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馬540Li是高端車嗎,5系有必要買540嗎
[XCAR 評測 原創]
之前,我曾跟隨我的同事陶懞軒一起參加了寶馬5系在北京金港賽車場的國內首試活動,也曾親自駕駛全新寶馬530Li xDrive在賽道上馳騁了一番,因此,有過試駕經歷的我本以為對540Li有著足夠的心理準備,可誰知,當我接到試駕車之后,還是不由自主地喜歡上了這臺車,它的很多方面都令人莫名感動。
如果您想更多了解全新寶馬5系的信息,可以點擊之前的試駕文章進行回顧。
如果說7系是一位深藏不露、沉穩大氣的長者,3系是一位朝氣蓬勃、活力四射的青年,那么5系就應該是一位而立之年、懷揣夢想的男人。所以,也許正是因為這一點,讓曾經對5系不屑一顧的我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雙腎型的格柵已經是寶馬百年來最重要的設計DNA,在全新5系上,這套格柵的尺寸有被僅一步加大,進一步增強了品牌辨識度,其內部還有著自動降阻功能,可以調節風阻,縮短熱車時間。
開眼角式的前大燈這次眼角開的更大了,造型上比其老款車型要銳利了不少,采用了全LED的光源,功能性上繼續升級,而多邊形的日間行車也依舊保持了天使眼的造型。
從尺寸上講,全新5系相比主要競爭對手依然保持了一定的優勢,其長寬高尺寸分別達到了5087/1868/1500mm,尤其是3108mm的軸距可以說是目前長軸距豪華行政級轎車這個市場上的佼佼者。
把新5系的外形設計形容成按95%等比例縮小的7系或許有些夸張,不過越發統一的家族化設計已經成為了近年來豪華車的一個趨勢,像旗艦看齊,這一點肯定是成功的。
韓泰萬途仕(Ventus)S1 evo2輪胎,規格為:245/45 R18。
7系車型上的“迎賓光毯”功能也在此次更新中下放到了5系車型上。 儒雅不失動感的外形
這臺寶馬540Li試駕車是在66.39萬的起售價基礎上增加了一些選裝配件,這其中包含整套B&W揚聲系統和部分主動安全功能。除此之外,這臺寶馬540Li的配置可以說完全超越現款7系入門級的車型,其豪華舒適程度同級出類拔萃。
相對于外觀,新5系的內飾設計與7系就更加靠近了,基本可以說完全沿襲了7系的樣式,可能新鮮感確實不太足了,不過比起上一代,從工藝到材質都有了長足進步。
方向盤握感極好,包裹盤面的材質細膩而又不易打滑,內部填充充實,駕駛起來很能給你滿足感,這是一臺真正的寶馬所應該具備的。
后排中央扶手這個三星的PAD也同樣來自7系,用它可以控制車內的音響、座椅、空調、燈光等等設定,實在無聊,拿它打游戲也不是不可以。
全新5系的鑰匙也進行了“升級”,雖然不像高端7系那樣具備觸控液晶屏,但論質感還是這款鑰匙更出色。
通過系統界面,你可以隨時選擇香氛的味道,當然這套系統也來自于7系,每臺車隨車會附帶海洋,濃郁,香草,森林四種味道的香氛。換句話來說,你可以通過香氛的味道來切換你們談話時的氣氛,這絕不是一般的講究。
之前的新7系在夜晚可以大肆炫耀的氛圍燈這次也被照搬到這臺車上,而且,支持的更換顏色也不少,就連選裝的音響系統背景燈也一并包含在內。
雙天窗對于5系來說還是第一次出現,而且不僅前部可以開啟,還直接移植了7系車上的滿天星效果,通過天窗玻璃內部的雕花,配合氛圍燈在夜晚營造出了浪漫的氛圍。
前拍空間一拳三指(圖中體驗者身高1.77m)。
后排腿部空間足足兩拳,頭部空間也能達到一拳一指距離。全新引入的頭枕大幅度增強了后排的頭枕,曾經奔馳S上的“黑科技”,如今寶馬終于習得,這也真是頭一次令筆者在一臺寶馬車的后排獲得“睡意”。
官方并沒有給出后備廂的實際空間,不過從我們的實際測試來看,同時縱向放入20、24、28寸三個行李廂完全沒有問題。
好了,內飾部分就不多說了,編輯本人要趕緊“農藥”一把。光與高科技的殿堂
寶馬540Li行政版是全系唯一搭載B58 3.0T發動機的車型,該發動機最大功率:250kW(340Ps)/5500-6500rpm,最大扭矩:450Nm/1380-5200rpm。
與之搭配的雖然仍是來自采埃孚的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但具體型號已經由之前的8HP45升級為8HP50,變速箱扭矩可以承受最高500Nm。
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的全獨立懸掛大量采用了鋁質材料,簧下重量一直是講求操控的寶馬很重視的參數之一。不過,在這款5系頂配車型并未配備空氣懸掛,仍然是一套可以自動調節阻尼的液壓減震系統。 都說寶馬天生底子好,這話其實一點都不假,而且,由于這一代的寶馬5系在車身輕量化方面做得十分到位,即便沒有使用7系車身的碳纖維設計,在大量鋁材質的應用之下,車身減重效果依然十分明顯,在增加了不少舒適性配置的同時,全車質量仍比上一代輕了足足130kg。
雖然官方似乎又一次玩起了文字游戲,故意不將實際的整備質量公布出來,但從駕駛的感官上說,車身明顯輕盈了許多,尤其是在這臺搭載了3.0T 直6發動機的540Li上,推重比被進一步提高了。
優秀的簧下質量保證了底盤出色動態響應能力,再加上減輕的簧上質量,全新5系開起來真的不像一臺車長超過5m,軸距超過3.1m的中大型四門房車。
夸張的提速能力真的有點會讓你懷疑寶馬的初衷,很難想象這么一臺外表儒雅的中大型四門房車會具備如此生猛的動力。
即便是在普通的D擋模式下,一腳地板油,變速箱都不會有過多的遲疑,伴隨著3.0T 直列6缸發動機動聽有力的聲音,時速表指針在迅速的攀升,而你的心跳也會隨之加快。
如果你還覺得有些欠缺,可以進入SPORT個性設置當中,將所有屬性調整為最運動的“SPORT”級,此時,這臺車最運動的一面將會向你打開。
不過有一點值得一提,那就是無論你是否將減震的級別調整到“SPORT”,這臺540Li的減震都不會給你硬邦邦的感覺,畢竟舒適性是它的主旋律。
雖然不是空氣懸掛,但這臺支持軟硬自動調節的減震系統可以在行駛過程中充分吸收來自路面的顛簸,把完全沒有必要的顛簸甚至部分路感全部阻擋到車外。
畢竟這臺車真正的功底是靠車身底盤出色的響應回饋來傳遞到你的方向盤上的,靈活的轉向性會經常給你一種駕駛寶馬328Li的錯覺,甚至可以說,這臺車的駕駛感比328Li還要出色。
而且純后驅的設計,駕駛起來要比具備xDrive的530Li更有樂趣,也更能讓駕駛者時刻感知到四個車輪的工作狀態。更容易把控住車輛的行走趨勢。
另外,憑借著僅有0.22的風阻系數,可以更好更快的劃開空氣,從而確保了車內的靜謐性,營造出更加安靜舒適的車內環境。 出色的推重比,輕量化的優勢
測試部分:
◆0-100km/h加速測試:
之前編輯本人曾經對新款C200 4MATIC進行過測試,因此,已經對這套韓泰萬途仕(Ventus)S1 evo2輪胎有了一定的了解。這套號稱該品牌頂級民用運動型輪胎的它,在實際使用中的表現遠沒有想象中那么給力。
比如說:彈射起步的時候,寶馬540Li的變速箱保護機制并不保守,在冷胎未預熱的情況下,發動機起步轉速曾達到過最高2800rpm左右,隨后在未釋放剎車之前后輪便開始發生輕微的打滑,而再僅連續完成兩次彈射之后,輪胎便開始處在超溫的狀態下,起步轉速剛剛突破2200rpm便出現嚴重的打滑,另加速成績一落千丈,甚至甩尾失控無法完成加速測試。而即便如此,寶馬540Li行政型的加速性能依舊無與倫比的出色,換擋過程也毫不拖泥帶水,0-100km/h的加速全程僅用時5.34s,這基本是高性能運動車的水平。而且雖然是后驅車,但起步姿態依舊從容。
從加速曲線上我們也能看到,起步的加速G值受到輪胎打滑的影響初段加速G值并不高,在短暫的打滑之后,輪胎重新獲得了抓地力,并在1.2s左右時達到加速G值峰值,由于是后驅的原因,每一次換擋對加速G值的變化還是比較明顯的,而且寶馬540Li在加速的過程中,車內乘客能夠明顯的感受到高加速G值所帶來的推背感。
◆100-0km/h剎車測試
50:50的車身比例分配以及合理的前、后剎車力度,即便寶馬540Li的懸掛更傾向于舒適性,也依然不會影響到緊急剎車時的車身姿態,而坐在車內的你更能通過出色的剎車力度回饋增強自身對車輛的剎車信心。
39.25m的剎車成績以及-1.14的剎車G值數據對寶馬540Li行政型來說有些不公平,車輛的剎車系統效率非常高,ABS介入的時機以及工作持續性非常到位,至于最終的剎車成績為何如此平臺,其原因我想您應該也知道了吧?
◆繞樁測試
無論加速還是剎車,都是直線運動,而只有在高速繞樁時,你才會清楚明白“底子好”對一臺車來說是多么的重要,而寶馬對操控上的心得,可以在這項測試出完全激發出來,也許這就是寶馬可以讓你將ESP系統完全進行關閉的原因吧。雖然偏向于舒適的懸掛會帶來較大的壓縮行程,側傾也會十分明顯,但坐在車內的你依舊可以從容的進行繞樁動作,平順充沛的動力更會讓你信心百倍。
不得不說,依舊是輪胎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寶馬540Li的表現,這套輪胎的抓地極限并不高,尤其是橫向抓地力更是欠佳,這對于繞樁這種測試來說是致命的,尤其是這臺從1380rpm便開始達到450Nm扭矩峰值的純后驅車,一旦突破它的橫向抓地力極限時,會令處在鐘擺行駛中的車身立刻改變既定路線,車尾會發生比較嚴重的橫向滑移。
◆綜合市區油耗測試
測試期間,室外氣溫在33℃左右,行駛路程中的大約三分之二都是比較擁堵的路段,空調調整至25℃自動模式下。本次油耗測試成績比較接近大城市人群正常上下班狀態下的油耗水平。
本次油耗測試共行駛212km,最終加注27.49L 95#無鉛汽油。
編輯點評:如果非要在寶馬540Li行政型的身上挑毛病的話,我真的只能提一句外形不夠有特點,太像7系,除此之外,即便有人會說這個價格已經可以買到730Li,我都覺得堪稱全能的它很對得起自身的定價。如果你對舒適性方面有特殊需求,這臺車可以給你740Li水平的舒適度和配置,而如果你對駕駛有著更多的需求,那么這臺又能給你超過普通3系的實際駕駛感受,它真的是個多面而有全能的選手,即便是面對它的德系強敵E級和A6L,它的亮點都是如此突出。
輪胎拖后腿,但測試成績依舊出色
詳細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