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熬小米粥的步驟—如何熬小米粥又粘稠
不少人有早晚喝粥的習慣,一碗香甜順滑的熱粥下肚,暖胃暖心。小米粥是其中非常受歡迎的一種,尤其是在北方,作為最早的“五谷”之一,小米被人們食用了幾千年,用小米熬粥要遠比大米粥普遍的多。小米營養價值高且全面均衡 ,蛋白質、氨基酸、脂肪、礦物質、維生素等含量都很充裕,用小米熬粥能充分析出小米中的營養成分,是最適合的烹飪方法之一。
小米粥熬得好不好,關鍵要看米油熬出來沒有,米粒是否熬的“出膠”,熬成功的小米粥,喝起來又黏又香,稍微放涼一些,就會飄起一層厚厚的“米油”。這個米油是小米的精華所在,《本草綱目》里有記載:說米油賽過“人參湯”,小兒食用后“百日則肥”。米油中含有不少的優質脂肪、蛋白質,而且非常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熬小米粥方法特別簡單,只需要加水煮就行了,但還是有不少人熬出來的小米粥米粒和湯分層,喝起來有“清湯寡水”的感覺。所以別看簡單,還是有一些技巧在里面的,小米如何提前處理?用熱水還是冷水熬?煮出來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家門口早餐店熬出來的小米粥特別的好,軟糯香甜,舀到碗里都有一層米油,問老板要了點熬粥的小妙招,半個小時就能熬出來黏稠順滑,有著厚厚米油的小米粥,分享3個熬小米粥實用的小技巧。
小米粥的外皮上的油脂很容易被清洗掉,洗掉以后不但很難熬出來“米油”,而且營養成分也會大打折扣。清洗小米的時候,只需用水沖洗幾遍,將浮灰清洗掉即可。然后放在碗中浸泡半個小時讓米粒吸水,熬煮的時候會更加容易,切記不要大力抓洗小米。
老人們總結熬小米粥要“響水下鍋”,就是水快開的時候,發出來聲音的時候將小米粥倒入,等水開以后,然后快速的攪拌均勻后,半蓋上鍋蓋開始熬制。冷水下鍋煮的小米粥不容易”起膠“,滾開水下鍋小米粥的蛋白質凝固的太快,熬出來的粥不香。
在家熬粥要有一個原則,就是一次把水加夠了,不要中途加水。中途加入水,不管是熱水還是冷水,都會讓本來已經分布均勻、呈穩定狀態的米粥重新開始熬煮,會造成米粒和湯分離,米香味減淡等情況。
想要熬制出優秀的小米粥,除了要注意熬制的方法和技巧之外,在購買小米是非常重要的,要選擇新鮮、金燦燦的色澤和顆粒飽滿的當年的小米,陳年老米很難熬出米油。
熬制小米粥時,大概是一碗小米需要六碗水來熬煮。家里有紅棗、枸杞等食材的話,也可以跟小米一起煮,口感更香甜。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和你一起分享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