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一系價格及圖片_奔馳1系列
對于那些手握40萬左右購車預算的中產階級來說,很多人都會想要買一臺豪華品牌旗下的中大型轎車,例如奔馳E級、寶馬5系,亦或者是奧迪A6L。但說實在話,馬路上這些車型的能見度確實是太高,隨便一抓甚至都一大把,所以如果是沖著為了個性化和獨特程度而去買車的心態,那么像“56E”這樣的車型顯然就不太適合。
不過,眼下在40萬左右的預算下其實還有一款好車可選,它有著轎跑的低趴姿態和帥氣的無框車門,再加上其還帶四驅,所以肯定能成為不少人的購車首選。那它是誰呢?它就是上汽奧迪A7L,今天我們就把它和奔馳E級、寶馬5系放在一起來好好地對比一番。
首先跟大家說下我們所選取對比的車型,它們分別是指導價41.87萬元的奧迪A7L 2024款 45 TFSI S-line 筑夢型 流晶套裝、指導價44.01萬元的奔馳E級 2023款 E 260 L 、以及指導價47.55萬元的寶馬5系 2023款 530Li 領先型 豪華套裝。之所以選擇這3款車型,最主要是因為它們優惠完之后的價格都基本在40萬左右,而且都是各自車系里最入門的車型。那話不多說,下面趕緊來一一對比吧。
外觀:5系、E級“太老”,A7L正“年輕”
對于社會上的那部分精英群體們來說,他們可以接受一輛豪華車在價值上的溢價,但卻不能忍受車子在外觀造型方面的平平無奇。而在40萬內的價位區間里,奧迪A7L的外觀無疑是很有吸引力的,況且它的運動化風格也和A6L做了很明顯的區分。
具體來看,奧迪A7L擁有同級ABB車型里所獨有的無框車門,不僅可以彰顯車主獨特的新潮品味,也能夠將汽車造型設計的美感以最大化的方式呈現。反觀寶馬5系和奔馳E級,卻都是采用的傳統樣式車門,相比較下來,也就少了許多的個性和美感。
此外,奧迪A7L憑借1908mm的車身寬度,整體給人營造出了一種十分低趴的寬體車身視覺效果,而這樣的設計放在一臺最低已跌至38萬內的中大型運動轎跑身上,也會更讓其有種特立獨行、不拘泥于一格的感覺。
至于寶馬5系,雖然在運動風格領域一直都是代表,但看多了之后你會發現,寶馬5系整個造型給人的感覺其實是力量有余,但突破卻不足。說直白一點,寶馬5系前臉的鍍鉻飾條略顯呆板了一些,如果能夠換成黑色的中網,相信運動感會提升很多。
奔馳E級在這級別里肯定是豪華的代表,不過,它在中期改款后所更換上的新頭燈組, 也不如之前的老款車型大氣。即便這代E級提供了“立標”和“大標”兩種選項,但總體給人感覺也是穩重有余、動感不足。因此,如果是讓我推薦,奔馳E級也過于商務、沉穩了一些,反觀奧迪A7L,則能夠滿足既想追求潮流個性、又需要去到商務社交場所的需求。
總之,寶馬5系、奔馳E級外觀給人的感覺都“太老”了,而獨有無框式車門的奧迪A7L則呈現出了一股“正年輕”的姿態,所以如果是對比外觀的話,這一票我會投給奧迪A7L。
內飾:三臺車各有特色,喜歡科技感就選奧迪A7L
如果說車子外觀是購車者的面子,那內飾則是他們的里子。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寶馬5系、奔馳E級還是奧迪A7L,在用料、做工以及豪華感方面的營造都不會差。但既然是對比,那肯定就要比出差異化的東西,所以接著來比吧。
可能是因為5系和E級上市的時間都更早,將三臺車的內飾放在一起時,我第一眼感受竟是奧迪A7L感覺最好、最舒服。而造成這種視覺差的原因,主要也跟它的三塊屏幕分布錯落有致,同時整體的搭配給人非常現代化的感覺有關。
奧迪A7L車內大面積的皮質提供了足夠的豪華感,搭配為數不多的幾個實體按鍵,營造出了很強的金屬質感。即便最入門版本,奧迪A7L也配備了皮革和翻毛材質混搭的運動風格座椅,而5系和E級卻只是仿皮座椅,因此對比下來,奧迪A7L的優勢也就顯現出來了。
再來看寶馬5系,雖然車內有著較高的豪華水準,但相比奧迪A7L帶給人的第一眼感受,感覺就是沒那么亮眼。懸浮式屏幕和偏向駕駛者的布局相對也傳統了點,加上這套設計已經沿用多年,因此對比下也會有一些年代感。
奔馳E級的雙聯屏如今來看倒不過時,尤其是搭配上64色氛圍燈,有著同級最豪華的內飾氛圍。不過,在個性化與科技感的營造上,我還是更喜歡奧迪A7L的內飾設計。畢竟,奔馳首創的一體式雙聯屏如今早已被國產車企給“借鑒”慣了,所以追求與眾不同的話,奧迪A7L肯定更合適。
智能化車機方面,奧迪A7L采用的MIB3系統集成了開放式Asterix生態系統,除了基礎的互聯功能以外,還擁有像微信等諸多熱門應用。另外,A7L的空調控制屏也帶有振動和聲效反饋,從實際體驗來看,視覺和使用效果都很不錯。
寶馬5系的iDrive7系統支持在線升級,但熱門應用沒有A7L多,只是說配備的多媒體也夠用了。使用方面,寶馬5系除了觸控還支持旋鈕控制,系統反應速度也挺快的,就是UI設計美感差了一些。
奔馳E級配備的MBUX多媒體系統UI設計不錯,功能性上和寶馬5系相似,但菜單設計在操作便利性上不如寶馬5系和奧迪A7L。此外,E級的觸屏在滑動時會有一些卡頓,因此日常建議使用觸控板滑動會更流暢些。
通過對比,奧迪A7L內飾在科技感與豪華氛圍的結合上做得最好,而寶馬5系和奔馳E級則都有些“偏科”。比如寶馬5系的車機系統反應不錯,但內飾看著卻普通了一些。而奔馳E級內飾雖然夠豪華,但車機系統卡頓卻又讓人忍不住吐槽。所以綜合來說,內飾設計以及智能化這塊,我認為還是奧迪A7L更好,不知道你們是否有不一樣的觀點呢?
性能:三臺車都是2.0T起步,奧迪A7L有quattro四驅加持
說到動力,我們常說:“它就像是存款,可以不用,但不能沒有”。那來到這3款40萬級的豪華中大型車身上,奧迪A7L起步就擁有245匹馬力的動力性能,再看價位相近的奔馳E級 260L,卻只有197匹馬力的動力輸出,這顯然就不在一個層級。
寶馬5系 530Li的動力參數剛好與奧迪A7L 45TFSI 筑夢新生版持平,不過,考慮到前者指導價已經來到了47.55萬,但奧迪A7L 筑夢型的指導價卻只需41.87萬元,而且還不算新車優惠完之后更低價格。因此這樣來看的話,奧迪A7L在動力性能方面的優勢也很明顯。
再說了,只需把預算再提高一點,40萬左右便可以買到配備了quattro四驅系統的更高階版本(奧迪A7L 45TFSI quattro S-line 見遠型 流晶套裝)。反觀同價位E級、5系,卻無一例如都是配后驅,這就使得當車輛在行駛到一些附著力低、有冰雪覆蓋的路面時,整體操控性、舒適性、穩定性會大打折扣,同時也不利于車內駕乘人員的安全。
寫在最后:總的來說,如果你眼下有40萬的買車預算,那么除了奔馳E級、寶馬5系這類傳統的豪華中大型車,也還可以去選擇像上汽奧迪A7L這樣的新晉豪華“選手”。
通過對比我們不難看出,終端價格已跌至37萬多的奧迪A7L,確實在很多方面都擁有比5系、E級更強的產品力,尤其是在彰顯個性與年輕化氣息方面,奧迪A7L都做得尤其好。所以,建議那些年齡在35-40歲的中產階級群體好好了解下這款車,相信試完它之后你也會對豪華產生新的認知!(文/優視汽車 大卓)
注: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