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紅柳灘在什么地方_紅柳灘海拔多少米高
來源:【礦業界】
橫亙在新疆南部的昆侖山脈,是眾所周知的生命禁區。而如今隨著一個世界超大級鉛鋅礦的問世——新疆火燒云鉛鋅礦,讓這里成為地質找礦工作者的“福地”。同時,這一中國第一、亞洲第二大、世界第七鉛鋅礦的發現,改變了我國鉛鋅資源的分布格局。
2022年12月1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發布火燒云鉛鋅礦探礦權出讓招標公告,三個探礦權整體打包出讓,起始價223億元,僅僅是保證金就高達4億元,一再沖刷了全國類似探礦權公告的最高價格。
社會效益顯著
近10年來,大批地質找礦工作者扎根昆侖,用百折不撓的意志在“生命禁區”創造了找礦傳奇。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第八地質大隊(以下簡稱“新疆地礦八隊”)在西昆侖山采集的首批鉛鋅礦石樣品實驗測定:鉛+鋅平均品位達44.5%,是氧化鉛+鋅礦石邊界品位2.0%的22.3倍。探明鉛鋅資源量約1900萬噸,保守經濟價值可達數千億元。
火燒云鉛鋅礦的發現使新疆一躍成為國內數一數二的鉛鋅資源大省(區)。礦床位于和田縣,伴隨礦床開發將帶動該區域經濟的發展,有助于大幅增加當地稅收、拉動就業。
據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西安地調中心南疆大型資源基地調查研究團隊項目負責人介紹,以火燒云建設60萬噸鉛鋅冶煉廠為例,通過概略性分析初步估算將直接帶動相關產業約7000個就業崗位,每年上繳稅費約29.84億元,可以實現和田地區財政收入翻倍,提高當地財政自給能力,惠及當地民生,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凝聚多支隊伍的心血
成功沒有捷徑。世界級超大鉛鋅礦光環的背后是地質工作者走過的布滿荊棘的道路,這上面凝聚了地質工作者數十年的艱辛與血汗。
“在新疆南部海拔5300米以上的喀喇昆侖山,空氣稀薄、極度嚴寒、氣候惡劣。在這樣的‘生命禁區’里從事地質勘查工作,本就是挑戰極限。”新疆地礦局第八地質大隊地調所所長、地質礦產高級工程師萬建領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當時新藏線還是“搓板路”,一面是懸崖峭壁,一面是萬丈深淵,看上去令人膽戰心驚。再加上強烈的高原反應,頭疼、反胃、眩暈等不良反應讓初上昆侖的地質隊員倍受折磨。
新疆地礦局第八地質大隊地質工作者不畏艱辛,憑借在昆侖山多年的地質找礦工作經驗,成功總結出了“生產實踐-綜合研究-理論創新”三方相互合作的工作模式,以野外勘查項目研究與應用為活動載體,由實踐到理論,由點到面,全面探索總結區域成礦規律和找礦前景,最終建立起區域鉛鋅礦找礦模式,形成了一整套先進的創新理念。
山高路險,周天寒徹,擋不住新疆有色金屬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地勘人在昆侖山找礦的腳步。2020年5月,新疆有色地勘人再度踏上人跡罕至的西昆侖,在距大紅柳灘西北方向發現了西昆侖瑪爾坎蘇穆呼錳礦,一個千萬噸級的錳資源礦產基地嶄露頭角。在距大紅柳灘東南方向——阿爾金山若羌縣境內的吐格曼偉晶巖礦床,初勘稀有資源潛力可觀。
2018年12月7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現自然資源廳)組織專家對陜西省礦產地質調查中心承擔的“大紅柳灘509道班西鋰、鈹多金屬礦預查”項目進行野外驗收。驗收組認為,項目完成了設計的實物工作量和目標,取得重大找礦突破。
項目開展以來,陜西省礦產地質調查中心在扎實的野外工作基礎上,找礦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圈定5個含礦偉晶巖脈集中區,初步估算(334)?Li2O資源量達大型,同時進一步找礦潛力巨大,預計可達超大型。
預查成果的取得,是陜西省礦產地質調查中心辛勤工作的結晶,是項目組不懼艱辛努力工作的結果。新一代年輕人在老一輩奮斗的基礎上,繼續讓“三光榮”優良傳統在昆侖山上發出新時代的光輝。
據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大紅柳灘509道班西鋰、鈹等稀有金屬找礦工作的重大突破,不僅帶動了礦區外圍找礦工作的突破,也帶動了該地區礦產資源經濟發展,為“火燒云-大紅柳灘鉛鋅鋰礦”大型資源勘查開發基地建設提供了堅實的資源保障。
找礦理論技術成果頻出
新疆火燒云項目不僅獲得了豐碩的礦產資源,更是取得了一批找礦理論技術成果。新疆地礦局第八地質大隊通過總結多年找礦經驗,建立了火燒云鉛鋅礦綜合找礦模式;通過對火燒云鉛鋅礦開展一系列勘查評價、綜合研究,總結出了適合新疆高寒高海拔地區厚覆蓋層“化探先行、重磁跟進、地質填圖、工程評價”的高效勘查技術體系。這對于覆蓋較嚴重的西昆侖高寒高海拔地區的鉛鋅礦勘查有很好的推廣應用意義,對喀喇昆侖地區乃至三江成礦帶的鉛鋅礦勘查研究起到了推動作用。
創新火燒云鉛鋅碳酸鹽礦床成礦理論,實現了火燒云鉛鋅礦找礦重大突破。新疆地礦局第八地質大隊在火燒云鉛鋅礦勘查過程中,通過開展礦床地質與礦床成因研究,厘定火燒云鉛鋅碳酸鹽礦床的基本特征,創新提出了噴流沉積成因碳酸鹽型鉛鋅礦床成礦理論。
在新成礦理論的指導下,按照沉積層控礦床的找礦方法部署火燒云礦床的詳查與勘探工作,證實礦床呈層狀分布和具層控特征,發現火燒云超大型鉛鋅礦床。
“火燒云巨型鉛鋅碳酸鹽礦床的發現與噴流沉積成因鉛鋅碳酸鹽礦床成礦理論的提出,是世界鉛鋅礦床與鉛鋅非硫化物礦床研究的重大進展。”相關專家向記者表示。
此外,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礦產資源研究重點實驗室博士研究生李昊,在導師徐興旺與董連慧的指導下,與非硫化物礦床專家Gregor Borg教授及H. Albert Gilg教授等合作,利用地質學、地球化學相結合的方式,對火燒云鉛鋅礦床的地質基本特征、成礦流體特征、成礦物質來源、成因類型與形成機制進行了系統研究和討論。研究顯示,與世界上多數鉛鋅碳酸鹽礦床的硫化物表生氧化作用成因不同,火燒云鉛鋅礦床鉛鋅碳酸鹽成因于沉積-交代作用。
新疆是一個神奇的地方,充滿了無數神話傳說,更有著“低頭見礦”般的豐富露天礦藏。下一步,火燒云項目的開采將會為新疆注入新的經濟活力。
本文來自【礦業界】,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