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姓和哪個姓是世仇,彭氏24個輩分是什么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滿江紅》 宋·岳飛
公元1142年1月27日(宋高宗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岳飛在杭州被冤殺,年僅39歲。
其實早在岳飛被害前,宋金“紹興和議”已經達成:南宋向金國稱臣,將淮河以北包括被岳家軍收復的唐、鄧、商、虢等地全部割讓給金國;并每年向金國貢奉銀絹各25萬兩、匹。
但秦檜、萬俟卨等人就此放過岳飛,仍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及其子岳云、女婿張憲一并殺害。
岳飛被害后,獄卒隗順冒險將他的遺體背出杭州城,埋在錢塘門外九曲叢祠旁。隗順臨終前才把這件事告訴他的兒子。
20年后,宋孝宗趙昚登基伊始,就下詔給岳飛。隗順之子這才把其父安葬岳飛的之事告訴朝廷。岳飛得以被改葬在西湖邊的棲霞嶺;此后又被追謚為“武穆”,封“鄂王”。
岳飛、岳云墓
岳飛被殺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冤案。岳飛墓前的銅鑄跪像原本有五個,是明朝人痛恨奸臣賣國賊陸續澆鑄的,好讓他們一直跪在岳飛墓前為世人所唾棄。
害死岳飛的五個罪人,從左到右依次是萬俟卨、張俊、秦檜、王氏、羅汝楫
后人覺得羅汝楫不過是萬俟卨的手下分量不夠,就把他去掉了,最后變成秦檜與王氏、萬俟卨與張俊四個銅像。
秦檜與王氏
萬俟卨與張俊
然而真正害死岳飛的元兇——宋高宗趙構,卻因為是皇帝沒有機會與秦檜等人一起下跪。
相傳岳飛的后人因為國仇家恨,立下了岳姓不與秦姓通婚的規矩。
秦,就是秦檜。秦檜害死岳飛。岳家和秦家成了世仇,岳飛后人自然不會與秦姓之人通婚。
完顏是女真國姓。女真人建立的金國滅掉北宋、占據中原、多次攻打南宋,是岳飛一生最大的敵人。或許是被岳飛打怕了,金國對南宋提出的議和條件之一就是先處理掉岳飛。或許是做了虧心事害怕被岳飛在天之靈報復,完顏后人都不敢跟岳姓通婚。直到現在,河南鹿邑完老家村的完顏姓村民一直堅守女真完顏氏傳統,堅持不聽不看《說岳全傳》。
除了岳姓和秦姓、完顏姓,民間還有不少姓氏是不能通婚的。
特定的異姓家族不通婚多是源自歷史上的人為關系,但是同姓之間不通婚的習俗卻從婚姻制度誕生起就有了。
北方各民族一直保持著“同姓可結交,異姓可結婚”的傳統。以蒙古族為例,明清蒙古各部王公幾乎都是成吉思汗家族后裔,彼此間就有“同姓是同骨,同骨不通婚”的禁忌。因此,蒙古貴族只能與血緣很遠的其他貴族進行通婚。
漢人中也普遍存在同姓不通婚的情況。
民族間不通婚的習俗,最著名的就是清朝的“滿漢不通婚”。
從康熙年間起,滿漢不通婚在滿人中就成為一種約定俗成。《戶部則例》卷一《旗人嫁娶門》有“在京旗人子女不準嫁與民人為妻”。道光二年的《戶部則例》又有“旗人之女不準與民人為妻,若民人子女與旗人聯姻者,該族長佐領詳查呈報,一體給與恩賞銀兩”。
清朝對這項政策執行十分嚴厲,違反者甚至會被處死。
到了光緒年間,慈禧發布懿旨“所有滿漢官員人等,著準其彼此結婚”,才廢除了這項政策。
時至今日,滿漢不通婚的習俗仍在一些滿族聚居地存在著,一些滿族人寧可到外縣尋找旗人,也不與當地漢人結親。
漢族內部因為歷史原因,也流傳著很多姓氏不能通婚的習俗。
“錢”姓和“彭”姓
錢姓源于彭姓。相傳彭祖活了800多歲,后代中有個叫彭孚的人,在西周時掌管錢糧府庫,他這一支的后人就以錢為姓。因此錢姓和彭姓是同源,彼此就不能通婚。
“曹”姓和“操”姓
司馬家族奪去曹魏江山之后,曹氏家族就此沒落。據說,曹操的不少后人改名換姓,以“操”姓來代替自己的姓。所以“操”姓和“曹”姓本來就是一家,同根同源,自然是不能結婚的。
“茍”姓和“文”姓
茍姓和文姓也是同根同祖,不能通婚。歷史上這兩個姓同為“敬”姓,為避開天子名諱,一部分人姓了“茍”,一部分姓“文”。
“李”姓和“朱”姓
李姓和朱姓是世仇。被招安的節度使朱溫取代唐朝建立后梁,還把李唐皇室子弟殺了個干凈,李姓從此把朱姓視為仇敵。幾百年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又幾百年后,李自成發動農民起義,攻入北京城,逼得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滅亡明朝。李姓成功復仇。朱李兩家的“仇恨”又深一層,世代不通婚。
“吳”姓和“呂”姓
北宋初年有一個叫呂蒙正的書生高中狀元,后來還做到了宰相。但是呂蒙正卻和一個吳姓官員有矛盾,在他任宰相期間吳姓官員官位始終得不到遷升。呂蒙正退休后,吳姓官員才進入中樞,多次在皇帝面前說呂蒙正的壞話。呂家人留下祖訓:呂姓和吳姓永不通婚。
“楊”姓和“潘”姓
在《楊家將演義》里,潘仁美害死楊老令公。此后,楊家和潘家就成了世仇。盡管潘仁美的奸臣形象是杜撰的,但小說話本在民間的影響力太大,據說在明清時期,楊家后人遇到潘家后人,依舊會拳腳相向。山西某支楊姓后人還把“潘楊不通婚”寫進了家譜里。
“武”姓和“潘”姓
《水滸傳》中,武大郎娶了潘金蓮,可潘金蓮卻紅杏出墻勾搭西門慶,毒死了武大郎。后來武松又殺死了潘金蓮。此后,武家和潘家勢如水火。據說在山東某些地方,武姓和潘姓的父母從小就叮囑孩子不準和對方玩,更不用說通婚了。
“鄭”姓和“施”姓
清朝初年,鄭成功,但他聽信讒言,殺死了施瑯的父親和弟弟。施瑯怒而投奔滿清。此后施瑯為了報仇率清軍攻,消滅了鄭氏勢力。鄭家由此和施家不共戴天,嚴令后人不得與對方通婚。
“水”姓和“火”姓
這兩個姓氏的老祖先分別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兩位大神在遠古時就勢不兩立,其后人更加不能通婚。
點擊“了解更多”獲取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