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木里古鎮簡介-蘇州木里鎮有什么好玩的
古鎮同里座落在蘇州吳江區,距蘇州市區18公里,始建于南宋紹興(1131一1162)初。古鎮內有15條相互貫通的河道,49座石橋與之相連接,被稱為“東方威尼斯”。保存有大量明清民居建筑,面積達11、2萬平方米。
同里古鎮
在松澤文化和良渚文化時期,同里所在地區已經形成村落,先秦時期形成集市。唐朝初年名銅里,南宋紹興年間,同里始設巡檢司,正式建鎮。元明同里又名同川,因鎮內三條東西流向的河流呈“川”字型。
退思園
走進同里古鎮,肯定先要去游覽“退思園”,退思園始建于清光緒11至13年(1885一1920),是清朝官員任蘭生被罷官回鄉后所建造,園名引自《左傳》中的“林父之事君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之意。
退思園旱船
看慣了蘇州園林,覺得退思園太小了,但參觀后就覺得不可思議,能在占地面積僅5674平方米,卻在有限的地域和空間內,建有住宅、茶廳、正廳及家人居住的兩幢小樓,建有庭院花園。
圍荷花池建筑物
花園面積占整座宅園一半以上,以荷花池為中心,曲廊宛轉環繞荷花池南、北、西三面,將園內所有建筑連接在一起,南邊建有迎賓館“歲寒居”,供主人會客宴客之處。園南建有坐春望月樓,是供客人居住的地方,園北有旱船和假山小景。
退思園陳列的碑刻
退思園是一座小型園林的典范,是非常值得游覽的地方,領略我們工匠們的偉大智慧與才能造就的杰作。
2000年11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1年6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同里被列為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同里古鎮還有三個古代廳堂值得仔細看看。
嘉蔭堂
嘉蔭堂始建于民國,保存完好是座仿明代結構“紗帽廳”的大堂,因梁頭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而得名,上梁上刻有三國演義“三英戰呂布”,“古城會”等八幅戲文故事透雕,已被《中國戲典志:蘇州分卷》收錄。
嘉蔭堂
崇本堂建于民國元年,由門廳、正廳、前樓、后樓等組成,內部雕刻有全套《西廂記》的故事,以及“紅樓夢十二金釵圖”。
崇本堂
崇本堂南面小河上有三座橋,太平橋、吉利橋和長慶橋。同里當地人有“走三橋”的習俗,每逢婚嫁喜慶或老人六十六歲生日,必定去“走三橋”,以圖吉利。
三橋
介紹說“走三橋”習俗形成于何時難以查考。使我想起小時候在蘇州胥門一帶,好像也有走三橋的習俗,大人抱著小孩走三橋,圖個健康吉利什么的。
耕樂堂
“耕樂堂”在上元街124號,是明代處士朱祥所建。
泡壺茶
觀觀走走半天功夫過去了,喝杯茶吧。同里有“南園”茶社,位于同里古鎮最南端,比較安靜。茶社建于清代(1636一1912),清代磚木結構,面積約400多平米,可以品嘗各種檔次的紅茶、綠茶、花茶,還供應熏青豆、羅卜干等各色茶點。欣賞“苑班”的江南絲竹、宣卷、評彈、戲曲、小調等曲子。
聽一曲歌
我泡上一壸茶,慢慢地喫,靜靜地享受這古雅氛圍的下午茶,回想一下游覽同里的風光與人情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