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猿人頭骨化石名字由來—南京猿人頭骨化石珍藏在哪里
1942年,民國中華社播發了一條震驚世界的消息,稱:“保存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地下室的北京人化石和靈長類部分化石神秘失蹤。”這一不幸事件距離“北京人”化石的發現僅13年。社會各界想方設法尋找線索,一無所獲。“北京人”化石到底去哪兒了?
“北京人”神秘失蹤
1929年12月2日,在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下,中國考古隊在周口店龍骨山的一個圓形山洞中,發現了猿人頭蓋骨5個、頭骨碎片12件、下頷骨15件、牙齒157枚及斷裂的股骨等,分屬40多個男女老幼個體。
盧溝橋事變后,保存在北京協和醫學院新生代研究室保險柜內的“北京人”化石,引起了地質調查所所長翁文灝和協和醫學院院長胡頓的擔憂。他們協商出就地藏匿、遷至重慶以及赴美暫存等方案,三個方案各有利弊,唯有第三個方案尚有可行性。
上圖_ 北京人 (北京猿人)
1941年4月初,地質調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名譽主任魏敦瑞要求其助手胡承志盡早趕制“北京人”化石模型,準備先期送往美國研究。11月中下旬,美日關系趨于緊張,轉運“北京人”化石勢在必行。胡承志和同事吉延卿受命將“北京人”化石經過多層包裹,裝進一大一小兩個木箱。箱體標有“SASE1”和“SASE2”的字樣。大箱子里主要裝著5個“北京人”化石,小箱子則裝著3個“山頂洞人”。裝箱后,兩個箱子送往協和醫學院總務長博文的辦公室。
1941年12月5日凌晨,一列美國海軍陸戰隊專列由北京駛向秦皇島。駐守當地的霍爾克姆兵營接收了“SASE1”和“SASE2”兩個箱子,準備搭乘哈里森總統號郵輪運往美國。“珍珠港事件”后,美日關系急轉直下,哈里森總統號被日軍擊沉在長江口。霍爾克姆兵營遭到日軍侵占,“北京人”化石下落不明,離奇消失。
上圖_ 古猿人、北京人、現代人 頭像
隱藏日本?
1945年11月19日,美聯社在東京發布消息,宣稱:“北京人”化石在日本發現了。1946年1月1日,路透社表示:“北京人”化石將由日本歸還中國。兩大通訊社的新聞,給人們尋找“北京人”化石帶來了希望。
當年3月31日,考古學家李濟作為戰勝國政府代表來到日本。他向盟軍總部查詢“北京人”化石的消息,得到的答復是:“盟軍總部已查詢東京帝大的教授,據他們的說明及答復,‘北京人’不在東京,也不在日本。”
李濟試圖找到曾在中國搜尋“北京人”化石的長谷部言人和高井冬二。二戰結束后,這兩位東京帝國大學的教授返日后杳無音信。李濟在盟軍總部史克門少校的協助下,在日本前后進行了5次尋找,均無果而終。5月5日,帶著遺憾的李濟回國,“北京人”的去向依然是個謎。
?上圖_ 李濟(1896年7月12日-1979年8月1日),人類學家、中國現古學家
現身美國?
隨著時間的推移,“北京人”化石的下落更加撲朔迷離。1950年3月21日,香港《大公港》稱:“‘北京人’被劫美國”。四天后,時任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人類學部主任夏皮羅在《紐約時報》進行“辟謠”,表示:“本館從來沒有展出過北京人化石,也未隱藏什么所謂的北京人頭蓋骨。”
1951年10月26日,德國柏林洪德堡大學古生物學家柯耐博士給中國科學院考古學家楊鐘健寫信,稱:“英國倫敦大學生物系主任脊椎古生物專家華特生告訴我們說,周口店的頭蓋骨現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里,那是在魏敦瑞死前送去的。”
隨后,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奧克萊博士在給“北京人”發現者之一的裴文中的信中坦言:“華特生看的頭骨不是周口店第十一號,而是梭羅人第十一號。”也有一種可能是華特生看到的是胡承志制作的“北京人”化石模型。總之,尋找“北京人”化石的行動再次陷入僵局。
上圖_ 北京人頭骨化石復原模型
夢碎“阿波丸”
1999年9月21日,《北京青年報》在頭版披露了有關“北京人”化石隨日本“阿波丸號”沉入海底的消息。1945年4月1日23時,自新加坡返回日本的阿波丸號在福建平潭牛山島附近海域被美軍“皇后魚”號潛艇擊沉。
據日本民間提供的資料顯示,阿波丸號搭載的9812噸物資中,有黃金、白金、珠寶工藝品、橡膠、錫、鋁和大米等。來自美國的一份情報資料顯示,船上的兩個箱子里就裝有“北京人”化石。1977年5月1日,中國政府對阿波丸號進行過水下打撈,撈出3000噸錫錠、部分散落物品以及大量尸骨。進入新世紀后,愛國人士和有關專家呼吁再次打撈阿波丸號,試圖徹底揭開這一世紀迷案。
上圖_ 阿波丸號是一艘建造于20世紀40年代的日本遠洋油輪
藏身中國?
2005年12月,日本出版的《人類學雜志》刊登了題為“‘北京人’化石的去向”的文章,再次引起媒體的廣泛關注。作者春成秀爾教授首次披露了日本憲兵隊提交給侵華日軍憲兵司令部“關于‘北京人’搜查狀況的報告‘通牒’”的內容。
“通牒”顯示,1941年11月14日,美國海軍陸戰隊接到撤退的電報。從11月24日至12月4日,陸戰隊官兵分四期接收了3090件軍械及其他物資。陸戰隊預定12月11日至12日內撤離秦皇島。有鑒于此,日本憲兵隊認定“北京人”化石應該就在其內。
上圖_ 魏敦瑞,德國解剖學家和體質人類學家,北京人化石的研究者之一
日本憲兵隊俘虜了打算退出中國的美軍,逼迫魏敦瑞的秘書息式白、美國駐華北海軍陸戰隊司令哈斯特上校交待化石的下落,同時,他們聯系駐秦皇島的2900和2909部隊,對霍爾克姆兵營進行地毛毯式搜查,還花了兩年半時間,在天津和上海等地查找,結果同樣令人失望。
在“通牒”中,日本憲兵隊建議將關押在上海戰俘營的哈斯特列為重點人物,認為他是“化石運送的關鍵人物,通過他了解兩個木箱的運輸路線,劃定搜索范圍;通知各關系部隊、沿路線調查應該能夠發現化石”。
根據“通牒”來看,至少在1943年5月26日前,日本人并未得到“北京人”化石。而哈斯特對此事閉口不談,并且早已撒手人寰,負責保管化石的福萊軍醫說話避實就虛,不講真相,令人一頭霧水。追蹤“北京人”化石的線索再次中斷。
上圖_ 胡承志(1917年~2018年4月3日),著名古生物學家、古人類學家
結合各種線索分析,化石的去向是毀于戰火、流失海外和隱身國內三種。
當胡承志將化石送往博文的辦公室,中國人就失去了對國寶的控制權。由于牽涉到美國、日本等國外政府和有關人士,單靠機構和民間的力量,很難取得實際效果。如今,當事人均已去世,增加了搜尋化石的難度。時隔80年,籠罩在戰爭陰云下的“北京人”化石依然吸引著人們關注的目光。
作者:計白當黑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李鳴生 《全球尋找“北京人”》
【2】知 文 《“北京人”隨“阿波丸”號沉睡海底》
【3】周國興 《永久的北京人——紀念北京猿人第一個頭蓋骨發現80周年》
【4】庚莉平 田利平 《北京人的發掘及失蹤揭密》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