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代夫的風俗文化有哪些;馬爾代夫民族文化
馬爾代夫為何會如此受大家的歡迎,我想除了這里靚麗的景色外,還有著馬爾代夫他獨有的魅力的存在。那么,去馬爾代夫,他們這里生活的人的風俗習慣是什么呢?為大家總結了幾點。
01以教為國教
馬爾代夫為國家,以教為國教,有許多宗教習俗,如禁酒、禁食豬肉。國民每天祈禱5次,分別是日出、正午、下午3至4點間、日落、晚上。期間商店停業15分鐘。
02遵從宗教習俗,淳樸好客
在馬爾代夫,婦女們的社會地位受相當保障,但一般不主動與別人握手。朋友到家,主人會拿出家里最好的食物款待。他們相見時互相拉住對方的手問好。馬爾代夫的家庭以男人為主,男子可以擁有4個妻子,一夫多妻的丈夫供養每個妻子和子女,子女在血統上隨丈夫,都有財產繼承權。
03住宅和服裝
一般居民住宅均就地取材,用椰樹干做柱,用樹皮、樹葉編織成席子蓋房頂,用珊瑚碎石砌墻。穿著比較簡單,男子一般穿白色襯衫,長裙圍腰,婦女服裝色澤鮮艷,一般不戴面紗,常穿輕質的上裝,長長的裙子。人們持傘上街,既遮日擋雨,又表明身份。順帶提一下,馬爾代夫人從來不患牙病,因為他們大都起床后跑到海灘上用海沙磨牙。
04馬爾代夫的節日
這里的很多節日都是和宗教有關的節日,當然了,在這些節日中,馬爾代夫的人也是會舉行很多非常隆重的儀式來度過這些節日,例如:每年的教歷的第3個月第12日為圣紀日,是誕辰紀念日。每年12月10日為法定的"漁民日",舉國同慶。馬爾代夫人的婚儀比較隆重,具有傳統的風格,但喪儀較簡單,死者用白布包裹。
05一個文明的城市
馬爾代夫是一個非常文明的城市,就和這里的美景一般。在這里的每一個人都非常注重理解,你和他們在交談的過程中都是非常友好的,你會感覺到他們發自內心的淳樸的心地,很多馬爾代夫的人對于外來的游客,都是非常歡迎,而且還會把他們請到自己的家中,用一些食物來款待他們。
06不可以帶酒
在馬爾代夫的世界里,你不會看到任何的酒,因為這里的宗教制度不允許他們飲酒,所以不妨嘗一嘗這里的飲料吧。馬爾代夫對于自己的飲料已經調制出了天下最為美味的飲料,有果汁和奶茶,都是現場制作,口味妙不可言。
07不可含有豬肉成分
攜帶罐裝品、腌制品、熟食等需要包裝完好,并且不可含有豬肉成份,包裝上要有英文說明,以確保可以查驗。佛像、圣經等非教的宗教物品也不允許入境。
08注意服裝
作為開放的國家,馬爾代夫對外國游客已經做到很大限度的寬容和接納,所以我們更要彼此尊重。在馬累島上著裝不要太隨意,進禮拜寺時,男士不可以穿短褲,女士不要穿吊帶裙和短裙。帽子和傘要收起來。鞋要脫在外邊放整齊。
09禱告
一天有五次拜功。第一次晨禮:日出前的一個小時;第二次響禮:正午太陽偏西;第三次晡禮:下午三點半左右;第四次昏禮:日落時分;第五次宵禮:天黑。每到禮拜時間,當地電視頻道停止播放節目,公司電腦屏幕全部轉換成寺,唱經樓上會響起呼喚祈禱的聲音,商店、政府部門關門15-30分鐘。當地居民周日至周四上班,休息日為周五和周六。其中周五的主麻拜是當地家庭重要的活動,盡量避免安排事宜。
10禮儀
馬爾代夫婦女社會地位較高,經常參加些集會或社會活動。但一般不主動與別人握手。而且它的海洋生物資源豐富,人們吃得最多的食品是魚,特別是金槍魚。居民以稻米為主食,羊肉以及玉米也是他們經常享用的食品。部分居民用餐不用筷子,也不用匙,而用右手拇指,中指和食指把食物搓成丸放進嘴中。
11小費
從70年代起,馬爾代夫實行對外開放,宣布外國人可免簽證入境旅游,供大家游玩,這里有些商品很便宜,如魚類大都按條計價。在這里,付小費是理所當然的事,所以來這里旅游注意要帶好小費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