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谷寺晚上能進去嗎,靈谷寺開到幾點
今年重陽,我們班級組織了一次紫金山登山活動。分組上山,自選路線。我前一天晚上做好了攻略:
一、蔣王廟(櫻駝村)那條路上一次爬山跟舍友去過,爬過一次不想再爬第二次的那種——雖說是直接距離最短,又交通便利,4號線地鐵站一出口就是山腳下,但它實在是太太太陡了!!!那一層層的階梯,爬得我的腿都不聽使喚了。但它也確確實實是最快的(如果體力好的話,我看到有人說30分鐘登頂的,但我們這次選了這條路的小組爬了一個半小時)。
二、看到有微信公眾號做的攻略,看到鎖金村入口【板倉街49號(管理局宿舍圍墻東側)——登山道——地磁臺——天文臺路——天文臺——西馬腰——沿登山道至山頂】提示中顯示“最好走的路”,作為一個爬過最陡那條登山路的人,無疑是找到了救星。后來仔細一看,發現它和白馬公園(最熱門的路)【太平門(龍脖子)——天文臺路——天文臺——西馬腰——沿登山道至山頂】只有前面出發點那一段路不同,后面都是一樣的。而從白馬公園那邊入口無疑對于我們江寧區這邊的學校是相對較近和便利的,如果不細看直接跑到鎖金村就相當于在山腳下繞一大圈再爬山了,而能不能繞出來還是個問題。做事情還真是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從后來我們順利登頂來看,我發現這一點還是挺重要的。
三、接下來就是路線了,地鐵1號線坐到鼓樓站轉4號線崗子村然后走到登山路口。
路線選好,班里說中午12點山頂肯德基店集合,預定路上交通加上一個小時的登山時間總共是2個小時43分,再預留一個多小時防止迷路等意外事件,我們于8點從校門口出發了。下了地鐵頓時發現自己分不清東南西北了,方向感極差(/捂臉)。還好有個組員是體委,方向感賊好,就讓他帶路了。我的舍友也在路標的指示下找到了方向,有兩個人帶著,我可以一路心安地往前走了。我們從崗子村一號口出站,沿著北安門街往前走,本以為要走經過白馬公園往太平門路去山腳下,誒,還是體委眼力好,中途看到有條紅色塑膠綠道,想考慮從那里走。它通往竹海湖那,中間有仇成墓和常遇春墓。我開著高德地圖走,發現這里也可以通往紫金山登山道入口,這里環境又清幽,比暴露在外面的汽車油煙塵土好太多了,便選了這條道往上走。不得不說,還是選對了,這一段路是整個登山過程我最喜歡的,前面樹木郁郁蔥蔥,走到靠近湖邊一片竹林清凈優雅,湖小而清澈,背面環山,前面是幽幽竹林,還有人在湖里游泳。我們在這里打卡了第一張照片,這也是我最喜歡的照片。在湖邊碰到有賣米花和糖葫蘆的,舍友和我一人買了一種。往前我們就進入了天文臺路,一直走到天文臺都是可以開車的大馬路。到了天文臺往左手邊的小路拐進去,就是通向山頂的路了。除了靠近山頂那一段是階梯,有點陡,爬起來有點費勁以外,其他路還是比較好走的,相比蔣王廟那條路,已經好太多了。恰逢今日是重陽,有挺多老爺爺老奶奶爬山的,這條路對于他們還是很友好的,也不能小瞧他們,他們經常鍛煉,有的體力比我們不知還要好多少。
圖為在紫金山上看到的玄武湖
爬到山頂,已經是11點了,很意外,我們居然是第一名。我知道有人開車來的(開到小路下什么的),所以對名次不報什么期待,能爬上去就行。比預期的多了17分鐘,加上路上拍照買零食的時間,好像也差不多了。從竹海湖那里到山頂,我們用了一個半小時,看來體力還是差點。攻略中是這樣的:【太平門(龍脖子)(沿天文臺路,30分鐘)—〉天文臺(15分鐘)—〉西馬腰 (沿登山道,15分鐘)——〉至山頂】
山頂上玩的地方除了常規的可以看到的山頂公園,還可以看看朱元璋浮雕墻、劉基洞什么的,那邊還有個廣場的,人挺少的(可能大家都不知道這邊有個廣場,大多都在外面觀景臺人擠人去了),比較安靜,有老人在健身,聊天。那附近還有一尊觀音和佛祖的雕像(不要我們是怎么發現這種冷門景點的,本來想換條路下山的,沒有想到只是在山頂周圍繞了半圈,下去又上來了)。
下山的時候,我們想著往南體/鐘靈街那條路走的,沒想到在通往靈谷寺(鐘靈街)和環陵路(馬群)分叉口時,天色已經黑了大半,看到靈谷寺那邊好像還要門票,那邊的路似乎更黑一點,又沒人往那邊走,我們就跟著幾個往環陵路方向的下山了。這是一條可以全程開車到達山頂的路,馬路挺寬闊,時不時還有幾個戴著頭盔的青年騎著山地自行車一路溜下山。我看到有人評價說這是一條最適合老人走的路,果不出其然,全程沒有一個階梯,坡度也是最小的。不過路線也是最長的!我們是下山,居然也走了一個半小時,而且到了山腳,我們還要走半個多小時才能到達馬群地鐵站,馬群地鐵站到我們學校還是蠻遠的。還好來的時候沒選這條路。不過,anyway,又解鎖了一條新路線。步數破了3萬,成就感還是滿滿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