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一日游攻略路線-花溪龍井村一日游最佳路線
春光迤邐,又到長假時……
心情像小鹿亂撞,完全沒有上班的狀態好不好!
無奈,天氣再好也不能遠行。畢竟疫情當前,咱就不出去添亂了。
天氣這么好,窩在家里也不是個事兒~
所以還是要在市內燥起來,大貴陽那么大,何處風景怡人、氣氛融洽、美食眾多?
當然、必須、肯定還得是我們貴陽人的花期(花溪)。
于是輕裝上陣,來個花溪一日游,從十里河灘走到到花溪公園,再從花溪公園游到青巖古鎮。不得不說,風景實在太好。用同行朋友的話來說,這就是是一場洗肺之旅。
貴陽好、貴陽妙,貴陽花溪呱呱叫。
沉寂多時的花溪,是時候應該被重新關注。
老貴陽以前有個說法:兩城區三郊區。其中兩城區就是云巖和南明,三郊區就是花溪、白云和烏當。
現在的貴陽則是雙核多組團,雙核變成了老城區與觀山湖區,而多組團就是花溪、烏當、白云、清鎮、雙龍等次級區域。
花溪,好像一直不是主角。
但在這么多的區域中,花溪一定是最特殊的那一個。畢竟,對于我們土生土長的貴陽人來說,花溪太美妙。提到花溪,撲面而來的就是十里河灘的靈秀、青巖古鎮的悠久歷史、貴大的書卷香、黃金大道的浪漫、牛肉粉冰漿的美味……啊,美麗的花溪,承載了多少貴陽人的青蔥歲月。
當109路中巴在花溪大道上疾馳時,司機時不時的那聲怒吼“有,蹲起!”,是每一個貴陽人靈魂深處的深刻回憶。
從全貴陽的區域鄙視鏈來說,雖然花溪不是老城區,但花溪絕對是站在鄙視鏈上游的區域。老貴陽人買房,烏當、白云要打動他的難度很大,但是花溪絕對是一個養老、休閑、度假的向往之地。
花溪,為什么最獨特?
如果讓我來用一句話形容花溪,那一定是:
貴陽之美,盡在花溪。
眾所周知,貴陽是一個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城市。喀斯特地貌下無數的溶洞、地下水、峰叢給城市建設帶來了很多的不便,也長久制約了貴陽的發展。
但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雖然喀斯特地貌對城市建設是非常頭疼的一件事情,但在自然景觀上,卻是另一番得天獨厚。
有句話說得好——山地公園省、盆景貴陽市。意思就是貴陽市的很多景區就像盆景一樣,精巧靈秀、韻味深長、值得把玩。
在貴陽眾多的區域中、在貴陽眾多的景區中,花溪無疑是這種“靈秀之境”的集大成者。
從國家級濕地公園十里河灘,一直延伸到花溪公園、黃金大道。幾乎每一處景色都詮釋了“靈秀”這兩個字。
靈是什么?靈就是靈魂,這種景色并不像大江大河那么兇猛直接,而是可以讓人浸潤其中,無死角的感受自然之美,生態之美,水之靈動,山之秀美。
▲花溪公園百步橋,圖片源自網絡
秀是什么?不是秀兒,而是秀氣?;ㄏ纳剿?,并不大氣,而是秀氣。這種秀氣體現在花溪真正做到了“全域景區”這個概念。拓展到整個花溪,我們可以看到花溪可能是全中國唯一一個把美景、生態與城市融合的最好的“小城”。景在城中城在景中,兩者水融,無法分開。
當你徜徉在十字街品嘗各種美食,不遠處就是陽光水鄉的陣陣蛙聲。騎著自行車走街串巷,無論是學士路、溪北路、貴筑路……都是綠蔭蔥蔥,時光緩慢。
當你走到貴州大學聽到朗朗書聲,想起初戀的美好,還有夕陽下的籃球場上揮灑汗水,不僅感慨青春易逝,容顏易老。
當你在青巖古鎮漫步街頭 一條條縱橫四方的青石板路和彎曲狹長的小巷,無不引人發思古之幽情。青石板鋪的路、青石板壘的墻,仿佛是一條石板制成的時空隧道。
▲黃金大道,圖片源自網絡
當你坐在黃金大道一眼望去,金黃與鐵紅順著河岸延伸,與河水的碧綠,如展開了一幅五彩斑斕的立體油畫……。
靈秀,就是花溪最大的價值。正因為這種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靈秀氣質,才造就了今天的花溪。
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旅游發達、文化昌盛……這些都是深深吸引我們愛上花溪的理由。周末的花溪,有冰漿、有洋芋粑、有豬腳、有十里河灘、有黃金大道、有青巖古鎮……對每一個貴陽人,花溪絕對是妥妥的浪漫之地、田園夢想。
浪漫花溪,秀美花溪,名不虛傳!
雖然不像雙核那么拉風,花溪樓市也一直是貴陽的弄潮兒。
我還記得九十年代的遠古地產廣告,貴陽最早的別墅區就在花溪,可見花溪置業的前瞻性?;ㄏ谋姸鄻潜P,對花溪的亮點把脈也十分精準。生態、環境、情懷……是眾多樓盤廣告的不二法門。
不過對最近幾年的花溪樓市,我還是頗有微詞的,真的浪費花溪天賦!
我們先來看一個面積數據,總面積達到了964平方公里的花溪,相當于9個云巖區、5個南明區、3個觀山湖區、4個白云區……首先要明確的一個概念,花溪不僅僅只是個板塊,而是貴陽最大的一個行政區。
所以在樓市發展上,花溪實際上很不均衡,或者說一致性很差,再難聽點叫規劃不強、操盤拉胯。
對于花溪老城區來說,早就過了高強度開發階段。大量的老舊小區分布其中,目前想拆也沒辦法拆,只能零敲碎打搞點舊改。雖然這里目前是花溪生活配套最豐富,也最便利的區域,但是很可惜,基本上沒有樓市這個說法。
而且花溪老城區各種設施設備老化的問題,也日漸突出。雖然便利,但缺乏品質。作為置業人群,基本上已經把這里放棄。
▲靈秀之精華,花溪公園版塊
其實仔細分析,如果要評選花溪靈秀之精華,無疑就是花溪公園周邊這個版塊。這里聚集了花溪公園、十里河灘、花溪平橋、貴州大學……一系列文旅名片,也是距離老城區最近的版塊。
如果能在這里有一個重量級項目落子,相信對花溪樓市提振信心作用巨大。
那新城區呢?比如我們熟悉的花溪湖版塊,這里是花溪區政府所在地,政務中心所在地天然就有區位優勢。圍繞新區政務中心,各種優質公共資源齊聚周圍(比如學校、醫療、圖書館、博物館、影劇院等公共設施)。
▲經過多年建設,花溪湖公園雛形已成
同時目前花溪重點打造的中央公園——花溪湖公園,也在這個區域的核心位置。這個公園的未來目標就是打造對標觀山湖公園的城市中心公園,這算是花溪區未來的一個優質景觀資源。
但是過早的透支價格、透支購買力,讓這里的樓市發展也是步履蹣跚,一波三折。有些景觀、位置都很好的樓盤,高峰時價格飆到傲嬌的一萬二,最近大促銷卻只能賣7字頭,市場行為也不好說啥,但是對版塊價值的傷害度上,確實是大大滴。
嗯,對了,還有大學城版塊。各位朋友,先解答我一個問題?大學城到底是花溪大學城還是貴安大學城,說真的我自己也沒弄清楚這個問題,一臉懵逼。
▲各位朋友可還記得這個售樓部?
大學城版塊最著名的項目,當然就是恒大文旅城(恒大童世界)。從2017年的瘋狂入市,到2019年的骨折促銷,再到2021年的轟然倒下,文旅城作為花溪乃至貴陽最大的一個巨無霸項目,劃出了一條閃亮的自由落體曲線。
從人人向往的浪漫花溪,到房價腰斬的樓市巨坑,置業花溪還有指望嗎?
產業決定人口、人口決定供需、供需決定房價……只有當花溪真正找到自己的產業答案時,才是花溪未來成為城市新一極的時候,也是花溪樓市真正能起飛的時候。
花溪的產業是什么?目前緊扣“文旅”二字。文肯定就是花溪內部眾多的高校,大學城里面已經有十幾所高等院校入駐,常駐大學城的人口將近30萬。當然,我們更希望圍繞大學城,創建出一批依托學校科研實力的明星企業,以學辦企、以學促商,形成真正的產業紅利。
除了大學城,花溪的另一個關鍵詞是“旅”。貴陽第一個5A景區青巖古鎮在花溪,另一個5A景區天河潭也在花溪,十里河灘、黃金大道、花溪公園……一個花溪就囊括了貴陽幾乎所有最優質旅游資源。
據統計,2021年“國慶、中秋”期間,貴陽市實現旅游收入106.33億元。其中,青巖古鎮接待23.52萬人次;天河潭景區接待7.97萬人次;花溪濕地公園(孔學堂)接待18.21萬人次,花溪強勢囊括三甲,在貴陽幾個市轄區中對比,花溪的旅游優勢巨大。
▲十里河灘精巧的小民宿
但光是旅游,怎么轉化為更高級的生產力?旅游對于地產如何促進?有優質的旅游景區以及每年大量的旅游人群,如何利用這個優質基礎做合適的地產產品?這些才是值得花溪和進入花溪的開發商好好思考的問題。
但是在文旅產業之前,花溪現在核心的工作,還是基礎設施配套。修路、修橋、修軌道、修學校、修醫院、修公共服務設施、修購物中心……基礎設施逐漸成熟,產業才能相應的引入,工作就業的人口才會增加,樓市才能順利成章的發展。
除了“文”和“旅”,貴安新區的發展更值得重視。從2020年開始,貴安產業發展開始大提速。寧德時代、恒力紡織、中科電氣、可口可樂、華彬飲料……一大批重量級玩家相繼落地貴安,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將為貴陽發展提供滿滿的燃料。
有了產業,就有了人;有了人,就有了置業需求。花溪作為毗鄰貴安新區的隔壁老王,一定是發展的直接受益者。
花溪樓市真正的內在生命力正在醞釀,貴陽高凈值人群的“宅基地”蓄勢待發。
蠻荒時代漸行漸遠,精細化開發才能活下去。
2021年9月,貴陽花溪城南置業有限公司、中鐵置業集團貴州有限公司聯合以約21.9億元競得花溪區十和田城市更新項目22.88萬方宅地,最高成交樓面價3766元/㎡,據了解,整個項目的開發體量會超過一百萬平米。
沒錯,這就是開發了中鐵·逸都國際、中鐵閱山湖、閱山湖云著、中鐵云灣等項目的那個中鐵置業。中鐵閱花溪,一脈相承。
那么問題來了,中鐵閱花溪能否破題花溪樓市?就算你是貴陽老司機,難度一樣很大。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搏殺,花溪樓市的內卷程度絕對排得上貴陽的前三名。進軍花溪,意味著機會,更面臨巨大的挑戰。
▲項目門口是3號線貴州大學站,對面就是十里河灘濕地公園,有一座天橋連接。
仔細分析,閱花溪項目并不屬于任何一個現有的貴陽樓市版塊,算得上是一個獨立版塊。不同于花溪湖版塊,中鐵置業拿下的十和田地塊,與十里河灘公園僅僅一路之隔,更接近老城區。實際親測,從項目開車到太慈橋大概十幾分鐘左右。改造后的花溪大道值得點贊,一個紅綠燈都沒有,舒服。
如果你還不清楚區位,直接導航到3號線貴州大學站就行。是的,項目就是在貴州大學站邊上,屬于比較硬的地鐵盤。
項目的最大的價值點是啥?當然就是國家級濕地公園——十里河灘。
▲項目靠甲秀南路一側,即是貴州大學西校區
貴陽開發商中,有兩家做景觀是一絕。龍湖的小區景觀和中鐵置業的公園大景觀,從最早的興隆城市花園、珠江灣畔到后面的閱山湖、逸都國際再到云灣,屢屢有各種大景觀的代表作。
既然依托十里河灘這么好的景觀資源和旅游資源,那中鐵閱花溪必然是要在景觀資源上面花大功夫的,比如閱山湖和云灣,中鐵置業就研究、分析地塊的各種特征,依托山水形勢打造公園、景觀。這些景觀并不只是小區業主可享受的私家景觀,而是成為了具有代表性的優質城市公園。
但是,這項目該有什么產品?產品要賣給誰?到底賣給城市哪個階層?產品能解決他們的什么需求?
項目定位和產品,才是能否把花溪樓市再次帶入貴陽買房人視野的關鍵點。
關于項目目前我掌握的資料也不多。但是從以往經驗和市場現狀來說,我希望項目能做到幾個方面:
1、它既屬于花溪,又屬于“老貴陽”,它并不應該只局限于地緣性客戶,更應該的是依托花溪、依托十里河灘,造就一個面對全貴陽甚至全貴州的城市“生態”大盤。畢竟進可攻、退可守的區位不可多得。
2、希望在產品上,做出更多的創新。除了高性價比的滿足貴陽客戶的改善需求外(花溪小合院,整起來撒~),還能有一些類似云著這種高端改善的精品組團,當然最好是能看到十里河灘美景的哈。
3、除了造房子,更要運營生活。花溪區域的城市配套顯然是比不上觀山湖的,但是社區必須從一開始就滿足業主的基本生活需求,未來更應該不斷完善社區配套,自成體系。像業主食堂、社區公交這些東西都可以提前籌備嘛。
4、既然是百萬平米大盤,學??隙ê苤匾?。是否可以盡早引入老城區或者花溪知名的教育資源進入小區(比如花二小、清華中學之類)?當然,如果項目能早日推動“三區一地”變“六區統籌”就更好了。
5、能否做一些“微度假”的產品?既可以長期性自住,也可以說是5+2的居住。并不拘泥于完全的剛性居住,也就是把我們從堆砌配套上面的概念去解脫出來。而且這種“微度假”產品,可能才是完美契合“閱花溪”精髓的產品,值得好好研究。
花溪的美,美在靈秀、美在婉約。它沒有大江大河的恢弘,也沒有歷史厚重的人文,但花溪絕對是真山真水的中國樣本。
花溪樓市這首曲折的詩,何時才能讓人再次吟誦?我會一直期待著,也希望各位對花溪更多一點耐心和包容。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