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南潯古鎮住哪里比較好—南潯古鎮里面可以住嗎
偷得浮生半日閑,杭州東站高鐵21分鐘到達湖州,再打車40分鐘直奔南潯。
有著“中國江南的封面”“中國湖筆之都”之稱的南潯古鎮與善璉古鎮,當然是必打卡之地。哦,對了,古橋多得走不完的雙林古鎮也別有一番風味。
但南潯又不止于古鎮。“貓的天空之城”里坐一下午,漁桑趣樂園里帶娃撈一撈魚,晚上一盤魚再來一盤羊,最后去石淙花海告別周末……水鄉炊煙裊裊,惹得人垂涎三尺。
第一站:
“生女要上五福樓,生兒就去狀元樓”
上過“舌尖”的“雙交面”不得不嘗
雙交面
位于江浙滬交界、太湖南岸的南潯古鎮,始于宋,興于明。隨著絲織業的興盛,南潯一躍而起,誕生過一批人稱“四象八牛”的大富商。他們遺留下來的豪宅莊園,給古鎮留下了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
去之前還擔心,網友經常吐槽“古鎮都長一個樣”,南潯古鎮這個“中國江南的封面”,會不會也商業化太重,但一趟下來,發現這種擔心多余。
古鎮并不大,南北走向,差不多2公里就到了頭。一條馬路橫穿而過,讓古鎮的古色古香里,融入了當地人衣食住行的生活氣息。電瓶車從古樸的老橋下駛過,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
“生女要上五福樓,生兒就去狀元樓。”這句俗話說的是南潯本地人遇到喜事就要請客吃面,而傳唱中的狀元樓,如今已是一家百年老店,名字叫“樓”,其實店面不大,招牌也不大,三五張桌子,全是歲月的痕跡。
招牌特色“雙交面”當然是必嘗的。“雙交”就是甜酥爆魚和五花肉兩種澆頭的意思。細面筋道爽滑,魚排和肉都很大一塊,價格在景區算是相當實惠。五花肉燜煮得軟爛,魚排口感微甜、香酥入味,沒有小刺,吃起來過癮,不愧是上過《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站:
名滿海內的嘉業藏書樓、“江南第一巨宅”
古鎮“望族”一站看全
酒足飯飽,沿古鎮干道往南,望見的便是這鎮上的精華——從前“望族”們的產業。
小蓮莊,是晚清南潯富商“四象”之首劉鏞的私家花園。經典的江南園林里,曲徑通幽,水榭亭臺,中間一個很大的蓮花池。已是盛夏,滿池盛開的荷花,在艷陽的照耀下,翠綠瑩潤,也美得別有一番風韻。
名滿海內的嘉業藏書樓,就在小蓮莊近旁,劉鏞孫子所建,是中國近代規模最大、藏書最豐富的私家藏書樓,收藏有大量珍貴的孤本古籍,還有清朝皇帝贈送的“欽若嘉業”九龍金匾。藏書樓的絕頂,普通人難以體察,但拍個照留個念還是相當值得。
張石銘故居,同樣近在咫尺,因他祖父也是“四象”之一,他的故居便號稱“江南第一巨宅”,木頭磚瓦都精雕細琢、用料講究,連玻璃也是特地從法國買來的定制藝術品,每一塊都世間無二,整個宅子處處彰顯著主人的富庶。
第三站:
沿河而建的百間樓
輕巧通透盡顯水鄉民居靈氣
逛完幾大古跡,隨性漫步街頭,屋檐之下燈籠掛、馬頭墻上酒旗飄,有人在店鋪里叫賣,有人在河邊搗衣,如果不是廊道下擺著一排學生寫生的畫作,會讓人感覺“穿越”了。
走不多遠,就到了百間樓。此樓相傳是明代禮部尚書董份歸隱南潯后所建,百來間房屋都沿河布置,高低錯落、輕巧通透,洋溢著水鄉民居的靈氣。
剛好飯點,百間樓南端聚集了好幾家老店,又是挑花了眼,最后選了天云樓。店頭很不起眼,站在外面看以為沒人,門一拉開原來滿座,食客間閑搭幾句,有一桌還是昨晚剛來吃過的回頭客。
爛糊鱔絲
靠水吃水,老板推薦了爛糊鱔絲和銀魚炒蛋。銀魚炒蛋里的銀魚是“太湖三白”之一,通體銀白,和蝦米差不多大,跟雞蛋混炒,鮮香可口,尤其下飯,忍不住叫人多添一碗。
爛糊鱔絲則更稱得上來南潯不可不嘗的主味。熱乎乎的鱔絲入口柔順軟糯,帶著些許回彈,勾芡的醬汁薄厚適中,叫人嘗不出半點腥膻。
銀魚炒蛋
第四站:
貓的天空之城
感受“新”古鎮的慢節奏
如果說張石銘故居是中西合璧,引領著民國潮流,如今的南潯古鎮也依然擁抱了當代氣息,把古典跟網紅結合得恰到好處:走進溫馨的“貓的天空之城”,是躲過午后炎熱的上選。
在這家安靜的概念書店里,旁若無人的橘貓,從滿目的文創產品里,挑幾張南潯主題的明信片,托店家寄給未來的自己,也算是一場小小的驚喜。
看累了,就點一杯手作桂花滿隴奶茶,在沿河的座位上看往來的游船,讓奶茶的清涼,不斷快慰那心下的燥熱。
第五站:
水上夜劃
體味南潯古鎮美而不艷的夜晚
看過晚霞,從貓的天空之城出來,順路買些特產糕點。
野荸薺,看起來完全不像一間店鋪的名字,賣的多是傳統老派點心,定勝糕、桔紅糕、百果糕,用料足夠扎實,吃起來全是江南人的童年味道。
而位于河對岸的匠心坊,則推出了榴蓮、肉松等諸多新味糕品,大小一口一個,讓人沒有吃糖太多的內疚。
祥和酒樓 小河蝦
晚餐也讓人直恨肚子太小,選了祥和酒樓,大慶樓、老順興、元泰酒店等老店就沒能吃上。好在祥和的時鮮河蝦抱子滿黃,一碗潯蹄濃油赤醬,搭上南潯本地才能種出的繡花錦菜,更是一口清來一口香。
夜幕下的南潯古鎮,在月下亮起氛圍燈,更是美而不艷,現出了古鎮“真身”。搭上河里的夜游船,看著兩岸的彩燈,櫓聲欸乃,水波輕晃,搖曳中,是一個沉醉的夜。
而月下夜劃,本身也成了一道景致。跟對面來船,拿手機連拍的岸上人視線一對,大家都會心一笑。
第六站:
雙林古鎮逛橋、吃羊,兩不誤
歇上一晚,起早又去古鎮,但開頭就已說過,南潯早不止于“南潯”:到了南潯雙林,一路往北深入,就是雙林古鎮地界。
追溯過往,雙林是由東林和西林兩個村合并而成的,這能從一些蛛絲馬跡窺見一二,比如說那座斑駁古舊的東林大廟,至今香火不絕。
又聽人說,雙林是座關于橋的古鎮,這話也很妥帖。走在鎮上,幾步便能望見一座橋。而要說最具盛名的,還數橫跨在塘河上的“雙林三橋”,分別叫萬元、化成、萬魁,往來船只,離鎮幾里就能望見“三橋”。
當地有副楹聯,專寫這三座橋:“雙水千秋資重鎮,三橋一氣接長天”,說明了這里曾是絲絹商人在江南的匯聚之所,真正地見證過南潯的繁華。
親過水、臨過橋,逛過雙林的各路觀、廟,腹里又空空,這時候,腦子里便浮現出一只羊來——南潯出湖羊,鎮上的“劉伶羊肉館”更是遠近聞名。
店面同樣不大,食客們店外圍著大鍋排隊,屋里早坐得滿滿當當。但哪怕是最不愛等位的人,也經受不住鍋里飄出的肉香誘惑。
好不易排到坐定,一碗羊肉、一碗細面,撒上蔥花、小紅椒,再淋上羊湯,就是一個“絕”字。
聽老板說,這店在鎮上已開了30多年,從前用手推車去橫街叫賣,燒個煤爐灶,把羊肉鍋子安好,就低頭開始剪肉,剪完一抬頭,前一鍋羊肉已經賣光。
如今有了店面,羊肉依然是來得早就有,來得晚就無,但很多老食客,實在已離不開這碗湖羊。
第七站:
湖筆小鎮,湖筆不容錯過
蠶花餅一口一個又軟又綿
湖筆文化街
午后,又逛到善璉湖筆小鎮。雖已過去了月余,但鎮上街頭巷尾,依然能感受到“蠶花節”的余韻。
南潯善璉鎮的“含山蠶花節”,讓大家聚在一處,“祭蠶神”“唱蠶歌”“跳蠶舞”,當然也品嘗了美食,平日在鎮上也能買到的蠶花餅便是其一。
將煮熟的南瓜青和糯米粉、白糖、豆沙、芝麻,由內而外層層包裹,就制成了油綠如玉、軟糯清香的蠶花餅,一口下去又軟又綿,感覺自己也被包裹在軟綿綿里,那種幸福的滋味,不輸炎炎夏日里的一大口奶油雪糕。
而領略了蠶花文化,在善璉最不能錯過的另一樣物件則是湖筆。
“湖州出筆,工遍海內,制筆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璉。”善璉自古便和湖筆“綁定”。
傳說湖筆源于秦時蒙恬,如今,一座紀念蒙恬的“蒙公祠”就立在小鎮中心。
走5分鐘,就是鎮上最出名的湖筆街。一條路中分兩段,分名四德、三義,名字真蠻講究。
街頭走到街尾,幾百米的坊市全是湖筆店面,一家挨著一家。見一位白發的大爺,門內忘我地制著筆,便沒有去打攪,就這么不遠不近地看著,能看好一陣。
第八站:
石淙花海,百花爭艷
一年四季花各不同
坐車到石淙鎮的時候已近傍晚,天幕上綴著半邊淡黃。逛了一天,精力沒那么旺了,正好來看看花。
在淡不可覺的暮色里,望見錯落有致的村莊,臥在廣闊的田園里。青石小路、恬靜清澈的荷塘和時不時點綴的花草,組成了一派桃源的風光。
這大概就是清代文人李光藻筆下的“龍舌渚邊春水生,含山西望暮煙橫”。
待走進石淙花海,確實擔得起“百花爭艷”,春蘭秋菊,各有勝場;花朵一串串的毛地黃、鮮紅濃烈的早生詩韻,也蠻奪目。
跟花海里散心的一對爺孫閑聊,才知這里一年四季花各不同,什么時候來,都有那時節獨到的花景。
農文旅融合
南潯的多彩旅途
陽光照在石板路上,歪斜的老柳綠意依然,河道間的搖櫓吱呀吱呀,水面漣漪陣陣。
人人盡說江南好,確是古鎮最撩人。
但將視角放到整個南潯,今日又已不止于古鎮。尤其是在農文旅三元融合轉化下,這片古老的水鄉里,重構出了風格更趨多元,也依然貼近生活的全新文旅敘事。
在以橋聞名的雙林古鎮,其身側新建的“博物館島”就是一例。
2020年末,雙林規劃改造,位于古鎮圈內的慶同小學異地搬遷,留下的校舍成了問題。鎮上討論決定,慶同小學舊址上要現身的,完全可以是一個“不一樣的東西”——雙林雖有古鎮,但不一定事事都去依托古鎮,教育也不一定非要在學校內實現。
經過兩年多的設計、建設,于三面環水的校址之上重構,當下正推進配套酒店建設的“博物館島”,正式現身。
“島”內利用原址校舍,配置了數字運動、VR、動漫、自然等九大主題場館,展陳、體驗、研學交融,定位為一個“能住的博物館”或“自帶親子樂園的主題酒店”。
新概念也很快證明了創新的價值。今年2月對外開放以來,博物館島周末的日均接待流量突破了2500人,節日里更沖到3500人以上,遠超原本千人每日的預期。
荻港漁桑趣樂園亦是轉化的典型。
樂園占地百畝,除露營燒烤、萌寵互動、農事體驗這樣的親子游樂功能,跟親子茶樓、幼兒托管這樣的配套設施,樂園旁便是荻港古村的百年文韻,跟桑基魚塘的千年傳承。一款現代樂園產品,串聯起了整塊區域資源。
目前整個荻港游客快速增加,五一長假前一個月,單單親子樂園的客房預訂率就已近70%。
趨勢顯而易見。從荻港到雙林,從古鎮到樂園,無論穩進提質還是另辟蹊徑,農文旅不分家的“南潯式”轉化,正實打實地演化為一種現實意義上的方法路徑,而路徑的初現,又意味著實踐探索的進一步縱深——
早在去年7月,南潯便于“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實干爭先主題實踐中,官宣了“長三角親子樂園計劃”,其核心戰略,即將荻港、雙林這樣實踐中闖出來的“機會點”,在農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連點成線、由點及面,進而實現鎮街資源整合,全域共進輻射長三角,打造“水晶晶南潯”的旅游新篇。
數據同樣也驗證了這種農文旅不分家中,穩進與創新亦不分家的方略:今年一季度,南潯鄉村游接待游客233萬人次,較2019年同期翻番,其中長三角親子樂園所涉模塊已接待游客106萬人次,這還不包含南潯六大古鎮本身的親子項目。
趁熱打鐵下,南潯正開啟一場以旅彰文、以旅哺農,乃至以旅促產的進程。而作為普通游客的我們,也得以在生活之外,享受更加多彩的旅途。
??
劉伶羊肉館(愛國路店)
地址:雙林鎮愛國路255號
??
狀元樓(東大街店)
地址:南潯古鎮泰安路南東街18號
??
荻港魚莊
地址:南潯區和孚鎮荻港村
??
祥和酒樓
地址:南潯古鎮南東街7號
??
兄弟羊肉(江南功夫私房菜東方錦苑店)
地址:練市南環路318號
??
龍鳳面館
地址:南潯古鎮東大街32號
??
老順興
地址:南潯古鎮人瑞路51號
??
楊阿姨私房菜
地址:南潯古鎮百間樓河東40號
??
荻港施家餛飩
地址:荻港農貿市場中
??
匠心坊
地址:南潯古鎮南東街34號
??
貓的天空之城
地址:南潯古鎮南西街71-7號
??
善璉章記祖傳辣油餛飩
地址:善璉湖筆小鎮振興路25號
通訊員:陳圣木 董顯達 程永偉
編輯:黃捷
部分圖片由當地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