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開展MLF操作投放資金3940億 國債創最大漲幅
央行昨日開展MLF操作投放資金3940億元 狂跌數日的國債企穩翻紅
央行“輸血” 國債創最大漲幅
國債數日狂跌倒逼央行連續為市場“輸血”救命。昨天,人民銀行對19家金融機構開展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共投放資金3940億元,平復市場資金面緊張局面。央行操作后,國債期貨開盤企穩翻紅。截至收盤,10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3收漲1.3%,盤中最高漲幅達1.42%,創下上市以來最大漲幅;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收漲0.90%。
市場
|
流動性緊張問題得以部分緩解
回顧昨日股市,早盤題材股爆發,創業板大漲逾1%回到2000點上方,滬指則再度考驗3100點支撐。午后大盤走勢逐漸穩定,早盤熱門股沖高之后有所回落,但是部分沒有明顯啟動的個股,開始逐漸表現,帶領大盤止住回落走勢。盤中沒有出現劇烈的行情變化,大部分時間圍繞前日收盤點位上下反復,尾市以上漲5個點報收于3122.98點,漲幅0.17%;深市上漲0.77%報收于10334.8點;兩市共成交4337億,繼續減量。滬指震蕩上漲,本周累計下跌3.4%,創近8個月最大跌幅。
中信證券表示,此輪債市調整的出發點是對此前過熱行情的糾偏。央媽還是真愛,連續三日凈投放加上3940億元MLF投放,此前流動性緊張問題得以部分緩解,市場短期也得到喘息機會。預計年末附近央行將繼續采取MLF等結構化工具補給流動性,債市在經歷了大起大落之后也應該逐步回歸平靜,理智和均衡才是最后的歸宿。
昨天晚些時候有消息稱,隨著債市調整,多家發債公司公告取消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等的發債計劃。取消的發債金額亦從前期百億規模擴至數億規模。其原因均為“近日市場波動較大”等。
央行
一反常態提前發布MLF操作情況
昨天早間11:30,央行在其官微上對外宣布開展MLF操作共3940億元。央行稱,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結合近期MLF到期情況,央行對19家金融機構開展MLF操作共3940億元,其中6個月2070億元、1年期1870億元,利率與上期持平,分別為2.85%、3.0%。
有嗅覺靈敏人士發現,此次央行一反常態,在中午就公布了MLF的操作情況。一般情況下,在進行MLF操作后,央行是在當天下午5點左右,對外公布具體情況。這也是12月以來央行第二次進行MLF操作。
所謂MLF,是中央銀行提供中期基礎貨幣的貨幣政策工具,對象為符合宏觀審慎管理要求的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可通過招標方式開展,采取質押方式發放,金融機構提供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等優質債券作為合格質押品。從期限上看,一般在6個月。
12月16日早間,央行還通過公開市場操作,投放了流動性。根據公告,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800億元逆回購操作,其中1050億元的7天期、350億元的14天期以及400億元的28天期逆回購,中標利率分別為2.25%、2.40%與2.55%。鑒于有1150億元逆回購資金到期,央行12月16日在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資金450億元。
預測
股市轉牛、債市轉熊?
證券公司專業人士認為,目前來看,債市風暴對股市造成一定沖擊,暫時還沒引發股市的恐慌。A股向來有自己的性格,而且現在股票數量多了,即使沖擊了銀行、券商,其他小票、妖股可能炒得更歡了。回顧本周市場行情,在險資嚴監管、債市風波、通脹預期等多重利空影響下,本周滬指完成了二次周調整——最低3100點,而高估值的中小創在破位下行后也僅僅是縮量弱反彈,美聯儲加息落地反而給予了市場靴子落地的利好。大盤弱市,妖股橫行,后半周成批的新老妖股集中爆發。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張曉軍昨日表示,目前正集中監管力量懲處典型的市場操縱行為,并對相關主體進行立案調查,相關工作正在穩步推進。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預測,股票市場正在從一個漫長的熊市轉為牛市,債券市場正在從漫長的牛市轉為熊市。這一轉折深刻的背景是,房地產市場將近5年的庫存去化過程正在結束,房地產市場對經濟增長的作用變為正常,外加企業微觀層面上已顯著去杠桿,市場有望迎來更健康的基本面。高善文被稱為A股巫師,其年中就曾警告,影子銀行體系或局部崩塌引發債災,而周四債市便應驗了。
也有市場研究機構認為,短期市場風險集中、快速釋放后有望迎來彩虹,但中小創的機會仍需等待,國企改革、農業土地流轉、軍工、油氣及化工等漲價鏈條、新零售將是下周仍需關注的主題,周末關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操作上,臨近年末,銀行端資金回籠,資金趨緊疊加產業減持,倉位仍需有效控制,波段、滾動策略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