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東柵景區路線圖-烏鎮東柵主要景點介紹
9.26,早6點,從酒店出來,直奔烏鎮。自從看了黃磊拍的《似水年華》,烏鎮在我心里便烙了印。這么多年的魂牽夢縈,今天,烏鎮,我終于來了!
中午11點多來到環河路的旅店。環河路兩邊全是這兩年新建的民宿,整齊劃一,很漂亮,路面也很干凈。酒店有自己的飯店,我們在酒店點了他們的特色菜:野菜油豆腐,香干馬蘭頭,還有姑嫂餅,味道都不錯,但是價格不便宜。吃過午飯,回酒店稍作休息,因為就住在西柵旁邊,不到100米遠,走過去就可以。西柵是要看夜景的,所以要先游覽東柵。西柵到東柵有免費的擺渡車。下午2點,我們坐上擺渡車,來到東柵。似水年華,追尋當年文的腳步。
野菜油豆腐,豆腐盒子里有野菜
香干馬蘭頭
姑嫂餅
東柵里都是過去保留下來的舊房子,房子都是木質結構,相當有歷史感。窗戶下面就是小河,一只只載著游客的小船在河上飄過,船夫慢慢地搖著櫓,“誰讓瞬間像永遠,誰讓未來像從前”,讓人的思緒隨著緩慢游動的小船,飄到那生活節奏緩慢的舊時光。
走到茅盾故居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因為如果從別的門出去,就出了景區,再想回來,就得重新買票。看過了太多的故居,對矛盾故居也不是很感興趣,索性就不去進去了。
來到《似水年華》的取景地,當年黃磊修書時的桌椅,朱旭曬太陽的搖椅,還有書架,都還保留著當初拍攝時的樣子。電視劇的文藝氣息與周圍的環境果然真的很配,也就只有在這里才能拍出那種文藝范,守著舊房子,看著小橋流水,再配上黃磊那憂郁的氣質,讓人立馬能靜下那顆浮躁的心。還有那隨風飄動的藍印花布,穿梭其間,感覺自己也成了江南那靈秀的女子。夕陽照在左右逢源橋上,想象著多少情侶曾在這里看著日出日落,攜手走過人生。“年華似水匆匆一瞥,多少歲月輕描淡寫”。
東柵里面依舊還有很多老人守著祖上留下來的房子,坐在家門口,看著來來往往的游客。一位老奶奶和我媽媽攀談起來,聽說我們是北方來的,說北方太干燥,還是她們這里好,而且她這里沒有我們想象中的潮濕,一切都剛剛好,所以很舒服。對于我這個北方人來說,我覺得在這里皮膚很舒服,不會像在家里那么干,但是房屋的潮濕我卻還是喜歡北方,各有利弊吧,凡是不能追求完美啊。
4點多,我們乘坐擺渡車又回到了西柵。西柵的面積要比東柵大很多,商業氣氛也更濃,人也很多。正因為熱鬧,西柵的夜景才會很美。來到西柵,肯定會品嘗一下烏鎮的特色小吃定勝糕,5元1個。其實景區外也有賣的,而且還會便宜些,可能是不太喜歡桂花的味道,我覺得很一般。也許品嘗的是定勝糕的故事,它的來源,它的歷史,那一份人們對戰士凱旋歸來的期盼。在烏鎮有一家店賣定勝糕很有名,很多人都在門前排隊,定勝糕,酒釀糕都是它的特色。我覺得烏鎮有一家賣祖傳香餅的,這個香餅里面是梅菜,味道很好,外酥里嫩,梅菜的味道在嘴里回味,以后若再來,還會買的。
定勝糕
西柵的夜景也就是在酒吧街附近比較好,而且人也特別多。剩下的地方和冷清也差不多,比起鳳凰古城,那絕對不能相提并論的。走到靈水居的時候已是晚上7點多,天色已暗,里面很黑,沒能好好欣賞,但是大門給我的印象特別深,看它的花紋就好像是用竹子編制而成的似的,很是精致。
東柵和西柵相比的話,我還是更喜歡東柵,也許是有似水年華的感覺在,也許是沒有西柵那么商業。這里給沒有去過的朋友一個建議,就是盡量不要跟團去烏鎮,一般的旅行社只是帶你游西柵,而且時間也很短,去之前打聽清楚再抱團也可以。
回到旅店已是晚上8點多,饑腸轆轆,雖然西柵里面也有飯店,要么價格不菲,要么客滿無座。回到酒店,要了一大碗牛肉面,28元一碗,依舊不便宜,連湯帶面一起下肚,終于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