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大學長沙工程兵學院、國防科技大學長沙工程兵學院是幾本
來源:中國軍網 作者:蔡鵬程、張琳、匡大鎮 責任編輯:喬夢
【來自軍隊院校的報告】今天推出第九篇
解放軍報獨家連線陸軍步兵學院政委劉勇少將——
當年提出“理解萬歲”,已成將軍的他再話“理解”
■解放軍報記者 蔡鵬程 張琳 通訊員 匡大鎮
新學期剛開學,新調整組建的陸軍步兵學院政委劉勇少將參加學員班務會,與青年學員談理想、談人生、談未來。將平實的話語,講述驚心動魄的戰場故事,并為學員披露了“理解萬歲”這一口號提出的經過。學員們驚訝地發現,眼前的這位將軍政委,就是當年“理解萬歲”口號的提出者。
熟悉劉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有驕人歷史的人。他曾參加保衛邊疆的戰斗,后來在全國作巡回演講,提出了影響幾代人的著名口號——“理解萬歲”。他不到40歲就成為師級干部。“功成名就”的劉勇在很多年間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隨著工作崗位的調動,他很少同別人講起他的歷史。令人意外的是,從高級機關調任軍校工作后,劉勇不再對往事三緘其口,經常在與青年學員的交流中回顧往事、暢談體會。
沉默多年的他為何往事重提?劉勇政委的一句話解開了記者的疑問:“在與青年學員的交流中我感到,他們需要被理解,更需要學會理解。身處新時代的我們,需要重新審視‘理解萬歲’這句口號。”
劉勇少將在與學員們交流
以下為采訪劉勇少將的實錄——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學年也有新氣象。很多學生對我參戰的故事非常感興趣,看著他們朝氣蓬勃,充滿活力,總讓人忍不住回看當初的自己。
我是大學畢業后入伍,經過軍校一年的訓練就直接上了前線。對現在的很多年輕人來說,這場戰爭好像離得很遙遠,但這是多年前確確實實發生的事情。戰爭結束后,一些人覺得我們到前線去是不是為了立功啊?在一場巡回報告后一個同學讓我簽字,我就寫下了“理解萬歲”。前線官兵談論理解,是希望后方人民能夠理解自己在戰場上做出的無私奉獻,進而喚起更多人的社會責任感,喚起全民族的國防意識,共同關心我們偉大祖國的強盛和民族的騰飛,并共同為之作出應有的貢獻。此后“理解萬歲”這句口號經媒體報道,逐漸在全國傳播開來,并對人們的生活產生著實實在在的影響。
“理解萬歲”之所以影響深遠,我覺得,是因其表達出一種對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的渴望以及對多種選擇的寬容。當前,黨的十九大擘畫了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藍圖,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今年兩會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振奮人心。
青年學員身處這樣的偉大時代,采取何種方式、態度去理解自己、理解世界,歸根結底是堅持什么樣的世界觀、人生觀。因為怎樣去理解就是怎樣去人生,理解的路,就在腳下。
記得當年我們在前線作戰,社會上興起了一股交際舞熱。消息傳到前線,有戰友不理解:“我們接到同學來信,說后方根本不知道我們前線在打仗,到處都在跳交際舞,是真的嗎?”干部解釋說:“跳舞的那些人里面說不定還有我們的哥哥弟弟、姐姐妹妹。他們能歡樂、能跳舞、能讀書、能賺錢,還不是我們在前方守著?我們不應當忌妒,應該感到自豪。”
當時還有戰友利用戰斗間隙,湊了一副著名的對聯,刻在洞口石壁上:守邊關,甜中有苦,苦中有甜,一人辛苦萬人甜。保邊防,圓中有缺,缺中有圓,一家不圓萬家圓。橫批:樂在其中。他們理解了祖國、理解了人民、理解了自己的責任。
習主席指出,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實現我們的奮斗目標,青年學員是見證者也是奮斗者。今天,他們選擇攜筆從戎,這也代表他們對國家的理解、對軍隊的理解、對青春的人生意義的理解。
在去年的國防和軍隊改革中,全軍院校經歷了一場重整重塑的大變革,學院由兩所老牌陸軍學院合并組建,院本部坐落在軍旗升起的地方南昌,我們勉勵學員們要“一手捧書、一手持槍、文武齊修、智勇雙全”,在偉大的時代燃燒青春之火,讓青春在奮斗中發出絢麗光彩。
該校學員正在訓練
陸軍步兵學院名片:
陸軍步兵學院是一所培養新型陸軍步兵初級指揮軍官的高等教育院校。由原南昌陸軍學院、石家莊機械化步兵學院合并組建而成。前身分別是1949年8月成立的華中軍政大學江西分校、1937年成立的晉察冀抗日軍政干校和1958年成立的軍委裝甲兵學院。學院主要承擔陸軍步兵初級指揮軍官、合成營參謀軍官、軍事學研究生等培訓任務。
劉勇少將簡介:
劉勇,現任陸軍步兵學院政治委員,少將軍銜。1983年畢業于湖南師范大學中文系,后入解放軍長沙工程兵學校學習。1984年參加邊疆保衛戰,榮立三等戰功,后作為“保邊疆、獻青春”演講報告團成員,在全國巡回演講,期間提出“理解萬歲”口號。歷任排長、秘書、指導員、副教導員、干事、協理員、組織部長,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是共青團十三屆、十四屆、十五屆中央委員。
(圖片由陸軍步兵學院提供)
(策劃:解放軍報融媒體策劃編輯組 王通化 張磊峰 王衛東 張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