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眾泰汽車即將上市新車—眾泰最新準確消息
嗅覺敏銳的資本市場,讓眾泰的復產計劃大白于天下。
10月18日,ST眾泰發布公告,計劃于2022年10月20日在永康基地下線第一批復產的T300車型并舉行下線儀式。
次日開盤后,ST眾泰收獲第二個漲停。
在上述官方消息公開前,一張印有“熱烈慶祝眾泰T300海外版隆重下線”大型海報的照片已在網上悄然傳開……
隨著汽車消費升級,不進則退的競爭,賽道切換等諸多因素雜糅而至,一些老牌的主機廠已經淡出視線的案例并不新鮮。
但要說徹底消失也不盡然,比如力帆,它與吉利、理想兩家一老一新主機廠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讓力帆造車或技術,或產能總能伴隨我們存在。
眾泰回歸與眾不同,不需要改頭換面,也要從曾經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來。
面對復產,至少需要兩個基本條件——資金、供應鏈,其中解決資金問題是重中之重。
在眾泰重整的過程中,黃繼宏與他背后的江蘇深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浮出水面。
從去年6月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眾泰的重整申請開始,短短3個月之后的9月底,江蘇深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被確定為眾泰的重整投資人。
一般認為,產業重整最耗時的就是投資人面對重整對象此前亂作一團麻的債權債務。
比如華晨重組案,重整周期已耗時21個月,開創了我國公開市場破產重整最長周期。而眾泰的速度,很大程度上證明了深商控股集團態度的堅決。
深商控股集團是由79家深圳地區民營企業組成的一股金融力量。這股金融力量的背景決定了它具備既不缺錢也不缺資源的優勢。
而涉足造車是它“蓄謀已久”的事情。
2010年,黃繼宏領導的深商系率先收購中汽南方子公司中國汽車租賃。
2019年,曾經是全國三大汽車經銷商集團之一的龐大集團申請重整,黃繼宏成為龐大集團新的實控人。黃繼宏和他的深商系甚至已經成功入主一家汽車領域的A股上市公司。
而今終于有機會進入到產業核心領域,深商控股集團面對眾泰重整,勢在必得。
事實上,隨著深商控股集團入主眾泰成功,眾泰不僅解決了資金問題,捎帶腳也把銷售渠道問題一并解決。
鮮有人知道,眾泰還是國內最大的車用儀表生產企業之一。
這就意味著眾泰可以暫停整車生產,但它作為零部件供應商的身份卻依然存續。
“一輛汽車的零配件,涉及到幾千個供應商,圍繞著復工復產工作,自今年年初以來,公司一方面與原有供應商溝通,且爭取到了大部分原供應商隊伍的支持;另一方面,對原有車間進行改造、升級。”
重組供應鏈本來一件很復雜的事情,在眾泰相關負責人風輕云淡的話語中,被解決了。
這是眾泰死而不僵的原因,也是深商控股集團堅定投資信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既然選擇了重新來過,那么眾泰此前的興衰榮辱應該就此放下。
此次眾泰T300海外版迅速下線,以及2023款T300L也將同步推向國內市場都證明了眾泰擁有一顆迫切回歸市場的心。
眾泰T300系列是2017年8月推出車型。它作為復產的第一款車,對眾泰最大的意義就是暖場。
未來,眾泰的重頭戲一定不在這款車上,甚至不是在燃油車上,而是在新能源汽車上。
停產之前,眾泰工廠年產能可達68.5萬輛,眾泰也曾是國內新能源的黑馬。
2016年眾泰電動車銷量達到3.28萬輛,市場占有率超過12%,一度成為業界翹楚。
今年6月,眾泰公布了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募集資金不超過60億元。其中的47.3億元,將用于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開發及研發能力提升項目。
很快這筆錢就找到了用武之地。
8月19日,眾泰發布公告,與重慶市璧山區人民政府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項目開發建設領域構建深度合作關系。
根據協議,眾泰將在璧山建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研發及生產基地項目,改造并建成年產10萬輛新能源整車生產基地。
目前,眾泰汽車分別在杭州、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地設立研發中心。同時,擁有i-AFA、i-BFA、i-LFA三大智能化新能源平臺架構。產品覆蓋A00、A0、A、B和C級市場。
單單看這份家底,眾泰不比今天任何一家新勢力造車差。
今年9月工信部新車申報名錄顯示,眾泰子公司湖南江南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申報了一款名為U2的小型純電動車。
這個產品信號已經證實,眾泰的新能源之旅,仍將從入門級純電車開始。
鑒于多年來眾泰在這個細分市場的造詣,未來全新設計的眾泰純電車將對零跑、哪吒等新造車的走量產品構成嚴重威脅。
寫在最后
對于眾泰,我們的情感是復雜的。
因為它造出了廉價又漂亮的產品,讓我們得以及早圓了一個汽車夢。又因為它產品所謂的漂亮來自于精準高效的模仿秀,讓我們對它又報以輕視、嘲笑。
看眾泰的過去,如普通的我們看自己。
明明知道平庸的生活既主流也真實,偏偏在偶然獲得一個小確幸時,泛起一絲絲不愿意和生活和解的躁動。
眾泰回歸,希望不是狗尾續貂,而是真正的大圣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