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旅游最佳時間、吐魯番旅游景點開放了嗎
交河故城坐落于吐魯番西郊雅爾乃孜溝的一個柳葉河心洲上,因兩條繞城河水在城南交匯而得名。交河城是車師人所建,建筑年代早于秦漢,卻不幸毀于14世紀前半葉元代的連綿戰火。經過了2300年風風雨雨的考驗,這座城池至今保存較為完好,是目前世界上保護得最好的生土建筑城市。
1961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交河故城作為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于新疆吐魯番市東45公里火焰山上,木頭溝西岸的懸崖上。鑿有洞窟83個,現存57個。其中有壁畫的40多個,總面積1200平方米,是吐魯番現存石窟中洞窟最多,壁畫內容最豐富的石窟群,是新疆境內較大的佛教石窟寺遺址之一。
艾丁湖海底古民居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距今約300年歷史。該建筑群的建造不用鐵釘等加固工具進行支撐,堪稱建筑奇跡。
蘇公塔禮拜寺,始建于清中期,因禮拜寺的宣禮塔名為蘇公塔而得名,是吐魯番市最大的寺,也是新疆境內較大的教禮拜寺之一。寺內寬敞,建筑莊嚴、古樸、可容納上千人做乃瑪孜,是新疆民族性與地域性建筑藝術的代表作品。
新疆火焰山是吐魯番最著名的景點,位于吐魯番盆地的北緣,古絲綢之路北道。當地人稱它為“克孜勒塔格”,意即“紅山”。每當盛夏,紅日當空,赤褐色的山體在烈日照射下,熾熱的氣流翻滾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名火焰山。這里歷史上是高昌古國的所在地,而在傳說中,這里是《西游記》唐僧師徒借芭蕉扇用以扇滅大火的火焰山所在地,是很多游客到吐魯番旅游的必去之地。
吐魯番葡萄溝,位于新疆吐魯番市區東北11公里處,是火焰山下的一處峽谷,南北長約8公里,東西寬約2公里。其栽種的無核白、馬、白加干、紅玫瑰、索索等近百種葡萄,形成了一所天然的葡萄博物館。
2007年5月8日,吐魯番市葡萄溝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庫木塔格沙漠,位于甘肅省西部和新疆東南部交界處(簡稱甘新庫木塔格沙漠),大致位置北接阿奇克谷地-敦煌雅丹國家地質公園一線、南抵阿爾金山、西以羅布泊大耳朵為界、東接敦煌鳴沙山和壩國家級保護區,該沙漠面積約2.2萬平方千米。是中國八大沙漠之一。庫木塔格沙漠是世界上少有的與城市零距離接觸的沙漠,也是與天池、博斯騰湖并列的新疆3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以風沙地貌類型齊全、沙丘的輪廓清晰、層次分明為風景特征。
高昌故城,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火焰山南麓木頭溝河三角洲、吐魯番市東面40多公里的三堡鄉,總面積200萬平方米,是西漢至元明時期(公元前1世紀-公元14世紀)吐魯番盆地中心城鎮,歷經西漢高昌壁、高昌郡、高昌國、唐代西州和高昌回鶻等時期,時間跨度長達千年左右。
坎兒井民俗園,距市中心僅三公里,園內有坎兒井、坎兒井博物館、民俗街、民居賓館、葡萄園等景點,它將具有悠久歷史的坎兒井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庭院式民居賓館融為一體,既能讓人們參觀有400多年歷史的坎兒井及其歷史發展過程,又能了解維吾爾族的民俗情況,是當今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的集參觀、觀賞、購物、度假為一體的旅游景點。2018年4月13日,坎兒井民俗園入圍“神奇西北100景”。
吐峪溝石窟,古稱“丁谷寺”,位于吐魯番市鄯善縣吐峪溝鄉吐峪溝村。據考證,吐峪溝石窟開鑿年代為兩晉、前涼,延至唐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是吐魯番地區現存高昌時期最早、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群。吐峪溝石窟由主要窟群有4處,溝東、溝西各2處,存世洞窟總計為94個,編號洞窟46個,保存了公元3―9世紀的佛教壁畫,對于研究中西交通史、宗教史、藝術史、建筑史等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盤吉爾怪石林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托克遜縣克爾堿鎮境內的盤吉爾塔格山山脊和山坡上,平均海拔1200米。其東南距托克遜縣城55公里,距克爾堿鎮10公里。它是由溶蝕和風蝕作用形成的峰林地貌,又被稱為“盤吉爾塔格”,“盤吉爾塔格”維吾爾語意為“像多孔窗子的山”。
坎兒井游樂園,位于新疆自治區吐魯番市境內,處312國道南側2公里處,是一座為中外旅客提供吃、住、游、樂、購物一條龍服務的旅游定點單位。新疆的坎兒井主要分布在吐魯番盆地、哈密和木壘地區,尤以吐魯番地區最多,共計有千余條,如果連接起來,長達5000公里,所以有人稱之為地下運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