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萬純電車型推薦(30萬以下純電混合)
塞力斯與華為合作之后,推出的全新品牌AITO問界,問界M5的市場表現(xiàn)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有著華為技術的加持,消費者對于它的品質(zhì)還是非常肯定的。目前問界旗下一共有三款車型,問界M5、問界M7以及M5純電版,作為唯一的純電車型,問界M5 EV可以說是身兼重任,問界能否在純電領域殺出一條血路,M5 EV的表現(xiàn)可以說是至關重要,那么它的產(chǎn)品力到底如何呢?
新配色加入,顏值大增
看到問界M5 EV的第一眼,它的外觀設計和之前的問界M5還是有明顯不同的,所以它倆之間的關系,也并不是簡單的換一套動力單元就可以的。問界M5 EV的前臉經(jīng)過了重新的設計,它更有純電車型的辨識度。
純電動車經(jīng)典的封閉式車頭設計,官方稱之為“鯊魚鼻”造型,前包圍擁有兩側風道,讓空氣從車前部橫向進入,又從車輪罩后排出。前大燈組內(nèi)部采用了全新的燈腔設計,提升了前臉的精致度。
車身側面與尾部的造型設計與增程版車型就基本一樣了,問界M5 EV長寬高分別為4785/1930/1620mm,軸距2880mm,值得一提的是,問界M5 EV采用了全新的輪轂造型,封閉式的設計一定程度也是為了風阻系數(shù)服務。
相比增程版車型,問界M5 EV新加入了幾款新的顏色,例如天青藍與拂曉粉,而這幾種顏色也更偏于女性化,所以能夠看得出,問界M5 EV也想收獲女性消費者的市場。
鴻蒙3.0加持,座艙體驗更出色
車廂的設計基本上與增程版車型保持一致,但中央通道區(qū)域進行了重新設計,現(xiàn)在一共有兩塊無線充電面板,后方是兩個開放式的杯架,與問界M7保持了一致。
15.6英寸的中控屏幕內(nèi)置了華為鴻蒙的座艙系統(tǒng),體驗就不做過多描述了,之前已經(jīng)進行過多次體驗,總結就是這套交互系統(tǒng)在操作體驗、功能豐富程度上可以說是目前的天花板級別。
即將上線的3.0系統(tǒng)在這次試駕中也進行了體驗,主要針對問界M5 EV純電車型進行了針對的優(yōu)化,例如加入了當前續(xù)航出行半徑以及充電樁指引以及長途出行規(guī)劃等功能,對于純電車型還是非常友好的。
駕乘品質(zhì)同樣是重點
問界M5 EV版車型目前一共有兩種版本,兩驅與四驅版本,今天試駕的這臺四驅版車型搭載了前后雙電機,動力參數(shù)為496Ps、675Nm,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4.5秒。
動力的儲備自然是不用質(zhì)疑的,問界M5 EV駕駛起來相當有快感,但在不同的模式下,動力輸出的風格還是有明顯差別的。日常駕駛我最推薦放在舒適模式下,因為這時候動力的輸出非常的線性,反饋不算特別的靈敏,完全能夠照顧到乘客,如果把動能回收調(diào)整到最低狀態(tài)下,它的感受接近一臺燃油車。
在運動模式下,你就能看到它狂暴的一面了,加速踏板的響應非常的及時,一腳電門踩下去,強烈的推背感隨之而來。
在之前體驗增程版車型的時候,問界M5在操控性方面留下的印象還是非常好的。問界M5 EV的底盤依舊采用全鋁底盤以及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的懸架組合,前后軸荷比50:50。
值得一提的是,問界M5 EV首次搭載了賽力斯與華為聯(lián)合研發(fā)的DATS(動態(tài)自適應扭矩系統(tǒng)),顛簸路面智能調(diào)整扭矩,系統(tǒng)響應時延降低至4ms,顛簸收斂時間減少46%、前向沖擊力度降低31%。這項配置對于駕乘有什么影響呢?最顯著的效果就是舒適性提升,而且不容易暈車。
總結
以30萬元的預算去選擇純電SUV,大部分人可能最直接想到的就是特斯拉Model Y,但今天試駕完問界M5 EV之后,這臺車仍然也是一個穩(wěn)妥的選擇。華為技術的加持,讓它的體驗更加出色,尤其是鴻蒙座艙帶來的智能化體驗放在同價位去看,絕對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另外,在駕乘感方面,這臺問界M5 EV無論是動力還是底盤舒適性,都沒有明顯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