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電車e350el-奔馳電車e350l
易車上海報道 北京奔馳E級插電混動車型E 350eL于上海車展正式亮相,新車售價52.19萬元,搭載由2.0T發動機和電動機組成的第三代插混系統,綜合功率235kW,峰值扭矩700N·m,擁有國產E級中最強的扭矩輸出,零百加速6.7S,堪稱最強的國產E級。同時,E 350eL也是奔馳EQ家族的一員。
早在2019年的廣州車展,北京奔馳E 300eL(50.98萬元)就已亮相,但并未進行實際銷售。本次新車E 350eL與奔馳E級中期改款同步,同時更名為奔馳E 350eL,整體外觀設計與燃油版車型并無太大差異,只有車側銘牌與尾部稍有不同。
新車在外觀上依舊延續了新款E級轎車的設計,梯形格柵下方是帶有大尺寸導流片設計的前杠,單條鍍鉻中網與中央的三叉星徽結合是運動版車型的顯著特征。
全新盾形格柵與精致小巧的燈組設計,格柵造型更加凸顯科技感的圓角設計,配合E350eL的混動身份,既優雅又不失活力。
幾何多光束的LED燈組整體線條傾向圓潤,單條折角式的日間行車燈,在相對柔和的大燈造型中添加了些許硬朗的元素,提升了犀利感,使新前臉整體張弛有度。
車身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5078/1860/1490mm,軸距為3079mm,整備質量2230千克。相比燃油版,E 350eL的前翼子板處帶有EQ POWER銘牌,標明插混車型的身份。
車身側面,奔馳E350eL不僅有著典雅高級的流暢腰線,后門還采用了偏方正的門板造型,提供方便的同時,讓上下車更加優雅。
輪胎方面,E350eL提供245/45 R18規格的輪胎,與燃油版的中高配一致,18英寸的輪轂雖然缺少視覺沖擊力,但考慮到其作為PHEV的定位,小尺寸輪胎更好降低了輪滾阻力,更符合其混動車型的定位。
此外, 為了讓超過兩噸的車身不僅跑的快,還能停的住,前輪配備了打孔剎車盤以及對向四活塞卡鉗。
尾部與燃油版E級整體造型無異下方雙邊單出的排氣管,由一條鍍鉻裝飾條連接。
作為插混車型,E350eL與燃油版車型的差異就在不同的尾標和多出的兩個充電接口,左側是快充接口,右側為家用慢充接口。
對于充電接口的位置,不敢恭維,畢竟如果不慎被追尾,將直接導致損壞,增加用車的維保費用。
尾燈通過如鉆石切割般的LED光源,營造如同“龍鱗鳳羽”般的視覺效果,十分內斂而精致。
內飾方面,E 350eL的整體風格與2021款E級燃油版保持一致,雙12.3英寸的連屏設計已經非常熟悉了,皮革裝飾豐富精致,開關機械精準,優雅的環抱式曲線橫向延伸,依舊是熟悉的豪華感。
最大的改變在于采用了AMG風格的運動方向盤,運動版配備的是平底造型,淺色內飾讓方向盤造型很飽滿,按鍵全部采用電容式觸摸感應,可操作儀表盤、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車道偏離預警、多媒體系統等各種功能。
中控集成了二代的MBUX車載多媒體系統,支持語音識別和觸控操作。在英偉達Parker 128智能芯片的加持下,中控界面整體質感和操作都為人稱道。
既然作為EQ家族,無論是儀表盤還是中控屏幕都有著明顯的身份細節,尤其是中控屏顯示的電動機功率、能量回收等電池信息,顯示非常直觀,細節方面做得也很豐富。
石墨黑色木紋飾板與奔馳控件的微妙機械質感,讓操作中央扶手區時無比“舒服”。配置方面,無鑰匙進入、后備箱感應開啟、駕駛輔助組件增強版、多區域智能空調等舒適性功能均有配備。
通過最新的Comand觸控板,讓中控屏幕上的操作十分便利。
值得一提的是,畢竟是最強E級選手,E350eL前排座椅加熱通風按摩功能,并且也帶有13揚聲器的柏林之聲音響,舒適豪華更加到位。
介于PHEV車型的身份,車身后部需要布局電池與電機,但整體空間未受侵占,行李廂的空間十分規整,寬度和進深表現都表現良好。
混動的身份意味著E350eL在需要的時候既平穩又快速,超兩頓的車身百公里加速的時間6.7秒,十分從容。
新款E350eL搭載由2.0T發動機和電動機組成的第三代插混系統,引擎最大功率155kW,峰值扭矩350N·m;后置電機最大功率90kW,峰值扭矩440N·m;綜合功率235kW,峰值扭矩700N·m,并匹配9AT變速箱。
電池容量為25.4kWh,純電續航為120km,并且1小時快充可充至80%。
底盤懸掛部分,車身后側增加護板,更好的保護電池組免受意外的磕碰。懸掛和燃油版E350同樣配備了4Matic的全輪驅動系統和前后多連桿懸掛,保證駕駛時舒適與牽引力輸出。
總結:E級作為奔馳品牌內最重要的車型,累計銷售超過1400萬,奔馳E350eL更是作為國產最強E級,不僅體現了奔馳對E級的重視,更是反射與對品牌長久發展的信心。
隨著E350El加入EQ家族,奔馳進一步加速了電氣化的進程,寶馬535Le久等多時的對手終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