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門票多少錢一張、雁門關景區門票價格
江蘇淮安出發,入晉自駕游第7天,中午從應縣木塔出發,導航:雁門關景區(北門停車場),73公里,1小時2分。
簡介:雁門關位于忻州市代縣,5A景區,是歷史最為悠久、戰爭最為頻繁的古代關隘,被長城專家譽為“中華第一關”,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是山西省境內保存最完整的明長城。
建議游覽時間:2小時,門票:100元。注意:景區內有兩段長城,且未連通,如體力不佳或趕時間,建議爬寶塔那一段。
雁門關,以“險”著稱,有“天下九塞,雁門為首”之說。漢元帝時,王昭君就是從雁門關出塞和親。
雁門關長城,為明萬歷三十三年(1605)巡撫都御史李景元在古長城基址上復筑而成。
雁門關之稱,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駐軍于雁門山,于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
《唐書·地理志》描述這里“東西山巖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立西陘關,亦曰雁門關。”
北宋初期,雁門關一帶是宋遼(契丹人)激烈爭奪的戰場。愛國將領楊業(又稱楊繼業)及其他楊家將士都曾在這里大顯身手,為國立功。
現存完整敵樓有“針扃”、“控隴”、“壯櫓”、“天山”等,此外還置烽火臺、壕塹,是中國明代長城的代表作。
雁門關景區是以雁門關軍事防御體系歷史遺存、遺址為主要景觀資源的邊塞文化、長城文化、關隘文化旅游區,景區內以關城、長城、隘城、兵堡、烽火臺等不同等級、不同用途、不同形制的歷史建筑遺存,構成了蒼涼、凝重、雄渾、大氣的邊關特色風情旅游資源,展現了這座歷史名關的功能作用和興衰歷程,也講述著3000多年來滄桑歷史和風云際會。其厚重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漢朝名將衛青、霍去病、李廣等都曾馳騁在雁門古塞內外,多次大敗匈奴,立下汗馬功勞。“猿臂將軍”李廣在做代郡、雁門、云中太守時,先后與匈奴交戰數十次,被匈奴稱為“飛將軍”。
碑林。在雁塔之下, 現有石碑200多通,呈七層階梯狀分布,一塊塊石碑在城墻綿延起伏的襯托下,整齊醒目。碑文精選歷代名人詠誦雁門關的詩文,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所書寫。
作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千古商道,特別是在山西商人的推動下,雁門關道成為“茶葉之路”的重要一段,是山西人走西口(殺虎口)或走東口(張家口)的必經通道。深深的車轍印上,記錄了晉商的輝煌,也見證了“走西口”的辛酸。
歷史名人壁位于雁門關景區明月樓廣場,是一堵長63米、高28米的浮雕墻。浮雕中有戰國時期鎮守雁門關的大將李牧,漢高祖劉邦,以及衛青、霍去病、李廣等漢朝名將。
下午4點,游覽結束,回太原,177公里,2小時20分,明天晉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