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花園后人訪談、朱家花園 后人
2021年5月24日,建水朱家花園
今天去逛有“滇南大觀園”之稱的朱家花園。
朱家花園位于建水翰林街,是清末當地鄉紳朱渭卿弟兄的私家園林,建筑占地兩萬多平方米,其中房屋占地5000多平方米,主體建筑呈“縱三橫四”布局,房屋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層出有致,空間景觀層次豐富且變化無窮,仿佛“迷宮”一般。
朱家花園
從門口進入,就看到這個圓門上方寫著“循規蹈矩”,這是朱老爺子告誡子孫,無論在外身居何職,知名度多高,回到家里就都是普通人,一切都必須遵循長幼有序,循規蹈矩;背面是“謹言慎行”,意思是走出了這個家門,凡事必須小心謹慎,切勿因一念之差而禍害家庭,這是朱家的家訓。
朱家花園最為精致的是以花中四君子“梅,蘭,菊,竹”命名的內宅院子,各有內涵和寓意。
梅館以梅花為主題,在院落的板壁和門窗上多繪制梅花及題寫以梅花為主的詩詞楹聯。梅館主要是朱家子孫輩居住地。
蘭庭是當時朱家核心人物朱朝瑛的住所。當時朱朝瑛在生意場上和他的政治生涯之中也不缺乏蘭花的氣質,蘭庭正房是全宅的主體建筑,其面闊為三間,前面帶廊,左右連接護耳,是“三間六耳三間廳”的典型布局。
朱朝瑛的居室不對稱。內高且斜,是“歪門邪道”,有辟邪之意。
竹園最大的一個亮點是通過菊苑雕花屏門又稱格子門,分為天頭,地腳,上腹,下裙,玉腰,稱為五福臨門,即一求長命百歲,二求榮華富貴,三求吉祥平安,四求行善積德,五求人老善終。它是幸福美滿,稱心如意,升官發財,長命百歲的總概念,竹園主要是長輩居住。
這棵葡萄樹很有來歷,它是解放后,朱家花園收為公產作為部隊醫院時,一個醫生種下的,距今已經有50多年了,每年7—8月成熟,現在5月已經果實累累,很是誘人。
菊苑是第四個院落,在菊苑中間有一個盛滿水的石缸,稱為“門海”,以比喻缸中水深似海可以撲滅火災,故稱“吉祥缸”,除了蓄水防火外,它還起到賞花觀魚,調節氣溫的作用。
這是院子里水缸種出來的蓮花。
這是朱家院子里的一口井,看似普通,卻是奇妙之處,不僅井內的水從不干竭,更妙的是它的水位始終比地面高,井水沿井壁上的小孔流出,民間有“水即是財”之說,即“水涌財旺”,所以朱家當年在生意場上滾滾風云,財源廣進,朱家水井被建水當地人稱為“建水十八怪—朱家井水漫井外”。
這是朱家的水上戲臺。
戲臺前面的池塘,開滿蓮花。
其實,朱家花園的每一片磚瓦,每一幅字畫都在透露著這個家族內心的秘密,所有富有寓意的精妙絕倫的門窗雕花,讓我們感受到的依然是一個家族在傳統的道德禮儀下面,那顆豐富而深厚的內心,那種寶貴而傳統的堅持。
這個“中將第”牌匾是朱家花園的主人朱朝瑛參與辛亥革命臨安起義后獲得中將銜時所制的。
朱朝瑛,清末民初革命家。朱家祖上是湖廣麻陽縣人,于明代流徙到云南建水,經營茶葉,絲綢,到清代又開釆錫礦,成為清朝臨安府的巨富,當時朱氏家族己經發展到叱咤于整個滇南黑白兩道的巨大家族,其威力足以影響到滇南甚至全省的政治和經濟。
朱朝瑛就出生在這樣的富裕家庭中,早年為家族利益曾鼓動礦工起義,被迫逃亡日本,思想日益革新,在云南辛亥革命中,他領導建水起義。中華民國成立后,朱朝瑛被委任為臨元鎮總兵,總南防各營。還授陸軍中將銜、三等嘉禾章。但是,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后,朱朝瑛卻站錯了隊,投靠袁世凱,給朱氏家族招致抄家的滅頂之災,在此后的云南軍閥混戰中,朱家再次被卷入其中,淪為了軍閥混戰的犧牲品,朱家三次被抄家,朱朝瑛也于1929年懷恨病故,時年六十歲,曾經叱咤風云的商人落得個抑郁而終的結局。至此,滇南巨商朱家一蹶不振,日漸衰微,最終悄然消亡。
站在朱家花園的門口,望著這座古色古香的豪華大宅,想起它曾經的繁華,而今的落寞,據說朱家的后人如今都在國外,留下這座祖傳的豪宅不知有何感想,也許當年的政治斗爭太過殘酷,所以他們才避走異國他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朱家的幾經沉浮,確實令人唏噓不已。有道是富不過三代,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此刻,我腦海中閃過“紅樓夢”中結尾中的詩“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
朱家的后花園,更是充滿江南風情,亭臺樓閣,飛瀑流泉,假山奇石,香花異草,目不暇接,小路蜿蜒起伏,曲徑通幽,拱橋相連,溪水潺潺,長廊通幽,雕梁畫棟,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