的補充醫療保險,在未來、甚至包括今年有可能就會發生這樣的場景——在企業補充醫療險的層面只做補充門診急診保險,而將補充住院責任完全由稅優健康險來替代。
在董鵬看來,目前有很多南方的企業,包括主要業務在南方的一些經紀機構和代理機構,已經開始進行相關保險方案的精算設計。這也就意味著,由于各地社保情況的不同,勢必造成稅優健康保險對傳統補充醫療保險影響的進度也會不同。
3,產品優勢
從市場層面來看,國內健康保險正呈現快速發展態勢。數據顯示,2012年-2015年,我國健康險保費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0.86%。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同期的財產險、壽險、意外險保費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4.46%、14.14%和18.07%。具體而言,其中的2015年,健康險保費的增速高達51%;對比之下的財產險、壽險、意外險保費增速分別為11%、21.5%、17.14%。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人保健康總裁宋福興分析認為,稅優政策必將極大地激發全社會的健康保險意識和健康保險需求,撬動可觀的健康保險保費增量。
陽光人壽副總裁龔貽生進一步向記者強調了具體優勢所在:“我們延長了續保期限,最長保障期限由法定退休年齡延長到75周歲”。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人保健康、陽光人壽、泰康養老這3家公司推出的6款個人稅優健康險產品,均在保監會《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的基礎上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升級。泰康養老和人保健康的產品實現了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內個人自付費用100%報銷,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外費用80%報銷。此外,各家險企的保險產品均加入健康管理服務,從而向健康產業的上游延伸。
引起大眾普遍關注的是,作為我國首類得到政策支持的人身險產品,“個人稅優健康險”的保障責任主要集中在普通老百姓最關注的醫療補償上。此外,其與普通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不同之處還體現在,允許客戶帶病投保,保證續保至退休,突破醫保目錄限制,保障范圍廣額度高、不設免賠額,沒有等待期,差額返還及保單權益轉移等。
此次獲得批復之后,太平人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太平個人稅收優惠型健康保險”嚴格依照政策規定,完整配備,產品具有保費低、保額高的特性,年交保費2400元——如果風險保險費高于2400元,年交保費即為風險保險費。同時,每年最高保額能達到20萬元,累計保額最高80萬元。
不僅如此,除了依據政策所必有的“標配”外,太平人壽還特別為這款專項產品配置了專屬的健康管理APP,據介紹這是該公司稅優健康險產品的獨特之處。通過這一APP服務平臺,客戶能獲得在線門診預約掛號、重疾國內二次診斷、在線自診、健康評估、健康咨詢、健康資訊等一系列健康管理服務。太平人壽通過覆蓋全球的從預防保健到康復養老的健康管理服務網絡,以及產品研發專家、健康管理專家及健康保險專家、整合行業知名的醫療專家及護士團隊,為客戶提供“防、治、保”一體化的高品質專業健康管理服務。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太平人壽的“野心”不僅于此,大規模“擴面”的健康管理正成為公司重點推進的一項服務,與“養老服務”、“財富安全”構成了精品戰略發展的“三駕馬車”,而特別是這次稅優健康險的專屬健康管理APP的推出,同時也成為太平人壽利用移動互聯網開啟全方位滿足客戶健康和保障需求之路的一次大膽嘗試。
4,客戶反饋
客觀而言,個人稅優健康險兼具稅收減免和保障功能,并且采取了萬能險的產品設計形式,包含醫療保險和個人賬戶積累兩項責任。如保監會所要求,保險產品設計應遵循保障為主、合理定價、微利經營原則。保險公司應按照長期健康保險要求經營個人稅優健康保險,不得因被保險人既往病史拒保,并保證續保。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購買稅優健康險“陽光第一單”的客戶趙先生表示:“稅優健康險是國家政策紅利,作為企業來講,我們既希望自己的員工能享受到這個紅利,也希望企業在組織投保過程中能夠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服務。”
目前,人保健康、陽光人壽、泰康養老的相關產品均主要面向企業和團體客戶。泰康養老“康樂保”首批客戶之一、北京一家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表示:“國家對健康保險的稅收優惠政策,充分體現了對員工健康保障的關懷,同時成為企業對員工健康福利的重要補充。”
中源協和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德福成為人保健康個人稅優健康險的第一位用戶。李德福表示:“我們企業從事的就是健康產業。中源協和‘以個人形式集體投保’,希望將稅優健康險作為一種福利,增加員工的凝聚力,從而更好地拓展我們的事業。”
學界不乏認同之聲,北京工商大學保險學教授王緒瑾向記者談到,個人稅優健康險主要針對有一定收入水平的工薪階層。在他看來,未來將與社保形成互補。對于政府而言,采用稅收優惠的方式鼓勵商業健康險發展,有助于減少社會風險管理支出。
也正是基于這樣的基礎,宋福興有理由樂觀地表示——借力政策東風,中國商業健康保險將迎來充滿生機活力的春天。依據人保健康方面的預計,在稅優政策杠桿的撬動之下,中國健康保險將進入高速增長、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2020年保費有望達到7000億元-1萬億元,成為與財產險、壽險并列的三大業務板塊之一。
品均主要面向企業和團體客戶。泰康養老“康樂保”首批客戶之一、北京一家企業的人力資源總監表示:“國家對健康保險的稅收優惠政策,充分體現了對員工健康保障的關懷,同時成為企業對員工健康福利的重要補充。”
中源協和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德福成為人保健康個人稅優健康險的第一位用戶。李德福表示:“我們企業從事的就是健康產業。中源協和‘以個人形式集體投保’,希望將稅優健康險作為一種福利,增加員工的凝聚力,從而更好地拓展我們的事業。”
學界不乏認同之聲,北京工商大學保險學教授王緒瑾向記者談到,個人稅優健康險主要針對有一定收入水平的工薪階層。在他看來,未來將與社保形成互補。對于政府而言,采用稅收優惠的方式鼓勵商業健康險發展,有助于減少社會風險管理支出。
也正是基于這樣的基礎,宋福興有理由樂觀地表示——借力政策東風,中國商業健康保險將迎來充滿生機活力的春天。依據人保健康方面的預計,在稅優政策杠桿的撬動之下,中國健康保險將進入高速增長、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2020年保費有望達到7000億元-1萬億元,成為與財產險、壽險并列的三大業務板塊之一。
3月8日,中國保監會公示了第二批經營個人稅收優惠型業務公司名單,太平人壽名列其中,成為第二批達到監管要求,獲準經營稅優健康險...更多
2016-03-28 10:31:184月20日,在產品正式開售的次日,太平人壽個人稅優健康險即開出第一單,一上海客戶順利實現秒搶,成為公司客戶中享受該政策紅利的第...更多
2016-05-04 10:44:494月29日,由中國精算師協會主辦,太平人壽協辦的稅優健康險實施與精算管理論壇在北京召開。全國近70家人身保險公司及相關機構的150...更多
2016-05-23 09:30:08為促進稅優健康險業務順利發展,充分發揮精算師在稅優健康險業務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2016年4月29日,由中國精算師協會主辦,太平人...更多
2016-05-23 09:33:164月29日,由中國精算師協會主辦,太平人壽協辦的稅優健康險實施與精算管理論壇在北京召開。全國近70家人身保險公司及相關機構的150...更多
2016-05-25 14:21:41保單質押貸款市場規模增長快速。南都記者昨日從合眾人壽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獲悉,2016年一季度,保單質押貸款為8 64億元,較2015...更多
2016-05-25 14:25:445月4日,太平普泰一生保險保障計劃正式在浦發銀行開售。該產品是太平人壽與浦發銀行合作,首次專門為浦發銀行客戶推出的保險產品。...更多
2016-05-26 10:34:574月21日,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宣布,與太平人壽、阿里巴巴、阿里健康、上海云鋒、魚躍科技及深圳百業源(各自為發起人)訂立...更多
2016-05-27 10:28:22為促進稅優健康險業務順利發展,充分發揮精算師在稅優健康險業務經營管理中的作用, 2016年4月29日,由中國精算師協會主辦,太平人...更多
2016-05-27 10:29:094月20日,在產品正式開售的次日,太平人壽個人稅優健康險即開出第一單,一上??蛻繇樌麑崿F秒搶,成為公司客戶中享受該政策紅利的第...更多
2016-06-24 09:5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