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在西湖的哪個位置?(西湖雷峰塔照片)
公元977年,日薄西山的吳越國大動土木,在西湖畔建成一座寶塔,作為忠懿王錢弘俶供奉佛螺髻發舍利而用,取名“皇妃塔”。然而世事難料,寶塔落成僅一年,吳越國就降宋滅亡,寶塔終沒能保佑的主人平安歸來。
站在巍峨塔前的錢弘俶不會想到,他一手興修的寶塔在千余年后有了一個新名字——雷峰塔,也不會料到它將在千余年間歷經朝代更迭,風雨飄搖中,帶著傳奇般的故事轟然倒塌。
黃土一抔,殘磚無數。看著眼前的遺址,雷峰塔曾經秀美的模樣已難再想象,“塔欲倒未倒之際,遙見塔腳微起黃煙……既而忽如黃霧迷天,殷雷震地,久之煙消霧淡,但見黃土一堆。”1924年,有人記錄下了雷峰塔倒時驚心動魄的一刻。
說起雷峰塔,很多人都會想起“白娘子”,想起那段廣為流傳的寶塔鎮蛇妖的故事。隨著故事一起沉淀在這里的,除了人們對白娘子忠貞愛情的贊嘆,還有雷峰塔無法復刻的美景和傳奇的經歷。
《白蛇傳》中,娘子水漫金山救許仙,被法海鎮在了雷峰塔下。法海收了白蛇后曾說:“雷峰塔倒,西湖水干,江潮不起,許汝再世”。或許是大家都不喜歡法海拆散姻緣,從來沒有一個妖,能像白蛇這樣,賺取如此多的同情。對于雷峰塔的倒掉,也成了許多人心底的期盼。
雷峰塔的倒塌當然和眾人的心心念念無關,卻也并非偶然。千余年間,它守著西湖這樣的盛世美景,身世卻如一位經歷坎坷的老人,飽經滄桑。
北宋末年,雷峰塔在戰火中被燒毀塔的外圍木構建筑,南宋時才重修一新,也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這座木結構的寶塔玲瓏雅致,每層上翹的飛檐上掛滿風鈴,和風吹過,清脆的鈴聲此起彼伏。
只可惜,好景不常在。明代嘉靖年間,倭寇大舉進犯,杭州被圍,戰火中雷峰塔遭受了第二次火劫,僅存塔心。自此,雷峰殘塔頹然,秀麗的保俶塔與蒼涼的雷峰塔便有了“保俶如美女,雷峰如老衲”之說。
歷經兩次火劫,千瘡百孔的雷峰塔又頑強挺立了三百余年。由于有人不斷抽取塔磚,加上年久失修、日曬雨淋等原因,終呈搖搖欲墜之勢。詩人徐志摩曾寫道:“1918年9月29日,路上我們逛了雷峰塔,我從不曾去過,這塔的形與色與地位,真有說不出的神秘的莊嚴與美。塔里面四大根磚柱已被拆成倒置圓錐體形,看著危險極了。”這段話距雷峰塔倒塌僅隔6年。
倒掉的雷峰塔,如今已被重新修了起來,新建的塔為中國首座彩色銅雕寶塔,掩在西湖的絕佳風景中,像極了美人腮上的一顆痣。南來北往的游客大凡來到西湖,都要來到這里把玩一番。深藍的夜幕下,人與蛇的纏綿愛情、吳越國在亂世里獨樂一方的過往,都在述說著這段流傳千載的越地傳奇。傳奇,是人間的念想。(歡迎您在評論區點贊留言,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 落榜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