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召無量寺詳細介紹-大昭寺供奉的是誰
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在古時候被形容為“一半城池一半廟”,可見呼和浩特所建的寺廟特別多。其中“大召無量寺”就是明清時七大召之首,規模龐大。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傳奇的大召無量寺,了解這座寺廟的傳奇故事。
大召無量寺是在明朝萬歷年間由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領阿拉坦汗建造的,阿拉坦汗是成吉思汗后裔,因此大召無量寺備受當朝帝王的關注,朝廷給這座寺廟賜名為“弘慈寺”。同時,大召無量寺的建設與呼和浩特這座城市的起源息息相關。在寺廟建成的同時,也在寺的附近建立了一座城,名為歸化城,這就是呼和浩特的舊城。
后來,五世活佛入京途中來到無量寺講經,無量寺更加聲名遠揚。更為傳奇的是,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平定了葛爾丹叛亂后,還在無量寺住了一段時間,并賞賜了寺廟御用的雨傘。從此,無量寺取消了藏傳佛教立活佛的傳統,以表達對康熙的敬愛。康熙知道后龍顏大悅,下令撥款修整大召無量寺。從此,寺中多了帝王家的建筑樣式,還供奉起康熙崇拜的關公,成了一座“帝廟”。
如今的大召無量寺歷經百年風雨,現存面積有四千一百多平方米,沿著中軸線分別有牌樓、山門、天王殿、菩提過殿、藏經樓、東西配殿、九間樓、廂房等建筑。其中寺內的主要建筑——大雄寶殿,采用漢藏結合的建筑樣式,獨具特色。寺中有各式各樣的藏品,其中銀佛、龍雕、壁畫是大召無量寺的“三絕”。此外,大召無量寺每年還會舉辦晾大佛、跳恰木、送巴令等佛事活動,形成了經典的“大召文化”。
說了這么多,您一定對大召無量寺有些好奇了吧?這座由成吉思汗后人建造、與康熙皇帝淵源深遠、不設活佛、漢藏文化融合的寺廟就是這樣一個獨特而多元的地方。現在世人有機會一睹大召無量寺的風采,是佛教和文化傳承的幸事呢。
關注,聽景點故事、學習旅行文化知識,下載三毛游a.p.p解鎖更多好玩功能,游覽的時候別忘了帶上三毛游哦,游玩的同時也聽一聽大召無量寺的歷史和故事,也會有不同的體驗和收獲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