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完的剩米飯,這樣制作既有味又不浪費
在日常生活中,家中有剩米飯是很平常的事,吃不完的剩米飯究竟該怎么處理,來看一下吧。
一:煮粥
粗糧和豆類都是營養豐富的原料,先把它們煮軟,然后加入剩米飯和適量水煮制,一鍋美味營養的豆粥或粗糧粥便做好了。另外,還可以加入一些有保健作用的原料,如紅薯、黑芝麻、銀耳等。
二:炒飯
炒飯的原料是剩飯,重新加熱一次,維生素會有損失,特別是維生素B1,所以營養價值不及新煮出來的米飯。
經過存放之后,米飯中的淀粉會有一定程度的老化回生,質地變硬,對消化不良的人不太適合。
炒飯在炒制的過程中,必然要加入一些油脂,會增加炒飯的能量值和脂肪含量,長期吃炒飯,不利于健康。
如何讓炒飯更有營養呢?
1、增加食材的多樣性
炒飯時可以加入很多蔬菜食材。比如香菇、蘑菇等菌類蔬菜,筍丁、胡蘿卜丁、芹菜丁、黃豆芽等耐炒蔬菜,各種豆腐干,還可以放一點松子、花生碎、核桃碎等堅果類食材。這樣搭配之后,能讓炒飯的顏色、口感和味道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營養平衡也隨之改善。
2、減少精白米飯的比例
烹煮米飯時,不妨加入各種雜糧和豆類,比如大麥、小米、燕麥米等,在炒飯時也可以加入甜豌豆、毛豆、甜玉米粒等新鮮種子食材來配合。人們會意外地發現,咀嚼性強、纖維含量高的雜糧,做成炒飯后會更香濃、更美味。
3、減少炒飯的用油量
米飯是淀粉類食品,用普通鍋來炒的時候,很容易粘鍋。如果用不粘鍋來炒,就能避免用油過多和粘鍋問題。另外,炒飯時盡量只放一次油。先放油炒香調料,放入蔬菜丁、豌豆丁、香菇丁等,炒到半熟時,加入米飯同炒。
4、控制炒飯的用鹽量
把炒飯當主食,如果加鹽太多,就會造成一餐中鈉攝入過量。所以炒飯時可以配合香辛料,如小茴香、肉桂粉、黑胡椒、咖喱粉等,增加香氣,彌補少放鹽造成的口味損失。
5、用少油蔬菜來配合炒飯
雖然炒飯已經含有一部分蔬菜,但和一日500克蔬菜、一餐200克蔬菜的目標還相去甚遠,而且其中幾乎不含有綠葉菜,所以還可以配合一些蔬菜類食品。考慮到炒飯中已經加入了油脂,蔬菜的烹調就應當注意少油,比如把綠葉菜做成白灼、油煮、炒拌、生拌等。
在添加了大量配料之后,炒飯就變成了一種增加食物多樣性的簡易方法,也是一個避免食物浪費的好方法。其他配料和米飯的比例達到1∶1甚至更高,就可以把一碗米飯炒成兩碗的量,甜豌豆、菌類、筍丁等配料,能夠維持良好的飽腹感,對控制體重非常有利。
溫馨提示:
米飯最好當頓吃完。吃不完的一定要放冰箱冷藏,最好別超過兩天。剩飯一定要在100℃徹底加熱5分鐘以上再吃。米飯重復加熱,其中的維生素會越來越少,重新加熱次數最好不要超過兩次。特別要注意的是,夏季室溫下保存的米飯如果放置超過6小時,或者發現已經變黏,就不要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