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灣遺址值得去嗎,大地灣遺址值得去嗎知乎
1958年甘肅省文管會組織的涇渭流域文物普查時發現,1978到1984年的連續考古發掘,共街路遺址面積14000平方米,出土各類文物近萬件,發現了數量眾多的房址、灶址、灰坑、窖穴、窯址、墓葬、溝渠等史前遺跡700多個,大量品類豐富、色彩鮮艷的陶器出土,揭示了史前大地灣高度發達的文明。
大地灣遺存一期文化即前仰韶文化或大地灣文化,約為7800—7300年前。大地灣遺存二期文化即仰韶文化早期,約為6500—5900年前。大地灣遺址三期文化即仰韶文化中期,約為5900—5600年前。大地灣遺址四期文化即仰韶文化晚期,約為5500—4900年前。大地灣遺址五期文化即常山下層文化,約為4900—4800年前。
1958年,大地灣遺址被發現 。1978年—1984年,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對大地灣遺址進行了歷時七年的連續性考古發掘 1995年,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對大地灣遺址進行了補充發掘,揭露面積達14000平方米 。2006年,由蘭州大學、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甘肅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對大地灣遺址進行發掘 。2006年5月—2008年10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蘭州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和甘肅大地灣文物保護研究所聯合對大地灣遺址多次發掘,發現了8000年—6萬年前的人類活動遺跡。
地層堆積
第1—3文化層形成于60000—20000年前,地層中僅發現石英砸擊技術產品,如石英石片、碎片等。第4文化層形成于20000—13000年前,細石器技術產品和大地灣一期陶片開始出現,但在遺物總體數量上處于從屬地位。第5文化層形成于13000—7000年前,以細石器和大地灣一期陶片為主。第6文化層形成于7000—5000年前,主要文化遺物為半坡和仰韶晚期陶片
大地灣遺址發現房址240座,時間跨度約為3000年左右,構成了一部史前建筑的發展史,還發現了一座大房子,這座大房子叫做F901,總面積420平方米,是中國史前時期面積最大工藝水平最高的房屋,主室采用了八柱九開間的宮殿結構,主室地面是由目前發現最早的類似于水泥的料礓石混合材料鋪制而成,相當于現今100號水泥砂漿地面強度。
F901復原圖
這個房子基本上沒有被破壞,僅僅是它的一個角被破壞,而房屋里所有的支撐柱上涂草拌泥,視為防火設施,地面全是“混凝土”,柱子草拌泥,這是中國最早的消防實例。
說明了當時的社會進化到了一個復雜化的一個程度,已經孕育了文明。大地灣的發掘,讓我們對甘肅歷史的認識又進了一大步,尤其是在新石器時古上有一個突破,重要的突破就是不僅發現了仰韶文化,而且還發現了前仰韶文化,就是仰韶文化之前的文化,把甘肅的歷史的文化提前到8000年。這是一個重大的突破。
彩陶,是人類原始社會的史詩,也是人類文明的開端。大地灣的制陶業也相當發達,在遺址中出土了200多件彩陶,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一批彩陶。
比如,彩陶人頭口器瓶,通高32厘米,口徑4.5厘米,人頭形口塑有清秀的五官,整齊的劉海,微鼓的鼻翼,尖圓的下頷,面呈鴨蛋形,雙耳有穿孔,口目鏤空。瓶身以優美的弧線為輪廓,由弧線三角形和柳葉紋組成流暢的圖案,造型優美,動人心弦。
大地灣出土的陶器上發現的十幾種彩繪符號,是我國文字最早的雛形,這些符號比過去國內最早發現的西安半坡陶器刻劃符號的時間早了1000多年,且有一些符號與半坡符號基本一樣
大地灣一期出土的碳化黍(俗稱糜子),但黍粒均小于現代種,是我國最早的旱作農業作物標本,采集到已碳化的禾本科的黍和十字花科的油菜籽。
1982年10月出土于F411房址地面上,白底黑畫,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時代最早的獨立存在的繪畫,位于室內近后壁的中部居住面上,長約1.2米,寬約1.1米,用黑色顏料繪成,用筆粗獷古樸,寥寥數筆即繪出一幅生動的畫面。這幅仰韶晚期出土的地畫無可爭議地表明,大地灣人在物質生活達到一定程度之后,已經有了精神追求。這幅保存大部完好的地畫,改寫了中國美術史,將其前推了2000多年。
1、中國最早的旱作農作物標本2、中國最早的彩陶3、中國文字最早的雛形4、中國最早的宮殿式建筑5、中國最早的“混凝土”地面6、中國最早的繪畫
被評為我國20世紀百項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大地灣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被甘肅省委確定為甘肅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大地灣遺址被列入“十一五”期間中央政府引導的重要大遺址保護項目庫2013年,大地灣遺址被國家文物局立項為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19年,被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確定為甘肅省科普教育基地。2020年,被秦安縣人民武裝部確定為秦安縣民兵政治教育基地。2020年,被秦安縣縣委宣傳部、統戰部、秦安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公布為全縣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2020年,被中國博物館協會評為國家三級博物館。2021年10月12日,入選國家文物局《大遺址保護利用“十四五”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大遺址”名單。2021年10月18日,被評為“百年百大考古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