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螢火蟲公園嗎,新加坡有一種蟲子叫什么
河南商報記者 王喬琪
從古至今,從國內到國外,螢火蟲憑借著發光的“夢幻顏值”,收獲著人們的偏愛。
“雨打燈難滅,風吹色更明。若非天上去,定作月邊星。”
李白筆下的螢火蟲,是雨打不滅的燈,是風吹時更明媚的亮光。而到了現代,螢火蟲更是浪漫的象征,螢火蟲展覽、放飛也成了城市里流行的商業活動。
“你說你喜歡星星,我就把螢火蟲捉給你。”
這一句句浪漫的情話,在環保人士的眼中,卻是殘忍的屠殺。
一位環保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其實,螢火蟲的一生很短,只有2~3個月,而從生到死,它被人類“賦予”一個使命——為了放生。“在城市中放生螢火蟲,其實就是置它于死地,而在大量持續地捕捉下,它們已處于非常危險的境況。”
【事件】
鄭州再現放飛螢火蟲活動,遭環保組織“喊話”
七夕將至,不少商家摩拳擦掌,想要借佳節好好為自己宣傳一把,而一則螢火蟲放生活動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眼球。
該消息稱,活動期間將有萬人聚集,用“螢火蟲點亮”的方式說愛你。此舉引發鄭州多個環保組織關注,隨即有環保組織發文喊話主辦方:“螢火蟲放飛就是放死”、“抵制螢火蟲商業行為,不去螢火蟲墳墓”,以此對該活動進行抵制。
其實,這并不是鄭州本地環保組織針對螢火蟲放生的第一次抵制。
2015年7月,“鄭州首個螢火蟲主題公園即將開園”的消息在網上沸沸揚揚。在微博上,該消息被網友轉發評論近萬次。不少網友對此很憧憬:“小時候,夏天晚上在外乘涼,亮閃閃的螢火蟲飛來飛去的,那時真想不到,現在見它竟然成了一種奢侈。”不過,很快,這個活動因未報備被公安機關叫停。
不僅僅是鄭州,“螢火蟲展”的活動在上海、南昌、杭州等地都上演過,但多數因其實際效果差、活動場所簡陋、治安隱患、螢火蟲來源成謎以及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等為各方人士所詬病,最終均被叫停。
雖然行為一再遭受詬病、抵制,但關于螢火蟲放生的活動卻一直都在。
鄭州環保組織“綠色中原”的負責人匡潔告訴河南商報記者,人們的好奇心和商家利益,導致關于螢火蟲的活動一再抬頭。
【調查】
買賣:一只2.3元,3000只送貨上門
5月24日,在環保志愿者的努力下,淘寶發布了《關于野生活體螢火蟲的禁售管理公告》,全面叫停螢火蟲售賣。隨后兩周,順豐等快遞也都陸續關閉了螢火蟲活體運輸業務。
不過,當河南商報記者在淘寶上搜索“螢火蟲活體”后,仍有賣家兜售螢火蟲活體,頁面還顯示“承接大型活動需求量”。
河南商報記者再與名為“u2379862253”的賣家溝通后得知:一次大型活動至少需要上萬只螢火蟲,而這些“貨”來自廣東,是人工飼養的。“我們國內有養殖基地,一只2.3元,3000只可直接送貨上門,一般能活3-5天。”賣家說。
當河南商報記者懷疑“貨”的“質量”時,賣家用“保證100%的存活率”給記者吃了一顆定心丸,“你放心,螢火蟲吃的我們給你多送點,只要你們保持下濕度、控制下溫度就行。”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適宜螢火蟲生存的溫度為24~26攝氏度,可這兩天鄭州的最高溫度都保持在30度以上,而且還要長途運輸,螢火蟲的生存環境由此可見一斑。
看到河南商報記者對“買賣”還存疑,賣家表示,最近要的人太多,一會兒功夫就出了十幾萬只的“貨”,而且“貨”需要提前訂,“早上剛給江西發了5萬只的單,你要了早說,不然供不上。”賣家催促到。
其實,在淘寶的“管制”下,這樣的賣家“鳳毛麟角”,多數的賣家在一紙《公告》下紛紛轉移到了微信上和淘寶旗下的網站。
在一個名為“阿里巴巴”的網站上,河南商報記者看到螢火蟲活體被直接明碼標價:3000只定價3.5元,10000只以上則為2元,網站下還留有微信和聯系電話。
原來,只要付錢,看似已經在城市絕跡的螢火蟲竟然如此好得。
【生意火爆】
螢火蟲party催生產業鏈
據武漢守望螢火蟲研究中心2014~2016年連續三年的《中國螢火蟲活體買賣調查報告》顯示,按照每次最少交易50只估算,一個螢火蟲淘寶賣家在一個月時間里,至少能銷售1萬多只螢火蟲。而根據一只獲利1元來算,賣家一個月至少能獲利10000元。
河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李春奇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根據《動物保護名錄》,螢火蟲并非保護動物,與之相關的活動本身并不涉及違法違規范疇。而對自然環境而言,螢火蟲屬于無益無害昆蟲,沒有保護也就無從監管。
獲利大,無法可依,這讓不少人都瞄準了螢火蟲生意。
螢火蟲生態線曾統計,2016全年,全國各地舉辦的螢火蟲展覽在120場左右,每一場活動都牽涉上萬螢火蟲。2016年在淘寶網上經營買賣活體螢火蟲的網店已經達到了49家,較2015年增加28.9%,已經形成產業鏈。
匡潔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每年這么多的“螢火蟲放生”活動,使得太多的螢火蟲非正常死亡,名為“放生”,實為“放死”大批螢火蟲。“將大批來路不明的螢火蟲打著‘放生’的名號來招徠民眾,最終都是為了實現其商業目的”,匡潔說。
【專家】
螢火蟲放生影響生態平衡 呼吁建立螢火蟲棲息地
對于螢火蟲活動,李春奇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強制性的迫使螢火蟲離開現有的生存環境進行放生的行為并不合適,螢火蟲不僅最后死的沒價值,還會影響放生地的生態平衡,影響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而在匡潔眼里,螢火蟲雖然是一個小小的昆蟲,但它也可以作為一個生態指標,反映出生態環境的狀況。
“其實,螢火蟲對棲息地的要求很高,它們只在植被茂盛、水質干凈,空氣清新的自然環境中生存。換句話說,這個美麗的小生靈很‘有范兒’,對污濁嘈雜的環境絕不通融。”匡潔說,雖然由于當下城鎮化建設快,曾經司空見慣的螢火蟲也隱匿起來,但在她小時候,河南并不缺少螢火蟲。
“河南人口密度大,工農業發展勢頭快,一些工農業項目迅速向生態相對好的地區推進,使得適合螢火蟲生存的區域越來越少”,匡潔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對于生活在城市中的85后、90后的年輕人來說,對螢火蟲的了解也往往只知其影,未見其身。
雖然買來了螢火蟲,可買不來環境。對于螢火蟲保護,匡潔表示,保護螢火蟲最重要的是整體保護螢火蟲的生境,保護它的繁衍棲息地,不建干擾螢火蟲生存的人工設施,避免光污染及各種化學污染等。”離開棲息地保護的所謂‘保護’,都是難以讓人放心的。”匡潔說。
其實,匡潔的想法其他國家已經有了實踐。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日本指定了10個螢火蟲保護區,還建立了諸多賞螢地點,每年都有游客進行參觀,同時,螢火蟲也受到相關法律的保護,不僅滿足人們參觀需求,還進行了有效的保護。
而新西蘭的懷托摩螢火蟲洞被人們譽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新加坡正在計劃建一個適宜的生態環境,以便吸引螢火蟲到公園“落戶”。
日本、新西蘭的螢火蟲生態旅游的模式既能有效保護螢火蟲,也能使得更多的人了解螢火蟲。值得我們借鑒。
“只要環境好了,就不缺螢火蟲來造訪”,匡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