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30里風區在哪里—新疆三十里風區和百里
視頻加載中...
(請在WiFi環境下播放,土豪隨意哦)
晨報全媒體訊(文/記者 張夢雨 通訊員 張偉 圖/視頻 首席記者 張萬德 )10月14日,受到北疆降溫天氣的影響,新疆著名的“三十里風區”也遭遇了今年最大的一場暴風襲擊。而這一段正是新疆公安廳總隊高等級公路支隊吐魯番大隊管轄,當天19時許,風區瞬間風力已達11級,就在所有的車輛都面對風區“望而卻步”的時候,高速的劃破了肆虐的風沙,展開了長達十個小時的救援,五六百名被困群眾及時得到救援和疏導。
10月14日16時,“三十里風區”風力開始增強,到19時許,瞬間風力已達11級,有個別車輛玻璃被打碎,高支隊吐魯番大隊開始對吐魯番到烏魯木齊、小草湖到吐魯番的車輛進行管制,民警也開始進入風區對被困車輛和人員進行救援和疏導。由于風區正處在道路改擴建施工期間,16公里道路都為借道通行,車輛通行受到的影響較大。據初步統計,當天有200多輛車被困,30余輛車玻璃被打碎,2輛車被吹翻,高速共救援和疏導受困司機和乘客五六百人,部分人員被轉移到小草湖服務區,還有部分車輛和人員就近疏導到風區的華能小草湖發電廠避風。15日早晨9點,隨著風勢減小,解除管制,16時許,所有滯留在沿線休息區的車輛全部駛離,烏魯木齊到吐魯番雙向恢復正常通行。
:每一次救援都是一場生死考驗
14日19時30分許,晨報全媒體記者也跟隨高支隊吐魯番大隊深入風區。當時天色已晚,漫天的風沙也讓風區完全籠罩在一片沙石當中。高支隊吐魯番大隊副大隊長花豐下午6點鐘就進入風區,在距離小草湖收費站大約15KM的小草湖立交第一避風港的位置,幾十輛車被困于此。根據經驗,花豐讓幾輛重型半掛貨車橫著停放在迎風位置,為受困人員隔出一片風勢稍小的空間。然后逐一開始對于受困車輛進行檢查,車窗破損的車輛只要能夠行駛的,駕駛員留在車內,由警車帶道駛出風區。看似簡單的工作,在11級大風中卻進行的艱難無比:一輛轎車陷在沙土中動彈不得,車上兩名男子下車與花豐一同推車,可是沙石劈頭蓋臉打在每個人的臉上、身上,十幾分鐘的艱難努力,車輛終于“脫困”,花豐身上已經蓋了厚厚一層沙土,連高速反光制服的顏色都無法分辨了。僅僅距離轎車十幾米的距離,兩名男子迎著風卻根本走不過去。在花豐的攙扶下,三個人跌跌撞撞終于到了轎車跟前,將兩人送上車,花豐緊緊抓著車門的把手慢慢移動到車尾,在風中一步三退繼續朝下一輛車走去……
22時40分許,將前往烏魯木齊方向的道路疏導通,花豐和民警高生韜繼續開車巡邏,對前往吐魯番方向的車輛進行救援和疏導。沿途個別車輛的司機面對狂風肆虐扔下車躲避到周圍大貨車上,民警只能一次又一次停車下車去尋找司機,而這個開關車門的動作,在當時瞬間風力已經12級的風區內卻是一個極其危險的動作:頂著風要非常費勁將車門打開一道縫,然后緩慢推開能夠勉強鉆出去的空隙,然后迅速出去,要知道在12級大風中,一旦脫手,車門就有可能夾傷手腳,而如果開門太猛,車門就會被大風扯掉……下車后要先抓緊把手,在瞬間風力較強的時候,一旦冒然松手就可能被風吹倒,甚至被重重砸在車身上。上下車還不是最危險的,連貨車都能掀翻的狂風之下,高速的身影也顯得非常單薄無力,在救援和疏導車輛的時候,狂風常常就將往正在行駛的大貨車上“推”,而漫天的沙石噼里啪啦打在身上,一個拳頭大的石塊砸在高生韜身上,他險些跌倒,事后他告訴晨報全媒體記者:“當時我都覺得快死了,全身都被沙石打,在風聲的呼嘯里根本聽不到車打喇叭的聲音?!?/p>
到15日清晨2點左右,風區所有被困車輛和人員全部救援和疏導完畢,救援期間吐魯番大隊出動警車12趟次,30余名參與救援和疏導。
記者親歷:風沙中每一次呼吸都是奢侈
跟隨高速在第一避風港位置救援的過程中,晨報全媒體記者也感受到了大風的威力:瞬間風力達到11級的時候,晨報全媒體記者在風中完全站不住,在高速的攙扶下才勉強沒被吹倒,而狂風卷起的沙土石子一直打在臉上,不但沒辦法睜開眼睛,每一次呼吸鼻子都被沙土堵住,只要張開嘴,嘴里就立刻被沙石填住……呼吸都成為一件奢侈的事情,采訪也更加艱難,晨報全媒體記者拍攝過程中,必須大喊著和被困人員對話,否則就被呼嘯的風聲蓋住,一段短短一兩分鐘的采訪,嘴里已全是沙土,因為被風沙迷眼,眼淚直流,臉上的土也和著眼淚成為花花的一片。
21時45分許,當瞬間風力達到12級,為了不影響救援工作,晨報全媒體記者暫停了采訪進入抗風車,而此時由于道路已被堵死,晨報全媒體記者也被困在抗風車內。車輛一直在劇烈搖晃,伴著沙石擊打車身的聲音,根本分不清車是走還是停。而車窗也已經蒙上了厚厚的塵土,很難看到窗外的情形,一位迷路司機敲窗求助,只是打開了車窗一下,車窗的縫隙就被沙石填住,車窗被卡住無法關上。陪同晨報全媒體記者一起在風區采訪的高支隊宣傳科張少波立即將記者的頭按在座位以下,避免被沙石擊傷,同時立即清理車窗,進行修理。好在有驚無險,張少波告訴晨報全媒體記者:“一旦車窗關不上,駕駛員根本就無法繼續開車,在這樣的狂風下能見度只有五米左右,車內如果也是飛沙走石,今天我們也會被困在風區,必須對所有記者采取轉運。”
從風區回到小草湖服務區已經是15日凌晨0點左右,整整6個小時,晨報全媒體記者和所有救援都沒有吃過任何東西,對于被困人員來說,每一分鐘都是至關重要的。而由于根本沒辦法上廁所,所有救援人員沒敢喝一口水,到了凌晨1點,由于不停在和被困人員喊話溝通,進行拉網式搜索被困人員,花豐的嗓子完全啞了,說不出一句話。
獲救人員:看到高速就哭了
“婦女、孩子、老人先上車!”14日21時許,在風區一輛大型客車玻璃全部被打碎,高速趕到現場后有序進行轉運:“所有男人都先幫忙,然后躲在車下,我們馬上回來接你們!”一名婦女看到亮起的瞬間,痛哭失聲。一位外地前來新疆自駕游的游客告訴晨報全媒體記者:“我們一車三個人,出來沒看天氣預報,沒想到遇到這么大的風,車的玻璃全部被打碎了,不知道往哪躲,就往后排座位下面鉆?!彼浅<拥卣f:“我們就一直在祈禱,真怕過不了這一關,聽到有人在窗外喊我們,抬頭依稀看到衣服上有兩個字,當時就感覺眼淚都快掉下來了,有救了!有救了!”
據初步統計,當天有200多輛車受困,30余輛車玻璃被打碎,2輛車被吹翻,吐魯番大隊共救援和疏導受困司機和乘客五、六百人。然而,晨報全媒體記者在采訪中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一名摩托車駕駛員在進入風區后被困,要將其帶往安全地帶,可是他卻抱著自己的摩托車不撒手,再三勸說:“風馬上就更大了,這個時候生命安全最重要!”最終,在幫他把摩托車移到橋墩的避風位置后該駕駛員才上了警車接受了轉運……在小草湖前往吐魯番方向路口位置,高速也進行臨時管制,然而依然有個別車輛非要“闖卡”,告知司機風區風力已達11級,駕駛員卻稱:“沒事,我能開出去呢,你讓我進去看看,我自己想辦法……”這樣的情況也給救援和疏導帶來了更大的難度,為此高速也再次提醒廣大駕駛員,隨著冬季到來,惡劣天氣將增加,請駕駛員出行前一定要關注天氣變化,一旦遇到惡劣天氣請提前調整行程,不要抱有僥幸心理,遇到交通管制一定要服從指揮。
【如有爆料請撥打晨報熱線0991-8801111】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