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大昆蟲博物館—中國十大昆蟲博物館在哪里
來源:【四川日報-川觀新聞】
視頻加載中...
川觀新聞記者 陳昊 成都觀察 楊柳 文/圖/視頻
大千世界,昆蟲種類繁多且無處不在,但要看到昆蟲界的“世界之最”,卻鮮有機會。
在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腳的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有很多“世界昆蟲之最”。這里有世界最長的昆蟲、最大的蚊子、最大的蟬……有“世界之最”名號的昆蟲就有70多種,館藏量超過100萬件。
5月21日,川觀新聞記者走進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探秘奇妙的昆蟲世界。
領略昆蟲“世界之最” 3件藏品獲吉尼斯世界紀錄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從當天起,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推出“養只昆蟲做朋友”特展。展覽分為“欣賞昆蟲之美”“尋訪身邊的精靈”“養只昆蟲做朋友”“與蟲共舞”四個單元,系統性地介紹一年四季中人類應該如何與昆蟲交朋友。
特展區位于博物館一樓大廳,放眼望去,滿眼都是昆蟲標本,令人應接不暇。“這是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蟲——越中巨齒蛉,翅展達21.5厘米,你別看它有點像蜻蜓的外形,它可比蜻蜓有‘潔癖’得多。”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說,越中巨齒蛉是“水質指標”昆蟲,其幼蟲對水中污染物的敏感度是蚊子幼蟲的一千倍,一般生活在高含氧量水體里,“有它的地方,水質肯定好,幾乎沒有污染物。”趙力說,眼前的這只越中巨齒蛉是在青城后山味江發現的,也從側面印證了當地的水質。
該館收藏的越中巨齒蛉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世界最大的水生昆蟲”證書。除此之外,館里還有兩件藏品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證書,分別是世界最長的昆蟲——中國巨竹節蟲、世界最大的蚊子——巨大蚊。
在博物館里,還可以看到世界最大的蟬——帝王蟬,它的翅膀展開約有20厘米,洪亮的叫聲可達90分貝。而世界上翅膀面積最大的蛾子——蛇頭王蛾,它的翅膀有420平方厘米。有些昆蟲標本要費些眼力觀察了:館內展出的標本中,有很多善于偽裝的有趣昆蟲,比如模擬樹枝的竹節蟲、模擬樹葉的枯葉蝶、模擬蘭花的蘭花螳螂等。
中國一級保護動物——金斑喙鳳蝶。
在展出的2萬多件標本中,還有我國唯一被列為一級保護動物的蝴蝶——金斑喙鳳蝶。“這種蝴蝶數量稀少,每年在野外出現的數量比大熊貓在野外出現的數量還少。”趙力說,為了保護中國西部珍貴的昆蟲資源,該館收藏有大量我國各地的蝴蝶、昆蟲標本,其中蝴蝶標本占我國已知種類的95%以上,是國際學術界公認全球收藏中國蝴蝶種類最齊全的博物館。
制作數字昆蟲標本 打造三維超高清藏品展示系統
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既重視展示,也著力科研。該館對以四川省和中國西部地區為重點的中國蝴蝶等珍稀和觀賞昆蟲研究歷史達30余年,與多家國際頂級權威昆蟲學組織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擁有雄厚的科研基礎。
同時,該館將博物館變“課堂”,大力開展公共文化服務,加強面向社會、特別是青少年的文化科普工作力度,舉辦一系列科普活動。2018年9月,該館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2022年2月,被中國科協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
小觀眾觀展。
在博物館的數字化打造上,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一直在探索。2019年,該館與谷歌公司合作,打造了十億像素級的超高清網絡實景昆蟲博物館展示系統,給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覺突破。
目前,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正與上海交通大學研究團隊合作,采用被稱為時域技術的三維展示技術制作數字昆蟲標本。這一技術在不同的光線場景下對昆蟲標本進行高精度掃描,放大昆蟲標本的細節,讓觀賞者可以全方位無死角地觀賞昆蟲。
趙力介紹,該項目通過專門針對昆蟲標本開發的掃描儀器,對每一件標本進行長達20—30個小時的精細掃描,獲得8TB的數據,處理過程中會產生140TB的數據量,普通電腦甚至無法容納一只昆蟲標本的數據。
“通過數字昆蟲標本,我們可以看清蝴蝶翅膀上的鱗片以及鱗片表面細微的結構,還能看見甲蟲身上的金屬光澤,這些細節通過數字技術進行了捕捉還原。”趙力說,目前,該項目前期數據準備已經接近完成,下一步將利用這些數據進行藝術設計,爭取盡快將這個三維超高清藏品展示系統上線。
新聞多一點:
鎮館之寶:世界最長的昆蟲——中國巨竹節蟲
鎮館之寶:中國巨竹節蟲。
中國巨竹節蟲屬于竹節蟲目,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于2014年8月在中國廣西山區發現第一只雌性個體,長達62厘米,該館將它帶回成都后進行人工飼養。
其后代中最長一只個體達到64厘米,是土生土長的“成都蟲”,于2017年制成標本,成為絕無僅有的現存世界最長昆蟲標本。這條中國巨竹節蟲個體長度超出收藏于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前世界最長昆蟲——陳氏竹節蟲(Phobaeticus Chan's )7.3厘米,也是該館的“鎮館之寶”。
本文來自【四川日報-川觀新聞】,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