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的海軍博物館—青島的海軍博物館門票價格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笑笑 通訊員 張付華 秦子語 王光杰 李雪洲
進入旅游旺季,博物館一票難求,總也預約不上,成為了這個夏天最鮮明,也可能是歷時最長久的文化現象。這段時間,位于青島的海軍博物館早已是“人浪”蓋過了“熱浪”,白天博物館門口都會有幾百米長的等待隊伍在緩緩行進,參觀人數與日俱增,單日入館人數達2.6萬人,迎來首個高峰值,創歷史新高。
據統計,自今年6月下旬以來,共有124萬余人次觀眾,1000余個團隊來到這里,學習了解人民海軍建設發展壯大的輝煌歷程,領悟“向海而興、背海而衰,不能制海、必為海制”的深刻內涵,汲取歷史滋養,矢志建功海洋。
觀眾在航空裝備展示區拍照
作為中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國海軍發展史的軍事博物館,海軍博物館是人民海軍的歷史高地,精神高地,文化高地。這里既是海洋迷“逐夢深藍”的集合地,也是軍事迷“向海圖強”的膜拜打卡地。
展廳內觀眾仔細觀看展覽
有關報道顯示,今年暑期,海軍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陜西歷史博物館、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一同上榜“去哪兒”暑期親子最熱IP路線,開啟了全新“頂流”模式。不少游客參觀后知道了青島不僅有紅瓦綠樹,碧海藍天,還有這么一處充滿軍味、戰味、海味的軍港碼頭可以參觀,不虛此行。
貴陽市達德學校學生參觀海軍博物館
被游客們花式點贊的特色展覽,正是在去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獲得“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的“人民海軍歷史基本陳列展覽”,是青島市首家、省內第二家獲此殊榮的博物館,也是當年唯一獲此殊榮的軍隊主題展,今年異常火爆,一度成為青島市最“網紅”的打卡展,不僅讓青島的文化資源“活起來”,也帶動了其周邊的旅游資源“熱起來”。
“向海圖強少年行”夏令營
走進博物館,豐富的文物實物、照片圖表、視頻影像等充分展現了人民海軍歷史,不少家長帶著孩子逛展廳,登軍艦,在駐足觀看和互動體驗中,學習了解人民海軍的發展歷程,增強海洋意識,提高海防觀念。
展廳內小朋友仔細觀看展覽
炎炎夏日,專程從安徽合肥趕來的游客李玥把打卡海軍博物館作為她和孩子青島之旅的第一站,看著一件件文物實物、一張張泛黃的照片,特別是新時代人民海軍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自豪感、幸福感、安全感油然而生,“在這里,我們感受到了軍事、歷史和文化的重要性,作為中國人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祝偉大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展廳內觀眾仔細觀看展覽
博物館是距民眾生活最近的“詩和遠方”。為了利于民眾近距離觸摸和感受海軍的歷史和文化,積極回應大家參觀博物館的盛情,擴大受眾范圍,博物館早晚延長開放時間各3個小時,期間觀眾可以免預約、不限流走進博物館參觀,真正實現了博物館“不打烊”。如今,清晨漫步軍港和夜游海博已成為青島旅游打卡的“新時尚”。
展廳內觀眾仔細觀看展覽
隨著“博物館研學”話題的持續升溫,海軍博物館更是成為青少年沉浸式寓教于樂、融學于趣的社會課堂。為了一個打造不一樣的暑期,海軍博物館還特意舉辦了“小海鷹軍事體驗”“致敬最可愛的人”“童心向黨,樂在海博”“強軍故事會”“書畫進海博 墨香慶八一”“海博學術分享會”等10余項豐富的社會教育活動。打繩結、打旗語、打軍體拳、站隊列……一個個充滿兵味海味的趣味互動以及一堂堂生動活潑的軍事課堂,廣受觀眾好評,大家在參觀的同時既收獲了快樂又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的熏陶。
貴陽市達德學校學生參觀海軍博物館
“既參觀了雄偉的軍艦,還學會了旗語,旗語可以在海上迅速的傳播消息,感覺非常有趣。”剛參加完“小海鷹軍事體驗”活動,青島太平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陳香霓揮舞著信號旗,意猶未盡,滿臉洋溢喜悅,“在海軍叔叔的保護下,國家才能變得富強,民族才能變得更加復興,今后,我也應該向海軍叔叔們學習,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拼搏奮進,報效祖國!”
“向海圖強少年行”夏令營
這是一場大海與大山的約定。“叔叔,青島這么美!有大海,還有軍艦,真的太酷了!”8月中旬,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開展“山海相連”軍事夏令營活動,帶著援建的云南省西盟縣、重慶市奉節縣2所海軍希望小學24名師生來到了博物館。這是孩子們第一次近距離看海,那清澈的眼神,稚嫩的臉龐感染著在場每一個人。這笑容里,有自信,有幸福,更有未來。
“向海圖強少年行”夏令營
“海軍一直在海上嗎?為什么海軍還有飛機呢?”隔著櫥窗,孩子們仔細觀察著一件件展品,開啟了“十萬個為什么”模式……一次次參觀觀摩、一場場教育洗禮,在小海娃們心中種下一顆顆愛國強軍的“種子”。
“感謝海軍叔叔,您帶我們去海軍博物館,我看見了毛主席住過的房間,還去海邊玩了一個小時,嘗到了大海的味道……希望海軍叔叔來我們小學玩,我們等著您,我們再唱歌跳舞給您聽……”結束夏令營,即將回到大山的孩子們依依不舍,寫下感謝信。臨別時,看著飄揚的海軍旗,學生們抱著海軍叔叔們流下了熱淚,紛紛許下愿望,“愿盡我力,筑海上長城!未來,我們會以新的身份,再回到這片海洋上。”
觀眾在艦艇上游玩
微風吹拂,山那邊,海的兒女在成長,耳畔再次傳來清脆悠揚的歌聲:“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鑼,阿佤唱新歌……”這是阿佤人民在唱新歌,唱出了阿佤人民的幸福新生活。
展廳內觀眾仔細觀看展覽
這個暑期,北部戰區海軍政治工作部、海軍潛艇學院、某訓練基地等10余個單位也陸續帶著來自新疆、山東、成都等地援建的“八一愛民學校”的師生們走進博物館開展“海疆萬里行·北海之旅”“向海圖強少年行”等系列國防教育,厚植青少年學生愛黨愛國愛軍的思想根基。
“海疆萬里行 北海之旅”軍事夏令營,孩子們聆聽講解
“山那邊、海這邊,跨越山海喜相逢。山一程,水一程,逐夢海疆萬里行。在美麗而又浪漫的帆船之都,我們迎來了戰區海軍援建的烏魯木齊、貴陽、江西3地的師生,和青島的同學們一起,體驗軍營生活,感受官兵風采……”金秋八月,海風習習。在這美好而又溫馨的仲夏之夜,北部戰區海軍機關與孩子們齊聚在海軍博物館,舉辦“傳承紅色基因、立志向海圖強”主題文藝演出,共敘軍民魚水情。
“海疆萬里行 北海之旅”軍事夏令營
萬里海疆萬里情,向海圖強向未來。現場熱鬧非凡,亮化后的艦艇和恢弘的主展館與時尚的海濱景色共同勾勒出青島動人的海岸線,在這里,同學們用歌聲訴說浪花白的英姿颯爽,用舞蹈展現少年強的蓬勃精神!
貴陽市達德學校學生參觀海軍博物館
除了地方游客,連日來,國防科技大學、大連艦艇學院、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海軍某潛艇基地、南昌艦、石家莊艦、山東艦、福建艦等部隊紛紛組織官兵來到這里學習打卡,舉行各類儀式活動,重溫人民海軍的光輝歷史,汲取精神力量。今年暑期,在青療養人員特別多,不少首長參觀完博物館后慨嘆海軍官兵不易:“感謝你們熱情的接待,讓我們對海軍歷史有了重新認識和了解,這次不僅是來療養,更多是學習,真是既療又養!”
觀眾在海上展區有序排隊
緬懷革命先烈,爭當海空先鋒。8月21日,海軍航空大學基礎學院將“開學第一課”的課堂搬到了海軍博物館,以“向英雄報到”和“向海天出發”為主題開展多項教育活動,不忘先烈遺志,致敬海軍英雄。
“向海圖強少年行”夏令營
烏云密布,大雨將至。儀式上,全場官兵齊唱國歌,雄渾激昂的旋律在海天間回蕩……國歌唱畢,全場肅立。在深情的《獻花曲》中,年輕威武的水兵穩穩地抬起花籃,禮步行進至長明火臺,將花籃擺放在雕塑基座上。鮮艷挺拔的紅掌、芬芳吐蕊的百合,寄托著對人民海軍英雄的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
觀眾在艦艇上游玩
“今天,我們致敬英雄,他們在保衛海空的戰斗中,功昭日月,血染戰旗紅。”“今天,我們致敬英雄,他們在海軍的建設發展中,魂鑄豐碑,浩氣貫長空。”……獻花結束后,我國首批女艦載機飛行學員代表走到主題雕塑東側,向參加儀式人員隊列致獻詞。青春正盛,號角催征,自信的臉龐、鏗鏘有力的話語,展示出新時代青年官兵矢志強國強軍、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的熱情和活力。參觀結束后,首批女艦載機飛行學員們紛紛表示,意義非凡,盼著早日放飛,逐夢深藍,為人民海軍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祝愿人民海軍越來越強大!
觀眾拍攝視頻來紀念
一次從軍,終身光榮。除了現役軍人,不少退役的老兵也是成群結隊來這里回顧崢嶸歲月,感悟信仰偉力,致敬人民海軍的光輝歷史。
“當兵是我們一輩子的光榮。祝愿所有軍人,節日快樂!”建軍節當天,曾在北部戰區海軍通信總站服役的退役老兵朱靜和退役戰友們一起身穿海魂衫揮舞海軍旗,從天津組團來到這里參觀,總序廳內大家一起合影,展廳內重溫在部隊的點滴歲月……
2023.8.12海博之夜晚會 王遠方攝
“我志愿加入中國,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在海軍博物館,隨處可見不少團隊在這里組織各類教育活動,這個暑期,國資委、國家文物局、南昌市委、青島鐵路、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等600余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先后1.5萬余人走進海軍博物館開展社會實踐和主題黨日(團日)活動,海軍博物館已成為軍地開展黨史軍史學習教育的“大課堂”紛紛稱贊“一流的服務、一流的館藏、一流的隊伍、一流的課堂”。
2023.8.12海博之夜晚會 王遠方攝
讓歷史再現來時之路,用傳統弘揚未來輝煌。博物館是古今文明集大成之地,承載著文化使命與社會責任,探尋博物館,成為我們集體的文化尋根行動和迅速觸摸一座城市歷史深處的捷徑。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開館以來,海軍博物館已累計接待軍隊、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學校和社會團體3000多個,參觀人數達324萬余人,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海博熱”。不論是軍內還是軍外,觀眾們參觀后意猶未盡、收獲頗多,紛紛通過手機記錄,與博物館合影,把博物館“帶回家”。海軍博物館領導表示,下一步,將持續講好海軍故事,傳播海軍聲音,弘揚海軍精神,不斷提升觀眾們維護海權、建設海軍的國防意識,鼓舞和激勵更多人投身海軍建設和海軍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