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輪胎普遍多少錢、汽車換輪胎的品牌選擇
9月下旬以來,國內輪胎行業掀起新一輪漲價潮,其中包括賽輪輪胎、玲瓏輪胎、三角輪胎等上市公司在內的國內外輪胎品牌先后宣布價格有不同幅度的上調。
與整車市場相似的是,輪胎行業同樣有“金九銀十”的規律,目前各大經銷商正積極備貨,以應對10月的銷售旺季。而原材料價格、人工成本的上升給輪胎產品的價格帶來了現實壓力。而輪胎行業目前正處于產銷兩旺的狀態,行業景氣度有望持續上行。
胎企密集漲價
近日,已經有多家上市胎企宣布在10月1日前夕進行調價,價格漲幅在2%-6%不等,企業所稱的原因則主要是原材料成本等因素。
玲瓏輪胎表示,自9月27日起,將針對公司國內零售市場的PCR所有品牌、所有產品系列進行開票價格上調,漲價幅度為2%-5%,將針對公司國內零售市場的TBR所有品牌所有產品系列進行開票價格上調,漲價幅度為3%-6%。
9月20日起,賽輪輪胎開始對TBR(子午線輪胎)產品價格上調2%-3%,自9月27日起將對PCR(轎車子午線輪胎)各品牌價格上調3%-5%,包括賽輪輪胎、路極輪胎、黑鷹輪胎、銳科途輪胎等品牌。
三角輪胎方面,自9月25日起,對乘用車胎各產品系列價格上調3%-5%,對商用車胎各產品系列價格進行2%-3%的上調;青島雙星也將于10月1日起對乘用車胎產品價格上調2%-4%。此外,森麒麟、貴州輪胎、浦林成山等上市胎企也加入了漲價大軍。至今,已有國內外50余家胎企宣布漲價,執行漲價時間普遍在9月下旬。
“漲價來得太突然,幾乎還沒有準備。”一位輪胎經銷商向記者表示,與以往提前一個月左右通知不同,近期輪胎企業的漲價通知時間都很緊,有的是當天通知當天就漲價,目前一些品牌輪胎貨源較為緊張,對10月的輪胎銷量看好。
背后原因何在
“輪胎制造成本增加”,幾乎是所有漲價輪胎汽車不約而同的一致理由。據了解,今年以來,輪胎原材料價格高位波動,近期又重回高位,隨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金九銀十”輪胎銷售旺季的到來,輪胎企業成本上升似乎已是不可避免。
從原料看,近來從丁苯橡膠、順丁橡膠到炭黑等輪胎主要原材料價格漲幅較大。合成橡膠中,順丁橡膠上漲至每噸1.39萬元,環比上漲21.93%,同比上漲9.45%。丁苯橡膠上漲至每噸1.37萬元,環比上漲15.13%,同比上漲16.6%。炭黑價格上漲至每噸0.98萬元,環比上漲8.89%。
與此同時,助劑價格也出現大幅上漲,其中防老劑漲至每噸3.1萬元,環比上漲29.17%;促進劑CZ上漲至每噸2.4萬元,環比上漲17.07%。多種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導致輪胎制造成本的增加。
原材料外,人工、制造成本在胎企的成本結構中也日益提升。業內人士表示,去年以來,電力、天然氣、煤等能源漲價對輪胎生產成本的影響,已與原材料漲價因素相當,同時,國內人工成本持續上升,中國已成為人工成本除歐美日以外的較高地區。
行業“洗牌”加速
今年以來,與輪胎、原材料價格上漲一同到來的,還有行業的“洗牌”。據不完全統計,一些地方已經出現輪胎經銷商閉店或破產。
“這是正常的市場規律,淘汰一些弱勢、經營不善的店,讓優勢資源集中于經營能力較強的品牌店,才能實現整個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一位行業專家表示,30年前,各地輪胎經銷商還很少,一條輪胎的利潤就有數百元。如其中一款常用的輪胎,出廠價每條不到200元,經銷商能賣到近500元。但是,進入市場經濟后,加上外資輪胎品牌逐漸進入國內市場,國產輪胎企業的中低端產品逐漸變得供過于求,利潤也大幅下降,進行到一定階段,輪胎經銷商行業必然會通過“洗牌”來實現行業的調整。
“市場的波動,‘洗牌’的加速,并非所有企業都能受到波及,如同在海上行船一樣,船體越大,抗風浪能力越強。”龍灣湖智庫研究員陳辰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些具有品牌規模優勢、技術實力雄厚、管理效率高的輪胎企業、經銷商都能夠在競爭中更好地應對市場變化,保持較為穩定的經營水平和利潤水平。因此,不斷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才是應對各種市場風浪的根本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