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网,国产一级二级在线,华网资讯,国产一级二级视频,华网头条,国产一级二级三级视频,华人网络家园

寶馬lci是什么意思、寶馬i和li是什么意思

首頁 > 汽車 > 試駕評測 > 正文

寶馬lci是什么意思、寶馬i和li是什么意思

自我安慰+解釋給看官們聽:“440i M,在寶馬的分類里,有M Car,有M Performance Car,還有M Sport Package,M40i、 M50i、 M60i,向來都有小M的稱號,再加上頻繁出場的黑武士,所以本文我歸類到M車型系列中”

寶馬lci是什么意思、寶馬i和li是什么意思

選車

簡單粗暴的過程(Not really)

我和女朋友最近一直在琢磨這個事,女朋友是時候添一臺自己的車了,我們只有一臺車的時候,多少還是有些不方便,而且有一臺比M4更舒適一些的車,日常駕駛也會好一些。

決定了再添一臺車是必要的時,選車就提上了日程。

接下來,開始糾結:

首先, 她說她不喜歡SUV(我心里暗喜,不喜歡SUV,喜歡雙門轎跑,愛好與我相配!!)

然后我們只有兩個人生活,一直用M4,兩門四座完全足夠用,而且偶爾帶朋友一起出門4系的后排空間非常之大。

于是車型目標鎖定:兩門四座Coupe車型,至于國籍,一開始也看過美國車,畢竟美國車夠酷。我也曾是個忠實的美國車粉,現在依舊是,只是現在轉投GM陣營了。

女朋友選車的要求并不多,但是很具體,

第一重要:HUD抬頭顯示,

第二重要:倒車影像,

第三重要:最好是LED大燈

第四重要:盲點監測之類的安全輔助功能

第五重要:導航要好用

第六重要:操控要好, 要好開

...好吧,羅列出來發現要求并不少...

在有限的預算之內,我建議,因為我比較熟知美國二手車市場,對二手車的買賣以及檢驗過程稍有些了解。

所以,買一臺準新車,比買一臺全新車要劃算得多,因為按照大多數普通量產車的市場表現,“新車到手打八折”定律一直是適用的。這里說的普通量產車是指保時捷911 GT3這類神車除外。

這里大致說一下二手車的市場,美國的二手車市場相對來說規范一些,通常情況下,如果車子出了意外撞了或是被刮擦,只要車主報了保險并修車,就會在Carfax上有記錄可查,任何關于車輛的記錄,購買時間,保養記錄,事故記錄,維修記錄,保修記錄,車子的Title類型(美國常見有Clean Title,就是什么大事也沒發生過的,Lemon Title,新車買到手同一個問題不斷出現兩次以上的,按照法律規定SSSS應將此車從客戶手中購回,并給車管所匯報Lemon Title,第三種最可怕,Salvage/Rebuild Title,基本上就是完全撞報廢,或是大梁受損之后修復再拿出來賣的車。這種壞到骨頭根的車千萬不要碰,買到手到處都是毛病。)

準新車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這些車里程數大多在1W英里以下,年限也很新,2017,2018,寶馬的官方保修期是5W英里4年。這樣車子買到手,保修期還有很長很長很長時間才過期,這樣也不怕車子出問題。

接下來說說具體車款。

個人偏好,沒怎么考慮過日本車,外觀、內飾都愛不起來。

美系?外觀帥是帥,可是帥得沒有氣場,和那種優雅的感覺。

歐洲車?嗯,應該就是歐洲車了,要么德系,要么英國車,不對,印度車。

我把范圍內力所能及的轎跑和跑車羅列了一下,

美系

Ford Mustang GT,大馬力后驅,18年改款,Sync 3用戶交互系統是美系車流行的觸屏系統中最好用的一個,內飾也較15-17款有所升級,儀表盤、閥門排氣,非常非常贊,屬于“我愿意為了排氣買車系列”。可惜沒有HUD抬頭顯示。460匹;但論設計和性能,我更偏好雪佛蘭Camaro SS,大馬力后驅455匹,配置方面比野馬更齊全一些,內飾設計風格也更有科技感,偏向歐洲風。

雪佛蘭Corvette C7,克爾維特,女朋友最喜歡的美系車造型,與Camaro SS同樣的引擎,455匹,6.2L V8,美國名聲最響的跑車。不開玩笑,我真的很愛C7的設計,伶俐,硬朗,之前在街上看到過美國妹子開著敞篷C7,真的帥。

至于道奇挑戰者,跑車中的SUV,或者SUV中的跑車,船一樣的車,車一樣的船...我開過R/T和SRT。這個品牌可能曾經輝煌過,如今真的...我喜歡Challenger的造型,復古、 硬朗。但這車值得喜歡的,只有造型...

美國車的賣點在于低廉的價格給你更多的動力,和一些酷炫的配置,但是論起人性化設計或者是細節?NAH,不提了,Pass!

畢竟作為一輛天天作伴的車,何時何地都得開的車,必須讓你覺得舒服,滿足,喜歡,才是對的選擇。

日系

英菲尼迪 Q60,外觀非常現代,運動,帥氣的車,但內飾真的有點過時,而且WiFi轉向系統的手感輕飄飄的,Pass...

歐洲車

英國車,不對,印度車,捷豹路虎,捷豹F Type?Nah;意大利車,好像沒啥?Alfa Romeo沒有實用的Coupe,瑪莎2018款=2008款,而且太高調,算了吧!

德國車,德系大法好,因為價位區間,所以不夠車況不錯的高性能版車型,而且普通版本也能舒適一些,稍微低調點。

C300、C 43 Coupe、E Coupe、A5、S5、TTS、430i、440i、M240i...

Audi的新A4、A5 內飾實在是太酷了,但是A5最新的是2018款,市面上二手并不多,而且多半配置并不齊全,雖然有Quattro四驅系統加持,方向盤輕如鴻毛,減分,無奈沒車源,喜歡也沒用。TTS后排稍小,車是個好車,車源也不太多。

梅奔的造型一直都不太是我們喜歡的類型,再加上新款CLS和A級的發布,越來越覺得走偏了...C 300 2.0T,無功無過,內飾屬于BBA三家中做工最佳。而且我個人還挺喜歡奔馳C中控臺的設計,但是懷擋減分。外觀有點肉肉的,減分。而且“每個女生都開C300”,是個真命題,跟別人一樣有什么意思,Nah C 43 AMG?有這錢干嘛不買M4?!一個普通V6加Tune就貼AMG標,其實骨子里與S5,M40i是競爭產品。

回到了BMW,寫到這里我覺得,我們最開始的選車標準就是簡單粗暴——依照BMW的車擬定了一個選車標準,然后套用在其他車上,快速分析一下利弊,符合度,Pass,再回到BMW,然后就可以說“嗯,我已經認真思考過了”,哈哈哈哈...

原來心里的信仰一直是BMW。無論從配置,個人情感,還是實用性和駕駛感受角度出發,BMW都無可挑剔。

M240i,2017年Car and Driver雜志(中國叫名車志)評選的年度10佳"Driver's Car"之一,駕駛者之車。與M2相差無幾的馬力,比M2還充沛一些的扭矩,配合M Performance套件和調校,短軸距,后驅,這些詞放在一起是不是聽著就好玩? 還有xDrive四驅可選,我更省心。

因為我教她開車是在冬天,用M4練習的,所以“馬力太大、需要四驅”之類的問題都不在考慮范圍內,當然如果是xDrive我會更放心一些。

當時也選了一些附近的M240i,約了試駕,2系的造型,短小精悍。我們去底特律看18年國際車展時,開的正是全新的2018 M240i,一路上8個多小時往返的路程,為我們帶來了很多歡樂,高速上舒適,也有樂趣。但是與修長的4系相比,缺少一點優雅,而且4系的尾燈更好看。最終讓2系Pass的,是HUD抬頭顯示。

女朋友不是很認路,所以導航會經常用到,而且作為一個新司機,低頭看地圖,扭頭看地圖都不怎么安全,而且練車時用M4的HUD和LED大燈真的會把人“慣壞”;猶豫了一大圈, 回歸了4系。所以最后就在430i和440i Coupe和敞篷這個范圍里找。 找到了好幾臺看起來都不錯的車。

只是有一個問題,4系這個車在美國的市場里,個人買下來的并不多,絕大多數都是私人Lease,Lease相當于長期租賃,一般租期1-2年,付月供,信用記錄非常好的話,美國人可以花總共1/3都不到的錢享受2年寶馬4系,租期結束再把車按照殘值買斷,或者還給SSSS。

所以4系是很多美國年輕或者中年人長租來玩的,加之美國人相對粗糙的生活習慣,很多人訂車時都沒有選配,有些人甚至不知道這些車還能選配...有些比較夸張的,甚至連導航,倒車影像都不選,這就是最棘手的問題,想買高配4系,耐心找吧...

配置簡述

北美BMW 4系配置簡述

4系選裝全都選上,可以增加的配置:全景倒車影像,HUD抬頭顯示,自適應全LED大燈,盲點監測,車道偏離預警,帶剎車輔助的前碰撞預警+行人預警,M自適應懸掛,M自適應轉向,M剎車,內飾全羊皮,儀表臺包羊皮,電動后風擋遮陽簾,M駕駛套裝(包含培訓課程和更高的極速)。2019款新增的配置有Car Play,自動泊車,液晶儀表盤,沒錯, 美國2019款才可以選液晶儀表盤!!!!!!!!

這一點別提有多羨慕國內了...而且國內標配的大燈也是全LED,而美國這邊還是氙氣燈...說起來,一個擁有諸多世界頂尖科技公司的國家,國民和政策對待新科技的態度竟然是如此的守舊,真的是...

而且我國后期加裝配置的花費和水平,遠遠領先美國,在這里要想裝個液晶儀表盤,6千美金,ID4升級ID6+CarPlay,全國范圍內居然沒人能保留“遠程服務”,加裝HUD全套下來要1W美金,這車買新的也就6w美金左右好吧?!忍不住要罵人了...

這些升級,我看朋友圈國內的改裝店一單接一單,駕輕就熟,價格合理,我若有閑錢,寧愿從國內買來設備自己裝,然后遠程刷電腦,沒錯,其他海外車友,這是個很靠譜的升級渠道!或者說,在美國,若是想升級不止一項你非常想要的配置,換車吧。

結緣

與小白結緣

在40多輛附近的備選車中,430i,440i Coupe和硬頂敞篷版都有,但是只有2臺有很多選配。

有一臺很老,是4系剛發布的那年,2014款,Nah,太老了,還是iDrive 4系統呢。

另一臺白色外觀,棕色內飾,除了自適應LED大燈,M剎車,自適應巡航之外,后風擋電動遮陽簾之外,其他配置全都有。2017款,1W英里以內,而且是私人車主,買到手的,不是Lease,對于4系而言,少見的好deal!

二話不說,聯系車主,5月份聯系到車主,接下來他度假,我旅行,直到8月底才正式去看了車子。

因為本就中意這車的各方面,親眼見到之后,更是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車主是一個私企老板,他夫人以前也有自己的公司,后來把公司賣掉,把手里的資產全部變現,現在幫著他丈夫一起管理公司。

應邀去車主家看車,快到目的地,我們開到了芝加哥附近的一片富人區...前麥當勞CEO,現在Ulta美妝店CEO都住在這里。

經驗告訴我,如果車主是個有錢人,那這車的車況應該不會差,價格和購買方面的商談也會很順利。

事實比我想象的更豐滿,車主是個愛車之人,親手洗車,打蠟,他夫人從小在父親的影響下,更是一個愛車的狂熱分子。應邀去他家車庫看車,嚴肅地說,這是除了我自己之外,我接觸車子這么久以來,遇到的第一個會和我一樣,把車內打掃的一塵不染,整潔如新的車主。

試駕過后,我和女朋友的眼神交流,她告訴我:就是他了!

定了

提車

回來路上,我和她商定,與車主預定了小白,我們準備資金到位之后,就把它提回家。

提車之前,為了保險起見,也為了避免麻煩,我讓車主把小白帶到SSSS店,做了全面的PPI(Pre-Purchased Inspection)這種付費檢查包含幾乎所有項目,整車的底盤,懸掛,動力系統,輪胎,剎車,輪轂,車身面板,漆面,是否重新噴漆,內飾磨損程度,和其他的機械系統和所有的電子系統,還有試駕,測量行駛時的NVH。還有比較日常的項目,四輪磨損,車輪動平衡,四輪定位。

到了約定的提車時間,我們空出了自己整個下午的時間,驅車200km去芝加哥附近提車,先去SSSS店拿了檢查報告,所有的系統全部檢查完畢,只有一個問題,左前輪的輪轂邊緣有一點小刮痕;Nah,No Big Deal!

所有電子系統都被檢查了一遍,檢查報告的原版電腦成宿記錄也有一份Copy,還是德語的,看到滿篇的Nein(德語的No)我完全放心了!

和車主商定,交錢,開車!按照美國的法律規定,即使是私人交易,也必須走正規程序,需要交稅,但是過戶之類的手續都非常簡單,也不需要兩人同時到場,只需要原車主在Title(相當于國內的車產證)上簽字,并注明轉讓對象的信息,再從車管所官網下載一份Bill of Sale,出售憑據,就可以了。

照片

提車大圖欣賞

羨慕車主的大房子,現在這一棟房子在這里,均價要150-170w刀一套。車主的夫人賣掉公司之后,為自己添置了自己的第6臺保時捷,911 Turbo S。

房子是車主自己設計的,因為他們夫婦愛車,所以車庫比房間數多。總共一個主臥,兩個客臥,6個室內車庫位,地面還鋪了瓷磚!

在這里給自己一個人生目標,希望自己日后也能有這樣一套房子,買自己的愛車。

車主家,我們和黑武士去接小白!

小白原來住在這個門里面

在芝加哥吃了日式拉面,打道回府

帶回家,夏季開了夜路,先洗澡!

黑武士也一起洗干凈

這個是Alpine白,如果是另一個礦石白,會更好看!礦石白是珍珠漆。

藍天白云特寫

2017款還是傳統機械儀表盤,雖然也不丑,但是我更想要液晶的!

2017款是寶馬的"LCI"(Life Cycle Impact,就是中期改款)除了頭燈,尾燈的造型有改變之外,iDrive 系統也有更新,2017款推出了iDrive5系統,支持無線連接手機App,包括BMW Connected,M Laptimer,還有QQ音樂之類的,在14-16款上,只能通過USB線才能使用這些App。

BMW的 Connected Drive,國內叫互聯駕駛,這個功能現在發展的非常之人性化,手機App就可以查看到各種關于車輛的信息,比如油量,上鎖情況,何時該保養什么項目等。部分車型可以查看充電狀況,還有部分車型可以在任何地方看車輛周邊的3D視圖。

基礎功能,可以上鎖,解鎖,給車通風,閃燈光,鳴笛。還可以定位車輛。

最有用的功能,就是可以提前把導航地址發送到車上,然后用車載地圖導航。有HUD的導航顯示,使用感受非常棒。而且北美這邊的BMW在線道路規劃,借用的是Google的服務器,因此路況信息和路線規劃都還挺及時,挺準確的。

在M4上使用感受就非常棒。新款,新系統,Even Better。

2017+的iDrive系統還支持Connected+功能,可以讓你在車內控制支持的智能家居設備。

前幾日BMW官方還發布了iDrive系統的智能語音助手,“Hey BMW”,類似于IPhone 的“Hey, Siri”。

在今年新發布的車型配備的iDrive 7系統上,還支持遠程啟動,甚至手機NFC虛擬車鑰匙等功能,確實酷。

昨天忙著提車,回到家已經也夜里了,今天天好,補上一組440i M xDrive的照片!

440i的后備箱雖然翹起沒有M4那么明顯,但是線條勾勒出的上翹還是很好看的。

M Sport方向盤,毫不夸張地說,是在目前所有車里握持感最好的方向盤,足夠粗壯,握在手里很飽滿,440i上用的是Nappa皮,M4是羊皮。

內飾顏色還不錯,個人感覺很耐看!

M4與440i的整體內飾氛圍相差并不多,可惜的是我們這兩臺車都沒有羊皮儀表臺。

個人最滿意的照片之二,我很喜歡BMW營造的這種配色氛圍,既不像美系車那么多鍍鉻件那么閃,也不暗淡。

M4中控,“全鍵”頂配

HUD抬頭顯示,帶限速提示,BMW限速提示的原理,是識別路邊的路牌,所以理論上可以刷出諸多道路警告標牌的提醒。

聚焦在半液晶儀表盤

HUD可以顯示需要轉彎的小地圖,在完全陌生的地方開車,有這個真是方面更多。

M Laptimer的啟動界面

這個是iDrive 5,只是不支持CarPlay,界面也沒有iDrive 6更直觀,但是足夠好用了!

iDrive 5的地圖,現在顯示道路的行進方向,這個功能非常之實用,因為我們這里到處都是單行道。實時交通路況信息的更新也很及時。至于興趣點信息,來自Google Map,所以非常靠譜,但是美國這邊我們已經習慣了通過街道和門牌號來導航,所以其實也不怎么用得到興趣點,即使找不到也沒關系。

地圖縮小后可以顯示Google地球,還有主要城市的天氣。

上帝視角倒車影像,為什么沒有前攝像頭?Huh?5系現在支持3D視角,那個才是真酷炫。

傍晚,女朋友開車到健身房,等她健身的時間,我又拍了幾張。

BMW最良心的一點,不論是性能車還是家用車,車身上所有關于空氣動力學的開口都是真的,從不做假的“出風口”只為好看,所有的車都會過風洞測試,會利用空氣動力學來保證車身穩定,減少NVH。

M4引擎蓋上的隆起,讓整個車頭看著更厚實。

440i的M前杠造型與M4的相差并不多,但下方有擋實的塑料片和霧燈,因為440i沒有那么多的輔助散熱器。

透鏡氙氣大燈,天使眼的結構與自適應LED大燈的天使眼光環有區別,后者光線更均勻,無論任何角度,看不到單個光點。

最最最最最最可惜的點之一, 就是這臺2017 440i沒有選裝全LED大燈,當時我們也問了車主,車主說“因為我們很少夜里開車呀,覺得沒用就沒選”,雖說理由正當,但是少了勺子燈,和LCI的全LED尾燈,2017款少了不少特殊感。

外拍

郊外風景

M葉子板標

對于有M Pack的普通車型來說,歐洲版前葉子板上會有和M Performance車型一樣的小M標,但是美國版什么都沒有。我在網站上買了一對原廠標,Guess What,80刀一對,簡直就是在搶錢...

但是,貼上之后,效果頓時不一樣了!

后視鏡上這個小三角就是盲點監測+并線輔助!

下雨天,新家門口開拍!

入秋了, 一場秋雨一場寒, 趁著下雨, 趕緊拍一組!

對比測試之前,先彈射!!!

M4 versus M40i xDrive;0-60 mph直線加速,彈射起步!

先來比一波數據:

  • 2015 M4,425匹,550牛米,后驅,1645kg,官方成績 4.1s
  • 2017 440i M xDrive,320匹,450牛米,四驅,1735kg,官方成績 4.6s

先來440i M的彈射,要激活彈射模式,機油溫度必須到達正常工作溫度,然后選擇Sport Plus模式,該模式下默認防滑半關,再將檔桿向左撥到M/S模式。

左腳踩住剎車,右腳將油門踩到底,油門踩到底會感覺到一個按鈕,踩下去,

接下來就會看到這個提示:彈射起步已激活;松開剎車,Go!

用車上的M Laptimer App作為記錄儀器,有來自ECU的行車信息以及GPS定位信息。

最后結果顯示4.7s,講道理,真的不錯。

接下來是M4彈射;先把三個模式分別放在Sport Plus,長按DSC按鈕完全關閉防滑,將檔桿向右撥一下切換至S,選擇三格換擋邏輯,嗯...這個準備過程步驟稍微多了點;然后同樣踩住剎車,地板油門,M4可以用控制定速巡航車速的撥桿調節彈射的引擎轉速,畢竟后驅,抓地力是一等一的重要,松開剎車,Go!

最后結果4.0s,已經跑了5.4萬公里的黑武士,老當益壯,功夫不減當年。

M440i vs M4!駕駛感受,對比測試

彈射的感受連同駕駛感受一起,放在這里說:

M4彈射時,強大的扭矩通過一根碳纖維傳動軸傳輸到后輪,輪胎溫度合適的時候,電子系統會控制輪胎的轉動,保證正好不會打滑空轉,車子猛地一下就沖出去,過了60,70,80,425匹馬力在這時就會凸顯出優勢,后程依舊可以很好地發力。最終1/4英里11.96s @117mph,合188km/h的尾速,0-120mph加速時間為12.39s。

60-120mph后段加速時間為8.39s,不知道大家的M3/4都是什么樣的成績,但是我對于這臺原廠的老武士,非常滿意了。

  • M4加速時,最大的G力為0.6G;
  • 440i加速時最大也達到了0.57G。

直線加速二者的感受,相差并不很多。M4更為生猛一點,因為后驅的天性,會給人一點怕怕的感覺。

440i有四驅加持,松開剎車的一瞬間只覺得大腦充血,四個車輪一起推著我往前跑,沒有打滑,沒有左右搖擺,沒有任何多余的動作。

二者差別最大的地方,在于整體的駕駛感受。 (駕駛的路況為市區,鄉村道路,高速公路,多彎山路,高速彎,低速彎,日常顛簸路面等)

先來說說M4,M4是在440i的基礎上,換掉了75%的部件,重新設計了很多與性能相關的改進,其中包括,M4的副車架與車架之間,是鋼與鋼的硬連接,直接固定在一起,用螺絲上緊,而440i和大多數家用車一樣,副車架與車架之間,有硬質的橡膠墊片,以減少傳到車內的震動和噪音。

所以在你駕駛過眾多的其他車型之后,換到M4,你會覺得M4的避震硬,但是硬得與眾不同,因為很多車避震硬了之后過顛簸路面會有明顯地彈跳動作,而M4過同樣的顛簸路面沒有絲毫的跳動,你會覺得很舒服但是覺得好像路面上的每一個縫隙你都能聽到,能感覺到。這就是副車架與車架之間沒有橡膠墊片的效果。從提升性能的角度出發,可以在車輪發出改變方向或者速度的動作時,迅速傳遞到整個車身,沒有橡膠墊片的緩沖效果。所以感覺更干脆。

整車的調校風格,M4非常平衡,不推頭,也不那么容易甩尾。但是若是再猛一點過這個彎,入彎前剎車,帶著一點剎車入彎,之后再小心地補著油門,穩住油門過彎心,再出彎。整個動作可以做的干凈利落,但是如果此時你的油門稍稍給多一點,車尾就會很快活地想要甩起來,這時候DSC會很平緩地收一點油門,很迅速地將車身姿態控制住。

在山路上,不可能開到M4的極限,所以只有自己的駕駛感受。總體來說M4彎道表現非常好,非常穩, 抓地力雖然沒有911 GT3那樣驚人,但是也很強,讓我可以很自信地過每一個急彎,知道自己一定不會滑。

直道上加速如果換擋邏輯放在3格,變速箱加檔的動作會非常猛,每升一檔會有被踹一腳的感覺,而且在3-4甚至偶爾4-5檔時后輪都會打滑一下。

總體來說,M4更像是一個被馴化的猛獸,平時很聽話,很馴良,如果調戲得當,會小小地爆發一點獸性讓你腎上腺素飆升。如果調戲不得當,獸性大發滑出路面,失控也是很正常的。

聲音方面,M4的排氣聲音低轉速時更接近V8的低沉,高轉速更像賽車的聲浪。在車內排氣加上ASD輔助聲浪,不論真假,感官的體驗是滿足的,有時還會聽到M DCT變速箱像賽車變速箱一樣的嘯聲,很機械的感覺。

可惜的是2015款M4沒有ZCP,排氣基本沒有什么回火聲。

相比之下,440i就沒有這么有野性,如果也類比一個生物來描述440i的感覺,這里插一句,如果是后驅440i/435i,我覺得如果M4是國家隊的運動員,那后驅440i就是省隊的運動員,少一點力量,少一點速度,也很快,但沒有國家級運動員那么快。

但是小白有四驅加持,有了xDrive的440i,與我的預想完全不同,它變了一個形象,不再是運動員,而是一個忍者,不論做任何動作,有四驅加持,做動作都悄無聲息,順暢,迅速,毫不猶豫。

彎道表現,如果用與M4一樣的方式過同一個彎道,是行不通的,駕駛者會感覺到害怕,因為440i xDrive版本前后都是225的四季胎...因此如果Trail Brake入彎就不容易推頭,俗話說得好,甩尾是副駕害怕,推頭是司機害怕。因為推頭救車的余地太小。

有四驅系統的車,當然是要讓四驅系統發揮作用的。

所以如果這樣操作:入彎前先減速,入彎開始,穩住油門,逐步加速,再多踩一點油門加速通過彎心,直接出彎。這時候這臺440i就完全是另一種感覺,入彎開始,腳從剎車換到油門,明顯能感覺到,油門踩下去開始,就有一股力量把車頭往彎心的方向拽,整個車穩穩地過了彎,不會推頭,不會甩尾,No Drama。這應該是xDrive版讓人感受最好的地方,會有另外一種刺激。

我嘗試180度掉頭,利用慣性掉頭時,車子用了整三根車道才完整地擺了過來,加油門掉頭時,兩根半車道就轉過來了!那種車頭被主動拽走的感覺對我來說真的是很好玩,會很自信地帶油門過每一個彎。

即使你入彎車速有點過快,稍微有點推頭,只需要大力步一腳油門,車頭就會被拉回來,整個車身迅速平穩地通過。這種感受在后驅車上是無法感受到的。

直道上, 因為440i畢竟只有320匹馬力,450牛米的扭矩,而且有四個輪子一起加速,所以你心里會有一種很放心的感覺:不管我怎么踩油門,都不會有事,我踩的猛一點,什么事都不會發生,只是會更爽一些罷了。

雖然作為家用版本,440i整個懸掛比M4軟了很多很多,但有自適應阻尼調節的加持,對彎中車身的姿態控制還是很到位的,雖然也有明顯的側傾,但不會有那種“車身無休止地倒向那個方向”的感覺。以50多km/h的時速快速通過一個小型盤道,連續三個比較急的彎道,車身姿態控制的非常好,基本沒有那種左右搖擺的感覺,加之440i的座椅腰部側向支撐的寬度還可以調節,就更穩健了。

有點可惜的是,這臺440i沒有選配M剎車,所以感覺剎車的力道比M4差了很多,雖然到最后也能剎得住,但是一開始會給人一種“完了,要剎不住了”的感覺,這種感覺挺糟糕的...

2017年重新調教過的ZF8變速箱,最激進的邏輯下也會有被踹的感覺,急加速時感受還是挺棒的。

作為一款家用車,變速箱至少有4個換擋邏輯, 這在家用車中,真是業界良心。Eco Pro模式一個最肉的邏輯,Comfort模式一個正常的邏輯,Sport和Sport Plus模式D檔一個運動一些的邏輯,和Sport 、Sport Plus模式S檔一個最激進的邏輯。

聲音方面,兩臺車同為3.0L渦輪增壓引擎,但440i的排氣動靜要小很多很多,但是Sport和Sport Plus模式下的回火聲,醉人。急加速時ZF8變速箱換擋速度非常迅速,每加一檔都有“卟”一聲,非常干脆,聽起來換擋動作干凈利落。

上面簡述了兩臺車激烈駕駛時感受的對比,接下來說說日常實際使用時的感受。

我是個比較節能人士,家里所有的燈泡都是LED,對汽車有執念,但是對好玩的混合動力跑車我也不抗拒。日常使用,不考慮油耗是不現實的。

因為市區和校區道路限速非常低,而且會頻繁地起步、停車。現在交通狀況比以前繁忙很多,每天還會有不少的堵車情況。

首先,M4是M DCT雙離合變速箱,怠速不會自己往前走,需要輕輕點一腳油門才能激活“緩步行進輔助”功能。這一點在堵車時,

平地上不用一直踩著剎車,加分,如果是連續走走停停的堵車,怠速不會自己往前走,減分。而且低速行駛時,加減檔時有頓挫,而且經常3降2會很猛地頓挫一下,加之怠速不會自己前進,每次輕輕剎停時,“緩步前進輔助”會再將車往前頂一點,如果剎車踩得不夠緊,就會覺得車子向前拱了一下。

所以城區緩行時,M4會覺得一卡一卡的,很明顯,這個非常影響舒適度,而且引擎制動效果也比較明顯,所以可以滑行的距離并不長。

而且2015年M4的自動啟停功能反應也較慢一些,等車停穩,等“緩步前進輔助”關閉,才會熄火,這個過程差不多至少也有半秒,起步時倒是輕抬一丁點剎車踏板就會重新打火,松開剎車直接開走,感覺和平時一樣。

相比之下,440i搭配的ZF8變速箱日常駕駛時,很順滑,沒有M4低速行駛時這諸多的問題,自動啟停系統反應也非常迅速,在車子剎停的一瞬間,發動機熄火,在腳開始抬起剎車踏板時,重新點火,然后剛好腳離開剎車踏板,換到油門,就繼續往前開。動作很順手,很合拍。

而且在Eco Pro模式下,空調可以被切換為更節能的設定,車速大于30mph 48km/h時,松開油門就會空檔滑行。這個功能對于我們這里多坡地形來說,很好玩。

而且可以看到自己空檔滑行的距離,省下的油可以為自己增加的續航里程,Eco Pro模式還有駕駛習慣的評估,就像Apple Watch鼓勵人運動的那些虛擬獎勵機制一樣。會讓人很有成就感,把開得慢、開得無聊變成一個有趣的事情。

這就是駕駛風格分析,預測和加速我都是五顆星!當你把五顆星都得到時,右邊藍色的路面就變成一閃一閃的平路,星星全都得到之前,藍色的路面上有很多高高的隆起,像坑洼不平的路一樣。

自動啟停剛剛熄火,指針掉回Ready,中間藍色的字表示目前節省的燃油足夠我跑6.3英里。

右下角顯示的就是每次駕駛開始時,空檔滑行的總距離。

稍微總結一下,M4與440i M xDrive,都是性能很不錯的車,各有各的操控特點。M4更生猛,440i M less lethal。

歸功于如今的電子系統,不同駕駛模式下,車子的性格完全不同。

M4 先來:

  • Efficient模式:是個穩穩當當的中年人,一步一個腳印;
  • Sport模式:一個國家隊的運動員;
  • Sport Plus模式+3格換擋邏輯:完完全全就是個猛獸, 會有點兒嚇人。

440i M:

  • Eco Pro模式:老奶奶散步,不緊不慢的;
  • Comfort 模式:人到中年,穩當一點好;
  • Sport模式:一個健碩的小伙子,有沖勁兒;
  • Sport 模式+S檔:西裝。

(這里沒說Sport Plus模式,因為Sport Plus模式與Sport模式的區別就在于防滑半關)

這兩臺車都有充沛的動力,都是步履輕盈的運動車型,都是可以讓你開著開著就笑出來的車,都是優雅帥氣的4系。

DIY洗車,打蠟!

最近我買了一種新的液體蠟,Chemical Guys的液體蠟。效果非常不錯,下面上幾張圖看看效果。車漆的鏡面效果非常明顯,表面也很光滑。

M4是銀色飾條,440i是藍色飾條。這把M4鑰匙是某寶上買的殼,比原廠殼更有分量,質感更好,滿分好評。

備案號:贛ICP備2022005379號
華網(http://www.cdxdyzl.com)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

QQ:51985809郵箱:51985809@qq.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阳光房|封阳台|钢结构【河南郑州如意阳光房门窗有限公司】 | 武汉凯美隆窗帘厂家_定做商用窗帘_家用遮阳帘_涵盖电动窗帘_天棚帘_遮阳棚_凯美隆-专注遮阳产品 武汉净化机-武汉全热新风换气机-武汉静音送风机-武汉东信新风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山东宝沣新材料有限公司| 紫铜箔(带)导电胶带定做,定做紫铜箔(带)导电胶带厂家[价格]-艾飞敏铜箔 | 中国国际石油石化技术装备展览会|振威展览 | 山东健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官网_深呼吸训练器_肋骨固定板_放疗定位膜耗材生产厂家招商 | 微型电磁阀_隔膜泵_活塞泵_微型水泵_微型真空泵_微型气泵【东莞市宗旨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长春网站优化,网络推广,seo快速排名,1.8元/词/天-同信长春网络公司 | 金刚石线切割-电火花穿孔机-中走丝线切割-泰州锐特 | 搅拌摩擦焊-搅拌摩擦焊接机床-搅拌摩擦焊设备厂家-精科大恒 | 天津止回阀-止回阀报价/哪家好-天津蝶阀/进口阀门/通风蝶阀批发-闸阀阀门/球阀生产厂家-天津凯维斯阀门制造 | 勺子互联-b2b电子商务平台,免费产品发布 | 厦门空压机-厦门空压机出租-厦门钻机出租-厦门岩立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潍坊志扬机械有限公司_扫地机-抓蔗机-履带运输机-自上料搅拌车 | 箱式电炉,箱式烧结炉,箱式马弗炉,箱式实验炉,高温箱式电阻炉,箱式加热炉,箱式退火炉,箱式真空气氛炉洛阳研博炉业有限公司 | 新能源洗扫车、新能源压缩垃圾车_新能源路面养护车_电动树叶收集车_电动扫地机_电动洗地机_高尔夫球车 | 混凝土修补-清水混凝土保护剂-仿清水混凝土-混凝土装修-混凝土色差处理-混凝土色差修复剂-德州唐荣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益家304不锈钢水管厂家|批发代理|价格|薄壁|广东益家管业有限公司 | 艺考培训-中影人教育 【官网】-中国艺考教育的引航者 | 扬州华工电气有限公司|环氧树脂管|金刚石绝缘板|U型绝缘槽|电解槽绝缘材料 | 山东胜王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反渗透设备,纯净水设备,污水处理设备,SWS系列全自动钠离子交换器,纯净水设备报价,活性碳过滤器,多介质过滤器 | 轻质隔墙板厂家-加气隔墙板_grc轻质隔墙板_空心实心复合隔墙板_水泥混凝土轻质隔墙板批发价格 | 丝杆升降机-蜗轮-滚珠-螺旋-swl丝杠升降机-德州润驰减速机有限公司 | 金雷诺机柜,GLN机柜,户外机柜,电力机柜,服务器机柜 | 济南货架|济南仓储货架|济南仓库货架|山东蕴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济南海纳特科技有限公司 | 水表_智能电表_抄表软件_ic卡水控机_电磁水表厂家-深圳市华熙仪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郑州离婚律师|婚姻律师在线咨询-河南锦盾律师事务所 | 呼吸家官网|肺功能检测仪生产厂家|国产肺功能仪知名品牌|肺功能检测仪|肺功能测试仪|婴幼儿肺功能仪|弥散残气肺功能仪|肺功能测试系统|广州红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便携式肺功能仪|大肺功能仪|呼吸康复一体机|儿童肺功能仪|肺活量计|医用简易肺功能仪|呼吸康复系统|肺功能仪|弥散肺功能仪(大肺)|便携式肺功能检测仪|肺康复|呼吸肌力测定肺功能仪|肺功能测定仪|呼吸神经肌肉刺激仪|便携式肺功能 | 通风方式信号控制箱_人防呼叫按钮_人防设备厂家–西安鼎兴自控工程有限公司 | 环球医网 | 带来健康生活... | 随州市东正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智能门锁管理-公寓管理软件-智能水电表管理系统-深圳安安智能 | 型材散热器,电子散热器,插片散热器-镇江市科创电子散热器有限公司 | 温州合发模架科技有限公司 | 思沃普智能会议预约管理系统-视频会议管理-信息发布-访客管理-会议运维-会议支持-工位管理系统 | 小字符喷码机,激光喷码机,喷码机厂家_山东闪创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备_MBR膜生物反应器_口腔医院/脱脂污水处理设备_酸洗磷化/喷涂废水处理设备-上海台江环保 | 上海互动多媒体公司_上海触摸屏软件开发_上海互动投影开发_上海VR虚拟现实制作_上海全息投影制作_上海互动轨道屏制作—盟邑数字 上海浩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FID读写器,IC卡读卡器,手持机,数据采集终端,电力仓库管理软件开发,固定资产软件,纱管标签,试剂管理,RFID试剂柜,档案管理,档案柜,智能货架 | 神魔录官网 - 收藏网址的地方,也是防骗小知识分享的地方 | 企业宣传片制作公司-广告宣传片拍摄-专题片,tvc广告制作-拍摄微电影影视公司-艺虎文化 | 托辊|滚筒|聚氨酯托辊|缓冲托辊|尼龙托琨|衡水良龙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 烘焙服定做_定做烘焙制服_工服定制厂家_烘焙服生产厂家-庆洋制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