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日游旅行社跟團—南京一日游旅行社跟團去哪里跟
作為2023年的最后一個假期,Plus版“超級黃金周”再現“人從眾”的熱鬧場景,然而旅行社的生意卻挺冷清。
中秋國慶假期,濟南多家旅行社限量接團,并未出現訂單“報復性增長”的情況。那么,在旅行行業強勢復蘇的背景下,旅行社應該如何打好“翻身仗”?
黃金周旅行社限量接團
“趵突泉里人擠人,芙蓉街里肩并肩,大明湖里頭碰頭,泉城廣場里腳跟腳……”中秋國慶假期,游客們為了一睹老舍筆下的濟南,體驗了“真擠難”。
根據濟南文化和旅游局公布的數據,中秋國慶假期前六天,濟南市納入監測的22家景區累計納客313.05萬人次,累計營業收入達到6684.06萬元(10月1日數據未公布)。
數據顯示,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在10月2日至10月4日的客流量均超過了超過30萬人次。其中,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10月2日的納客量達到了34.52萬人次,同比增長917.07%。
那么,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單日客流量超過30萬人次是什么概念呢?2022年國慶假期,該景區7天的累計客流量僅有30.45萬人次,也就是說“超級黃金周”一天的納客量就相當于去年國慶假期7天的總納客量。
作為濟南天下第一泉風景區的核心景點,趵突泉公園甚至采取了緊急限流的措施。該景區客流量日最大承載量6.87萬人,瞬時最大承載量2.29萬人,因此出現短暫限流的情況,而景區周邊的道路也一直處于擁堵的狀態。
“今年國內旅游不錯,整體向高質量旅游過度。”山東嘉華文化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業負責人張明稱,雖然“超級黃金周”非常火爆,但是“假期假期和旅行社關系不大”。
“這種客流極度爆滿的情況下,我們也不愿意接太多團。”山東國信國際旅行社董事長張曉國分析道,“超級黃金周”到處人滿為患,包括門票預約在內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一旦接了太多團,風險太大”,他們只能限量接團。
黃金周訂單遠不及暑假
如今,“趵突騰空 ”“月牙飛瀑”“黑虎嘯月”等名泉勝景齊現,泉水旅游持續火爆,再加上超然樓、起鳳橋、山東省博物館、山東省科技館等網紅打卡地,濟南這座千年古城正在綻放最迷人的魅力,吸引著八方來客。那么,限量接團的濟南旅行社到底訂單如何?
“有團,但是(訂單)跟平時差不多,沒有出現因為節假日訂單特別多的情況。”山東國信國際旅行社經理李圣娥稱,“超級黃金周”之前,他們旅游社就預定了十幾個旅游團,300人左右。
“我們地接團以江蘇的客人為主,包括江蘇、南京等地的游客。”李圣娥說,在疫情期間,他們旅行社接待的地接團以省內周邊城市的游客為主,如今外省游客多了起來。
“通常都是兩日游,一天在市內,一天在南部山區。”李圣娥說,濟南市區的景點含金量很高,而南部山區紅葉等特色自然景觀也非常有吸引力。
“都是零星的小團!”山東新中國旅董事長油利軍稱,他們旅行社在“超級黃金周”的訂單也只有十幾個,這比疫情期間好多了,但是仍然沒有恢復到2019年之前的水平。
雖然對于“超級黃金周”的旅游團訂單量并不滿意,但是李圣娥早有心理準備。“暑假的時候,我們團非常火爆,一天就有十幾個。”李圣娥分析道,之前的多個假期,很多游客已經釋放了旅游需求,而且以往慣例也是“國慶假期訂單不多”。
“三年疫情,旅行社虧損的太多!”張曉國坦言,疫情讓旅行社受到了重創,員工大量流失,“不可能說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全緩過勁來。”
出境游真正恢復尚需時日
“馬來西亞沙巴州,漂亮美麗,我來了。”5月17日,油利軍帶團來到馬來西亞旅游,他用短視頻記錄了這次時隔三年的出境游。
“這個假期,我們有一個去泰國的出境游旅游團,一共44個人。”油利軍說,雖然出境游已經恢復,但是機票、住宿等成本都提高了,“飛機票得漲了30%,有的酒店房價漲了40%。”
油利軍介紹,他們旅行社國內游業務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70%左右,而出境游業務不及疫情前的50%,“出境游正在恢復還得再等等。”
“出境游挺慘的,只有幾個散客去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韓國。”李圣娥說,出境游與火爆的國內游形成了鮮明對比,自出境游相關政策放開以來,只有100多人通過他們旅行社辦理出境游業務。
“無論是航班,還是說境外的這種接待體系的重建,這都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成的事。”張曉國說,出境游是大部分旅行社的主要贏利點,然而出境游還沒有真正恢復。
今年1月20日,文旅部發布關于試點恢復旅行社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出境團隊旅游業務的通知,2月6日起,試點恢復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中國公民赴有關國家出境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
目前,文旅部先后公布了三批出境團隊游國家名單。出境團隊游國家從20個、60個擴展至138個,其中亞洲33個、非洲28個、歐洲41個、北美洲14個、南美洲10個、大洋洲12個。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文化和旅游產業研究院副教授吳麗云稱,作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國和出境游消費世界第一的國家,中國出境團隊游的加速開放,對全世界旅游業的恢復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傳統旅行社該如何轉型
“總體情況基本上和2019年差不多了,甚至超過2019年了。”張曉國說,他們旅行社相關業務恢復情況不錯,但是出現了“訂單多、盈利水平差”等問題。
“暑期之前預訂的團隊,都是不掙錢的。”在張曉國看來,剛剛過去的暑假,旅行社的業務看似非常火爆,但是住宿、車輛、導游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導游的價格漲了一倍。”
那么,旅行社應該改變這種盈利水平差的窘境?如何進一步轉型升級,真正打贏“翻身仗”?
“整個旅游市場正在發生變化,比如網絡化、個性化,自助游、自駕游越來越受青睞,這些都需要應對。”張曉國稱,旅游市場復蘇以后,還需要進一步培育,“疫情期間,大量人才流失了,我們還要重新對人才進行培養。”
“如今,旅游市場已經發生了變化,我們要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油利軍說,私人定制將成為旅行社的發展方向,“要滿足游客的個性化需求,就提高標準。”
一位業內人士稱,傳統旅行社不僅要提升旅游產品的品質,還要與時俱進推出新的產品,順應供需變化的短期趨勢。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山東大學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認為,在旅游行業強勢恢復的背景下,旅游行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已經從傳統旅游發展成為休閑旅游,“應該關注旅游市場的新需求,推出創新性的旅游產品。”
在王晨光看來,傳統旅行社要進行換血式的轉型升級,充分利用互聯網思維,不斷推出私人定制等個性化旅游產品,從而適應旅游市場的新變化。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