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亞對中國人友好嗎,斯洛文尼亞最便宜的移民方式
歐洲國家,大部分是美國的盟友,在國際事務中經常和美國保持一致。近些年,隨著我國的快速發展,讓美國有了危機感。為了遏制中國的崛起,威脅其霸主地位,美國開始打壓、制裁我國。美國的歐洲盟友,也跟隨美國一直遏制我國,但是這6個歐洲國家,對中國卻很友好。
一、希臘
希臘,位于巴爾干半島,是歐盟成員國和北約成員國,貨真價實的美國盟友,但他對中國很友好。
航母是大國海軍的標配,新中國建立后,國人一直想擁有自己的航母,但是受限于人才、技術,這個夢想一直未能實現。
1985年,我國以150萬美元的價格,向澳大利亞購買了一艘退役的航母“墨爾本號”。我國想以“墨爾本號”為藍本,學習建造自己的航母,但澳大利亞為了防止我國獲得相關技術,將航母上的武器系統、電子系統、動力系統拆得一干二凈,讓它成了一個空殼,使我國所獲不多。
后來,我國又購買了退役的“明斯克”號航母和“基輔”號,但這兩艘航母都不符合中國海軍的需要,最終我國放棄了改建它們的想法,將“明斯克”號改造成了軍事主題公園,將“基輔”號改造成了航母酒店。不久后,蘇聯時期的另一艘航母“瓦良格號”又進入了國人的視線。
“瓦良格號”航母艦長129.56米,寬15.85米,標準排水量6700噸。蘇聯從1983年就開始建造“瓦良格號”,1991年蘇聯解體時,航母才建造完成了68%。蘇聯解體后,“瓦格良”號成了烏克蘭的財產,但要將其繼續建造完成,至少需要2億美元資金,烏克蘭拿不出來,“瓦良格”號就被長時間遺棄在尼古拉耶夫市的岸邊,但要將航母拆卸,又需要不少錢,于是烏克蘭決定將航母賣掉。“瓦良格”號是艘中型航母,能滿足我國海軍的需要,于是我國決定出手買下它。美國為了阻止我國擁有航母,從中干涉,不讓烏克蘭將“瓦格良”號賣給中國。
官方途徑購買不暢后,我國“曲線救國”,香港愛國商人徐增平以要將其改造成一個大型海上綜合旅游設施為由,用2000萬美元買下了“瓦格良”號。“瓦格良”號航母托運回國途中,遭到了美國盟友土耳其的阻攔。土耳其提出了中國支付10億美元的安全保證金,以及向其轉移軍事技術,開放中國旅游市場等20條要求,才允許“瓦格良”號通過其控制的土耳其海峽。
在當時,10億美元是一筆巨款,中國要拿出這筆錢不容易。同時,我國也不能接受土耳其這種獅子大張口的敲詐行為。因此,雙方之間產生了爭執,“瓦格良”號被迫逗留黑海一年時間之久,每天要支付高昂的拖船費和港口停泊費。關鍵時刻,希臘站了出來。希臘和土耳其是鄰國,但兩個國家存在著很深的歷史恩怨,偶爾還會爆發沖突。希臘人看不慣土耳其人,并不愿讓土耳其敲詐我國,從中獲利,于是給我國做擔保,讓“瓦格良”號順利通過了土耳其海峽。
“瓦格良”號回國后,我國將其改造成了“遼寧號”航母,現在正在我國海役。希臘對我國的幫助,我國人民也沒有忘記。2008年希臘出現債務危機后,我國通過購買希臘國債,加大在希臘的投資等,幫助希臘度過了危機。希臘也是北約成員國中對中國比較友好的一個國家。
二、塞爾維亞
塞爾維亞的前身南斯拉夫,是社會主義國家,由于和我國的意識形態相同,所以兩國的關系不錯。
1991年,蘇聯解體后,內部矛盾重重的“巴爾干之虎”南斯拉夫,也走向了分裂。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黑、馬其頓從南斯拉夫分裂了出去,塞爾維亞和黑山不愿獨立,兩個國家又組建了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即南聯盟。與此同時,屬于塞爾維亞的“自治省”科索沃,因為當地90%以上的人是阿爾巴尼亞人,他們對塞爾維亞缺乏認同感,想要從塞爾維亞獨立出去。
為此,南聯盟當局和科索沃地區武裝爆發了沖突。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了打擊塞爾維亞這個“異己”,一直在背后支持科索沃獨立武裝勢力。1996年,南聯盟派軍隊進入科索沃地區,開始用武力鎮壓當地的獨立勢力,這造成了局勢升級,很多百姓在這場沖突中喪生,30萬人淪為難民。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隨即軍事介入科索沃沖突,開始大規模空襲、轟炸南聯盟。
在此期間,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遭到了美國的轟炸,導致三名記者死亡,十多人受傷,大使館建筑遭到嚴重破壞。國人對此非常憤怒,各地爆發了反抗美國暴行的游行示威活動。在強大的北約面前,弱小的南聯盟毫無還手之力,在北約的空襲中遭受重創后,南聯盟只能接受北約的條件,從科索沃撤軍。今天的科索沃,在北約的支持下已處于事實上的獨立狀態,但是我國始終支持塞爾維亞維護自身的主權完整,不承認科索沃獨立一事,也譴責美國的侵略暴行。
我國在科索沃事件上支持塞爾維亞,所以塞爾維亞對我國很有好感,在很多國際事務中力挺中國。
三、匈牙利
匈牙利位于歐洲中部,是歐盟成員國和北約成員國,美國盟友,但其在國際事務中多次幫助中國。
1949年,新中國剛建立時,匈牙利就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之后,匈牙利又力挺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最近幾年,美國通過各種手段,想要遏制我國的崛起。歐洲也跟隨美國的步伐,不斷打壓、制裁我國,但是匈牙利頂著壓力,多次否決了歐盟通過對我國不利的決議。
據說,匈牙利人是匈奴人的后裔。從戰國時期起,匈奴就是我國的強敵,經常進犯中原。漢朝時期,經過了文景之治時期的休養生息后,國力空前強大,漢武帝就開始主動出擊,攻打匈奴,這讓匈奴遭受重創。再加上匈奴的內斗和分裂,強大的草原民族逐漸衰落了。后來,南匈奴被漢朝招降,和我們民族融為了一體,北匈奴向西遷徙,最終失去了下落。不少人認為,有一部分北匈奴人遷徙到歐洲,并在歐洲定居、建國,今天的匈牙利人,就是北匈奴人后裔。
匈牙利人,也有不少人認為自己是北匈奴人的后裔,所以匈牙利對我國很友好,曾多次力挺我國。
四、烏克蘭
烏克蘭也是對中國非常友好的一個國家。蘇聯解體后,烏克蘭繼承了蘇聯的大部分遺產,尤其是軍工企業。烏克蘭自身沒有能力維持蘇聯時期的強大軍事,也沒有能力養活一大批著名的軍工企業,于是烏克蘭給我國出售了很多的蘇聯時期的軍事裝備和技術,還給我國輸送了不少軍事人才,這促進了我國軍工業的發展。“瓦格良”號航母,也是烏克蘭出售給我國的。據說,烏克蘭還將“瓦格良”號航母的設計圖紙,一并交給了我國,這對我國發展航母很有幫助。
五、白俄羅斯
白俄羅斯和俄羅斯是兄弟國家。白俄羅斯實力比較弱小,對美、歐各國構不成威脅,但由于其和俄羅斯關系密切,在國際事務中也緊跟俄羅斯的步伐。本著敵人的朋友也是敵人的做法,美國等國很不待見白俄羅斯。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對白俄羅斯很友好,白俄羅斯對我國也很好。
六、俄羅斯
新中國建立后,我國選擇了“一邊倒”的親蘇聯外交政策,這讓中蘇關系迎來了蜜月期。1950—1959年,蘇聯給我國援助了156項工程,幫助我國打造了一套完成的工業體系。1959年,因為聯合艦隊事件和長波電臺事件,兩國關系出現了惡化。1991年,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對中國比較友好,他歸還了沙俄侵占中國的一部分領土,還為了改善俄羅斯糟糕的經濟和促進世界格局向多極化發展,給我國出售了很多的先進武器,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
蘇聯解體后,俄羅斯繼承了蘇聯70%的遺產,其擁有數千枚原,還擁有圖—160轟炸機、白楊M洲際導彈、“北風之神”戰略等眾多大殺器,這讓美國忌憚,依舊將俄羅斯視為自己的最大威脅,不斷北約東擴,打壓、制裁和圍追堵截俄羅斯。1978年,我國改革開放后,經濟發展很快,現在已經成為了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美國也將我國視為自己的威脅,開始打壓、制裁我國,想要阻止我國的崛起,這讓我國和俄羅斯面臨著相同的境遇。
俄羅斯地大物博,有很多我國需要的石油、天然氣等資源,而我國是“世界工廠”,有很多俄羅斯需要的工業產品,所以兩國的經濟很互補,經濟聯系密切。與此同時,中俄兩國也經常聯手反抗美國的霸權,這讓中俄兩國在很多領域存在著密切合作,所以俄羅斯對中國比較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