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門頭溝區景點位置,北京市門頭溝區旅游景點介紹
1.齋堂鎮馬欄村
馬欄村依山勢而建,以龍王廟為中心,沿山體呈帶型展開,是北方少有的由沿水街逐漸發展形成的村落。村莊位于清水河南岸,地勢復雜,高差較大,道路不成系統,聚落略成長方形,所在的馬欄溝是清水河的主要溝谷之一,因村內有蕭克將軍、鄧華將軍所領導的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舊址,馬欄村被稱為"京西第一紅村"。2013年8月26日,馬欄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二批中國傳統村落。 2020年5月4日,馬欄旅游景區正式獲批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馬欄村
2.齋堂鎮沿河城村
這座建于明萬歷年間,被稱為“山城”的古城堡,亦村亦城,村在城里,城在山中,整個村落被城墻完全包裹,呈現出防御性集中式的布局,村落內地形變化比較平緩,房屋排列沿平行于等高線的方向布置,既有村的風情又有城的壯美,在京西眾多的古村落中獨樹一幟。幾百年來,歷經歲月風雨的沿河古城矗立永定河畔,雄風依然。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沿河城村
3.齋堂鎮柏峪村
柏峪村地處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北12公里處,村子坐落在深山峽谷之中,是一個文物眾多、歷史悠久的地方。村內及周邊的古跡有黃草梁古道、古道摩崖石刻、七座樓、古磚窯遺址等。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柏峪村
4.齋堂鎮沿河口村
沿河口村四面環山,沿黃公路從村中穿過。從沿河口村的兩座敵臺中間進山,你會看到有著別樣的風景的溝,當地人叫石羊溝。峽谷景觀是由十幾億年前的霧迷山組白云巖構成,巨厚的白云巖被后期的斷層切割,繼之被雨水侵蝕風化,形成典型的峽谷地貌,非常值得來打卡。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沿河口村
5.齋堂鎮桑峪村
桑峪村北部大金牛山脈由西向東延伸橫臥,連綿起伏數十幾里,山巒疊嶂,巍峨雄渾,是古村的天然屏障;西部是靈水村的蓮花山,風景秀麗,登高俯視,蓮花盛開、花瓣四展,南北各有花蕾一朵,俗稱南北桃山,含苞欲放,形態逼真;村前鐘樓嶺與蓮花山南部桃山相連,由此向東斜臥,像一條巨龍蜿蜒起伏至軍響崖頭,龍頭直插清水河畔,南望十幾里外大南嶺蒼翠連綿,與百花山、老龍窩主峰一脈相承,終年綠茵便山、層林盡染、松杉漫谷、山巒疊翠、郁郁蔥蔥,一年四季充滿著濃墨般的詩情畫意。聯系電話:010-60862901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桑峪村
6.齋堂鎮黃嶺西村
黃嶺西村,因地處黃嶺之西而得名,位于京西齋堂西北峽谷中部,黃嶺西村為典型的山地村落,整體格局清晰,谷底沿天然的泄洪通道布置村內主干道,將村子各部分聯系起來。村內尚存眾多清代及民國時期的民居院落,風貌古樸,村委會旁的靈泉庵為獨具特色的山村廟宇。2012年12月17日,黃嶺西村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公布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黃嶺西村
7.齋堂鎮法城村
法城村四面環山,海拔450米,植被茂盛,村前長流水,前罩髽髻山村落成長方形,從外向內延伸,有天然氧吧之譽;是避暑納涼的好地方。村上有一座水庫,有魚有蝦,依山傍水,景色誘人,走進這仿佛置身于一片凈土中,幽靜得讓人不禁想長住此地,從此以山為伴,以樹為鄰。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法城村
8.齋堂鎮東胡林村
東胡林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村落,早在一萬年前就有人類居住在這里,現在的東胡林已是109國道邊的一個美麗山村。村里水源充足,清泉四溢,莊稼、蔬菜和果樹郁郁蔥蔥。山山嶺嶺都栽滿了杏樹,每到花開時節,這里就是名副其實的杏花村。村中道路全部整修,既干凈整潔,又不失山村本色。街中辟出寬闊的綠地,村東修了一條長2000米的水渠,既方便了灌溉,又為村子增添了靈氣。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東胡林村
9.齋堂鎮西胡林村
該村歷史較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該地區就有人類居住。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越的自然條件,當地百姓的生活較為富裕,建的宅院自然也華麗精美。在民宅建筑中,門樓的古樸莊重更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西胡林村里有很多精美的門樓,就像一座座近乎完美的工藝品,入院之前會給人一種莊重華美之感。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西胡林村
10.齋堂鎮靈水村
靈水村,自明清科舉制度盛行以來,村中考取功名的人層出不窮,因此靈水被當地人冠以"舉人村"。靈水村自然風光秀美,文物古跡眾多,其中東嶺石人、西山蓮花、南堂北眺、北山翠柏、靈泉銀杏、舉人宅院和寺廟遺址等景點,更是有著"靈水八景"之稱。2005年11月,靈水村被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列為第二批公布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靈水村
11.齋堂鎮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位于門頭溝區西北部深山峽谷中,四面環山,是我國首次發現保留比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布局合理,結構嚴謹,頗具特色,門樓等級嚴格,門墩雕刻精美,磚雕影壁獨具匠心,壁畫楹聯比比皆示。爨頭下方是一處天然關隘,峽谷深遂,峭壁參天,長達100多米,俗稱一線天,堪稱天險。
地址:北京市門頭溝區齋堂鎮爨底下村