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探險家洛克簡介,美國人洛克發現稻城亞丁
洛克與木里王的合照。
1928年,木里王與侍從們在一位貴戚的宅第前留影。
現在的木里大寺。
洛克和納西族探險隊員。
洛克寫給木里王的信。
2017年4月19日,山東青島女驢友荊茜茜來到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準備獨自徒步穿越洛克線到稻城亞丁,但從4月20日失聯。4月29日,在野外堅持生存9天的荊茜茜被當地民警和村民找到,在送醫途中遺憾去世。荊茜茜計劃挑戰的洛克線,起點木里,終點亞丁,沿途風光絕美,可觀三怙主雪山,是中國頂級徒步線路,每年都吸引著大批戶外愛好者。
洛克線是如何出現的?這要追溯到20世紀初期,一個名叫約瑟夫·洛克的美國人。
1924年到1928年,約瑟夫·洛克帶隊,先后4次探訪木里。在當時木里王的接待下,在這個神秘的香巴拉王國考察、探險、拍照,并深入貢嘎嶺地區。
約瑟夫·洛克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上發表的《中國黃教喇嘛木里王國》、《貢嘎嶺香巴拉,世外桃源圣地》等游記和照片,被詹姆斯·希爾頓作為小說《消失的地平線》的素材,著名的“香格里拉”一詞,由此而生。
神秘國度
有雄偉壯麗的雪山和黃金
約瑟夫·洛克,1884年出生于奧地利維也納,1905年,移民美國。自學了匈牙利語、法語、漢語等多種語言,非常喜歡植物學,熱衷于野外探險。
1922年年初,洛克受美國農業部派遣,到中國云南尋找抗病毒的栗子樹種,開始了期待已久的中國之行。1923年,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給他提供資金支持,他開始在云南收集標本、撰寫游記。
在云南麗江,洛克組建了一支“美國國家地理協會探險隊”,招募了不少納西族隊員。他聽人說從麗江出發,經過瀘沽湖、永寧,在橫斷山脈深處,有一個叫香巴拉木里的神秘喇嘛王國,由土司統領。那里有不為人知的雪山、森林和草地,景色雄偉壯麗,還生產黃金。
木里,藏語意為美麗、遼闊、深遠之地。1922年,洛克以“美國農林部專員駱約瑟”的名義,給木里王寫了一封信,說準備前往拜訪,并采集草木標本。不過,木里王回信謝絕了,“你不要來,木里山高路遠,土匪橫行,來了有性命之憂。”
探險計劃擱淺,洛克心有不甘。1924年年初,他再次將去木里的計劃提上日程,不管木里王是否愿意。
“1924年1月,正好在中國新年前一個月左右,我決定在回到我們遙遠的文明世界以前,完成被推遲的訪問?!痹凇吨袊S教喇嘛木里王國》開頭,洛克這樣寫道。
艱難旅程
穿江峽谷越麗江諸峰
從麗江到木里,是一段遙遠且艱難的旅程。途中人跡罕至,要穿過峽谷,翻越多座高山。洛克計劃出發的時間正是寒冬,高海拔地區的道路,已被冰雪覆蓋。
“我們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早晨出發,狂風呼嘯著,從云峰山上刮來的干雪,大團大團地卷到天上幾百英尺高。”洛克寫道,他們一行從麗江玉龍雪山下的雪嵩村出發,啟程前往木里。隊伍由10名納西族士兵護送,有11頭托運物資的騾子和3匹馬。
“我們爬過山岡,越過茂密的森林?!甭蹇艘恍?,先是經過江峽谷陡峭的狹窄小道,穿過黑沉沉的云杉林,5天才抵達永寧。然后,再從永寧繞過瀘沽湖,繼續前往木里。
抵達永寧時,土司告訴洛克,原來寫信謝絕他的老木里王,在4個月前患浮腫病死了,其弟弟新任。新木里王態度和藹,比他的哥哥更熱情好客。這個消息,令洛克寬心不少,加快了前行步伐。
“當雪停的時候,我們已經在海拔15000英尺(4572米)的地方了,這時太陽已經出來,照在我的身上,比先前覺得暖和了一些。在我們右側,是一面峭壁,冰柱從峭壁上垂下,像一串串珍珠似的,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亮。”
從麗江到木里,一路崎嶇難行,讓洛克覺得不可思議。他在游記中說,從暹羅(泰國)經陸路,過緬甸,進入云南,都從未遇到過像從麗江到木里的旅途中,穿江峽谷、越麗江諸峰,這樣艱難的旅程。
熱情款待
木里王請洛克吃一頓“火鍋”
隊伍行進了大約11天,抵達木里境內,一個隊員用手指著北方告訴洛克,那里便是木里。
對于當時的木里,洛克是這樣描述的:木里王統治著一塊面積9000平方英里的地域,只有22000名居民。這里缺乏耕地,木里城由340間房屋組成,居住著700名喇嘛,中心為木里大寺。此外,境內還有18座附屬寺院,僧人多達千人。
洛克拍攝的照片顯示,當時的木里大寺所在位置在一個斜坡上,與今天相同,周邊分布著其他房屋建筑,山下面,是奔涌而過的理塘河。
洛克受到了木里王的熱情歡迎,洛克進入宮殿,將一支和250發作為禮物獻給木里王。
在皇宮的一處臥室中,洛克終于見到了木里王項此稱扎巴,木里王30歲左右,身高超過1.8米,身材高大,略顯肥胖,身穿紅色長袍,腳穿刺繡的天鵝絨藏靴,“氣質高貴,表情和藹,笑聲柔和,手勢優雅?!?/p>
木里王感謝洛克從美國前來,“木里是一個非常貧窮的地方,在此以前,還沒有一個美國人到來過。”
久居深宮的木里王,對于他管轄之外的地方,了解得不多。他向洛克提問:從木里,騎馬是否可以一路走到華盛頓?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否還在繼續?他還讓洛克算下他能活到多久。甚至還對洛克的眼鏡感興趣:它能否一眼看穿山林?
洛克則驚嘆于所見到的精美絕倫的藏式木石建筑,他給木里王、王宮、戰馬、僧人等照了相。木里王還邀請他吃了一頓“火鍋”:“在鑲了銀的熱氣騰騰的鐵罐里,裝了很厚一層肉片,下面是各種蔬菜。吃飯用的,還是金碗?!?/p>
洛克認為,木里除了景色絕美,實際上還是一個富庶之地,理塘河里蘊藏有金礦,只是木里王不怎么開采。
在木里停留了3天,洛克返程。熱情的木里王派遣隨從送出很遠,還讓人提前安排好前方宿營地。對此,洛克戀戀不舍,“油脂芳香的冷杉樹枝搭起了一個美好的營地,清香的樹枝覆蓋了冰凍的土地,就在這里,我讓美夢再次把我帶回了木里群山之中不可思議的神秘仙境。”
再度前往
“這里是神仙瀏覽的花園”
返回麗江后,洛克對木里念念不忘,他還沒深入到木里腹地,近距離接觸三座雪山。
洛克將在木里的探險經歷寫成游記,在1925年4月的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上發表,在美國引發極大關注。
1928年3月底,洛克再次進入木里。木里王與他相見,格外親切。洛克拿出《國家地理》雜志,上面刊登有木里王的照片,木里王十分高興。
在前一次考察時,洛克曾經遠遠看到,在木里西北部的貢嘎嶺地區,三座雪山形成品字形。這次前來,他請木里王幫助他們,到貢嘎嶺地區考察。
聽到洛克說要去貢嘎嶺,木里王有些擔憂。那個地方叫貢嘎日松貢布,土匪猖獗。幸運的是,木里王和那里的匪首扎西宗本關系不錯,于是,他給扎西宗本寫了一封信,說有一支探險隊前來考察,要求不得為難。
6月13日,洛克一行離開木里,前往他魂牽夢繞的貢嘎嶺。隊伍有21名納西族隊員和向導,帶著36匹騾子。
到了中途的嘎如寺,當地派出了10名武裝護衛跟隨。他們一路穿越水洛河,越過密珠嘎,走過壯美的原始森林和開滿鮮花的高山草甸。
行走幾天后,一座雪山突然就映入眼簾?!耙鼓唤蹬R我們的高山營地,我坐在帳篷前,面對著稱為夏朗多吉的偉大山峰。這時,云散開了,那是一座平頂金字塔狀的山峰,像一對碩大無比的蝙蝠翅膀。山體披冰帶雪,冰川直達山腳,在那里形成巨大的、宛如園形劇場的冰磧堆積。”
之后,一行人又開始了艱難的旅途,途中還遇到了扎西宗本,洛克嚇了一大跳。不過,扎西宗本表示,放心!有木里王的信件,我們不會傷害你。
6月26日凌晨,一場暴雨之后,洛克被叫醒。夏朗多吉、央邁勇、仙乃日三座三怙主神山,屹立眼前,近得似乎可以伸手觸摸。
“萬里無云,眼前聳立著舉世無雙的金字塔狀的絳白央(央邁勇),她是我眼睛看到過最美麗的山峰。白雪覆蓋的山峰原來呈現出灰白色,但是,她和乘瑞芝(仙乃日)的山巔突然變成了金黃色,此時太陽的光線正在親吻她們!”
看到如此美景,洛克簡直要發瘋了。同年8月,他再次去木里尋訪三座神山。不過,雨季來了,神山一直籠罩在云霧之中,不肯露面。
到了年底,洛克準備第三次前往貢嘎嶺。準備啟程時,木里王突然送來一封信說,上次洛克去了之后,貢嘎嶺遭遇冰雹襲擊,青稞大面積受災,扎西宗本翻臉了,說是洛克惹怒了神明所致,放話要殺了洛克。洛克的貢嘎嶺之行,止步于此。
在木里考察,洛克采集了很多動植物標本,還寫了《貢嘎嶺香巴拉,世外桃源圣地》游記。“在整個世界里,沒有什么地方的景色,能等待著攝影家和探險者。清新的空氣,花開多彩的杜鵑,還有隱現在樹叢里的牡丹花和報春花,這里像是一個神仙瀏覽的花園,一處無人知曉的仙境勝地?!?/p>
金礦之爭
香巴拉王國開始走向沒落
1929年4月,洛克再次帶隊進入木里,在木里王的幫助下,向東北方向,越過雅礱江,走到了康定境內,對蜀山之王——貢嘎山進行了拍照和測高。
從1924年到1929年,洛克一共4次進入木里地區,拍攝了上千張照片,撰寫了多篇文章,其中包括不少彩色照片。這些文字和照片,為了解、研究當時的木里藏區社會提供了寶貴材料。
到了1934年9月,川康軍礦務視察員李章甫率部進入木里,與木里王協商開辦金礦事宜。在枯魯寺,雙方發生爭執,項此稱扎巴被二十四軍的李先春開槍打死,他的弟弟,新的木里土司項扎巴松典,則被押到西昌作為人質,后來交納了數十萬元才得以釋放。之后,木里土司的統治日漸衰弱,這個最后的香巴拉王國走向沒落。
新中國成立后,項扎巴松典擔任過四川省政協常委、木里縣政協副主席,于1965年5月12日因病去世。
回到云南的洛克,開始潛心研究納西文化,沒有了資金支持,到后來過得窮困潦倒,回到美國后,只能靠朋友們接濟生活。1962年12月5日,洛克在夏威夷去世。他花了20多年時間完成的《古納西王國》,在他離世后才得以出版。
如今,每年有數千人,沿著當年洛克的足跡,從木里穿越至亞丁,拜訪三神山?!跋惆屠弊鳛楫數氐穆糜纹放圃俅伪惶崞穑纠镆渤蔀榱舜笙愀窭锢糜苇h線核心區域。當游客為這里的美景驚嘆時,或許會想起,90多年前,那個名叫約瑟夫·洛克的人。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徐湘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