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太原怎么去王家大院—太原怎么去王家大院方便
2023年7月底8月初,金姐和海哥帶著家人一起前往山西旅游。整體感覺是,山西旅游相對來說沒有那么熱門,不過我們感覺山西還是很值得一去,不僅能探索美麗的自然風光,還能感受深厚的文化魅力。
一提到山西,很多人第一反應是“煤老板”,的確山西有著極為豐富的煤炭資源。其實山西文化底蘊相當深厚,最早是因為春秋戰國時期,該地屬于晉國,被稱為“三晉之地”。在山西,到處都能看到“晉”,能感受到山西人對“晉”文化深深的自豪感。
下面分享7日山西自駕游行程。
晉祠位于晉水之濱,是后人為紀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而建的祠宇,是晉國的宗祠。素有“不到晉祠,枉到太原”的說法。
在晉祠,首先到達的是晉祠公園,穿過公園便可到達晉祠的主體區域。晉祠“三寶”(獻殿、魚沼飛梁、圣母殿)和“三絕”(周柏、難老泉、泥塑彩繪人像)是每一個來到晉祠的人都不可錯過的景觀。這里游玩時間至少預留2-3小時。如果還喜歡逛逛公園,時間可以更長。
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又名“在中堂”,是清代著名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第,也是《喬家大院》、《大紅燈籠高高掛》等30多部影視作品的拍攝點。如果看過這些電影,那你一定對這里的場景不陌生。山西喬家是晉商的代表,據說慈禧太后住過喬家大院。喬家大院被稱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顆明珠”,素有“”之說。
這是一個明清時期的民宅建筑群,是典型的明清北方大家庭的居住格調。從高空俯視,整個院落布局很像一個象征大吉大利的“囍”字。進入喬家大院大門,一條長約80米的筆直石鋪甬道把六個大院分為南北兩排。
喬家大院內還有三件寶:萬人球、犀牛望月鏡、九龍燈。萬人球堪稱最早的監視器,犀牛望月鏡是當年喬家主人的生財之寶,九龍燈則是慈禧賜的寶物。
平遙曾是晚清時期中國的金融中心,古城內的街道、店鋪和民居依舊保持著傳統的布局和風貌,是目前我國以整座古城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古縣城。
平遙的牛肉非常有名,據說清末慈禧太后曾途經平遙,享用平遙牛肉后甚是喜愛,還將其定為皇宮貢品。
古城不算大,靠步行足以逛完,不愿走路也可乘坐電瓶車,但電瓶車不是全部都能去,也只是一部分路段可以坐電瓶車,精華中心部分還是只能步行的。
如果只是古城里面逛逛,不需要門票,預留2-3小時差不多。但如果想參觀古城墻和很多收費的博物館,那得購買套票,里面包含古城墻+很多博物館景點,這樣就得留更多時間,至少5小時。古城里游客還是蠻多的。我們只是走走逛逛+古城里吃飯,感覺就蠻好的了,考慮到體力和時間等因素就沒有買套票。
古城里面好多店提供穿古代服飾拍照,吸引了不少游客,如果喜歡還可以去嘗試一下。
黃河水一路咆哮至秦晉峽谷時,河面寬度由400多米驟然收縮為50米,傾瀉于落差30米的石槽中,因其形似茶壺注水,得名壺口瀑布。這里被人們譽為“民族精神”、“黃河魂”和中華民族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
根據我們現場感受和之前看到的網上視頻進行比較后,感覺7月底的壺口瀑布水量不算特別大,但已經讓我們非常驚嘆了。
壺口瀑布左邊是陜西,右邊是山西。在山西這邊看壺口瀑布效果要比陜西那邊好很多,推薦在山西這邊看。壺口瀑布還是很壯觀的,值得來一趟!
王家大院由靜升王氏家族經明清兩朝,歷時間300余年修建而成。王家大院由五條巷子、五座城堡、五座祠堂構成。雖沒有喬家大院出名,但王家大院真的非常大,簡直是一座城!王家大院比喬家大院大10倍,現在開放的四分之一,隨便走走就需要兩個小時。素來有“”的美譽。
建議看完喬家大院和王家大院兩個大院后,進行比較(文后有兩個大院的比較),這樣才能對兩個大院有進一步的了解和認知。
據電瓶車司機介紹,這個古城的60%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重新建的,所以整個古縣城看上去比較新,干凈整潔,給人感覺很好。我們去的這幾天,上城墻還免費的,特別好。這里拍照出片效果不錯。
此外,因為這里有《滿江紅》的拍攝地,所以特地來這個古縣城游玩的人不少,我們在《滿江紅》拍攝地細細回顧電影里的一些細節,游玩結束回去后還又看了一遍《滿江紅》,再回顧在古縣城拍攝地的一些細節,感覺非常有意思。
五臺山五座頂如平臺的山峰相簇擁,風光秀美,是有名的避暑勝地。這里也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寺院林立,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與尼泊爾藍毗尼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稱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網上網友分享的半天游玩路線:
選項一: 先去五臺山香火旺盛的五爺廟(萬佛閣)上香,接著依次去塔院寺看五臺山的標志—大白塔、羅睺寺的石獅子、全山規模較大的青廟顯通寺、歷史悠久的黃教寺院菩薩頂。
選項二:可乘環保車游玩周邊較遠的地方。沿著鎮街一直向北,過清水河就來到黛螺頂腳下,可登上大智路的1080個臺階,朝拜5尊文殊菩薩像(小朝臺),也可乘索道往返。接著一路往南,在十方禪寺碧山寺內看緬甸玉佛和彌勒下生塑像,再去殊像寺參拜五臺較高的彩塑文殊像。
由于時間原因,我們只玩了黛螺頂、五爺廟。五臺山這個景點有以下重要分享。
1. 如果是自駕車想從景區大門進入到里面住宿的,或者想通過景區的路朝北往懸空寺或者大同方向的,一定記得提前幾天到公眾號上進行預約車輛登記,否則如我們到了現場才發現,因為沒有提前預約車輛登記導致車子只能停在停車場,要到晚上7點左右才能從停車場再驅車前往里面住宿。特別注意的是,即使你不住宿,若想從南門通過景區出北門朝北走,也只能等到晚上7點左右自駕車才能從景區大門進入,每天具體是晚上幾點放行,景區每天的情況還有不同,一般差不多在7-8點左右。
2. 從景區大門到里面,需要根據自己的游玩路線目的地,乘坐不同的免費班車。我們因為要去黛螺頂,就乘坐8號車(還有10號車也到黛螺頂)。黛螺頂是8號車的最后一站,這一路線上有很多的站,開了大約半個小時至少的。首發站才有座位,中間上來的基本上是不可能有座位的。從黛螺頂回來的一路上,基本只有上車沒有下車的,所以中間上來的只能站著,只有黛螺頂那始發站才有座位。
3. 如果你白天進入景區游玩,結束后想再要自駕車進入的,這種叫做“二次進入”,是必須去辦理“二次進入”手續的。辦理地點是在景區服務中心乘坐班車,在景區大門首發站的下一站(非常不合理,也非常不方便)下車,在路邊一個小房子的窗口辦理;辦理方式是工作人員拿著游客的手機,對著要“二次進入”的游客進行拍攝錄像,工作人員同時說明某年某月某日幾點開始這幾位游客可以在24小時內二次進入。
我們在進入景區的時候是不知道要辦理“二次進入”的,在返程班車的最后第二站到站的時候,司機問如果有人需要辦理“二次進入”在這一站下車,我們懵了一下,當時車上誰都沒有提出要下車辦理,我們就直接到了終點站,下車后長個了心眼,沒有直接出去,而是問了班車的管理人員,得知我們這種情況必須辦理“二次進入”,而且必須全員都再乘坐一站去辦理。這一個來回折騰,非常麻煩。如果當時手機沒有電了,還無法拍攝“二次進入”的視頻呢,此外,這個視頻得好好保存,萬一不小心刪了就麻煩大了。
4. 我們辦理完“二次進入”大約是下午5點,我們就在景區的服務大廳等,準備等到7點左右駕車進入景區住宿。景區服務大廳沒有餐飲,我們只能拿出包里的面包啃一點,做好坐等2小時的準備。服務大廳里座位有限,很多人就坐在門外的臺階上。
等了一會,我突然有點不放心,想找個工作人員確認一下:如果我們現在不住宿景區里,想直接通過景區往北走的這種情況是否也必須要等到7點通車。結果問到了一個重要信息,前兩天大暴雨導致五臺山景區的北門附近道路塌陷,所以如果要通過景區道路往北走的,只能選擇其他道路繞道。我們地圖上一看,只能先往回走(往南走),然后往西,再往北,這樣的話,我們本來打算往北走去懸空寺就泡湯了。
最終我們選擇取消了五臺山的住宿,繞路前往定襄住宿,調整行程,后面一天改為前往雁門關。現在想來,如果我當時沒有去問,就不知道這樣一個重要信息,如果晚上到了景區里面辦理了入住或者甚至是到了第二天開車到北門才知道道路不通要繞路走,真是多耽誤行程安排呀。
雁門關,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外三關”。雁門關處于山西雁門山中,是長城上以險著稱的重要關隘,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雁門關一帶,曾上演著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戰事,家喻戶曉的楊家將的故事原型,就發生在這里,景區內還立有楊六郎的塑像。據說歷史上雁門關僅僅失守過一次(也有人說2次)。看著雁門關前面的山谷,想象著那時候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場景,感嘆守關的不易。
雁門關景區內有多個城樓,武則天題名的就有兩個,每個城樓都可以上,還可以免費擊鼓。幾個城樓通過城墻連接,可以互通,適合拍照。
雁門關景區很大,景區干凈整潔。景區里面有推薦路線,比如親子路線,中老年路線,牛人路線。我們因為有老有小,所以選擇了中老年路線,也挺不錯。雖然很想爬一爬幾段城墻,但是最終作罷,留待以后再來吧(有的城墻臺階蠻高的,也有點陡,爬起來要注意安全)。
云岡石窟
云岡石窟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的時代。和后期開鑿的洛陽龍門石窟不同的是,云岡石窟不僅有中國傳統藝術風格,也融合了古印度、西域和中原各民族的藝術特征。而龍門石窟中的大佛,則已經接近南朝士大夫的相貌了。
云岡石窟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造像5萬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紀時中國杰出的佛教石窟藝術。
比較傳統的參觀路線是從東部的第1窟開始,依次往西直到第45窟結束。若參觀時間在兩小時左右,一般主要游覽第5、6窟,五華洞(第9-13窟)和曇曜五窟(第16-20窟)。
本來今天打算擠出來時間去懸空寺的,結果發現暑假里提前一天根本預約不到,需要提前至少3天,唉,非常遺憾。據說這個景點,如果早上8點左右到幾乎不排隊,但如果中午到,要排隊2小時。關鍵是因為沒有預約到,我連排隊的機會都沒有~~~
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并稱“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釋迦塔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最高的木塔。應縣木塔,全名“佛宮寺釋迦塔”。是我國現存較古老的一座木構塔式建筑,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最高大之木塔。
塔內供奉兩顆釋迦牟尼佛靈牙舍利,目前已知的世上僅存四枚,一枚在北京靈光寺,一枚在斯里蘭卡。
這座八角形的木塔,高約60余米,除了一層的四米高石質臺基外,其余各部分都是由木頭建成,沒有用一根鐵釘和鉚釘,全部采用傳統工藝的榫卯搭建。木塔共五層,各層間夾設暗層,實為九層。各層均用內、外兩圈木柱支撐,每層外有24根柱子,內有8根。九百多年來,這座木塔經歷了狂風暴雨、大地震和炮火的轟擊,依然屹立不倒。
在木塔塔身的底層,有南北兩個門,當你進入木塔的一層時,能夠看到一座高達11米的釋迦摩尼佛像,面目端莊,神態怡然。
據導游介紹,因為人為破壞,現木塔已向東北方向傾斜,每年傾斜兩毫米,且不可修復。因為應縣木塔每年都在傾斜,為了保護古塔,現在游客已經不能登塔了,只能在塔的一層內游覽。
應縣看上去經濟發展還不足,雖然有應縣木塔這么一個寶貝,但是經濟還不能帶動起來。從人文角度看,應縣木塔的意義很大,值得一游。游客可以通過應縣木塔公眾號把應縣木塔的完整介紹都聽一遍,對于充分了解這個景點非常有幫助,公眾號講解得很仔細。特別是聽到木塔經歷過幾百年的風雨都屹立不倒,卻在建國后由于人為因素導致不可逆的影響,真是非常痛心和遺憾。
山西博物院
“五千年歷史看山西”,位于太原市濱河西路的山西博物院,薈萃了山西文物的精華。
鳥尊,西周時期的青銅器,晉侯宗廟祭祀的禮器。鳥尊的造型極為精巧,以鳳鳥為主體造型,在鳳鳥的腹背上有一只小鳥,用作鳥尊器蓋上的捉手。鳳鳥的尾部,有一只大象,長長的鼻子恰到好處地與鳳鳥的雙足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保證了鳥尊的穩定性。這件藏品是院內所藏青銅器的代表作。
對于山西博物院,1.一定要提前預約,一定要提前預約!此外,貌似在當天的預約時間段的前后都可以進入。我們在排隊的時候,聽到工作人員說,只要預約了,時間段還沒有到,也可以進入。2.因為進入博物院需要排隊,要預留多一點的時間給這個景點。3.可以租他們的設備(押金200元,使用費20元結束后退180元),也可以直接在公眾號上聽免費的介紹。我們去的時候,很多人在租設備,我只租到了一個設備給孩子用,自己就公眾號上聽聽介紹。
補充:喬家大院和王家大院的區別
暑假的時候來山西還是非常不錯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